读《皮囊》有感
01
好书推荐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重要的东西,往往都是看不见的。
02
读后有感
初读蔡崇达的《皮囊》,本以为只是一本讲述寻常人故事的散文集,读完才惊觉,这是一本探索生命、共鸣灵魂的书,引领我探索内心深处对生命、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
书中的人物个个鲜活真实,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阿太,那个看似冷酷却饱含智慧的老人,她那句“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振聋发聩。她以99岁的沧桑阅历,超脱了对肉体的过度关注,展现出生命应有的坚韧与豁达,让我不禁反思,在追求物质享受和舒适生活的过程中,是否逐渐丢失了对生命本质的坚守。
父亲的形象同样令人难以忘怀。他从曾经的意气风发,到中风后的颓然无助,身体的衰败与精神的挣扎,被蔡崇达细腻地刻画出来。看着父亲一点点被病魔吞噬,努力维护尊严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我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与残酷。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苦难,更是无数人生活的缩影,让我懂得珍惜亲人陪伴的时光,也对生命的脆弱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蔡崇达对故乡的描写,使小镇风土人情跃然纸上,那里有邻里间的家长里短,有传统习俗的延续与变迁。他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既眷恋又想逃离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是漂泊游子共有的乡愁。故乡是根,无论走多远,都与我们血脉相连;但外面的世界又充满诱惑,促使我们去追寻梦想。这让我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如何在理想与现实、远方与故乡之间找到平衡。
《皮囊》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他人的书,更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自己的生活与内心。它让我明白,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皮囊”,无论这皮囊下包裹的是痛苦、迷茫,还是梦想、希望,都是生命独一无二的印记。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的内心,不逃避生活的苦难,以积极的态度去拥抱生命,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有限的人生中,赋予生命无限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