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写了阿房宫的宏大的场景。阿房宫覆盖了三百多里地,五步一高楼,十步一亭阁,盘旋曲折,屈曲回环,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道有几千万座。六国嫔妃个个容颜娇美,伫立远望,盼着能得到皇帝的宠幸,有的宫女整整来了三十六年也不曾见过皇帝的影子。
六国抢来的珠宝不当做宝,随意丢弃,遍地都是,六国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敢怒不敢言。
《阿房宫赋》不仅仅写阿房宫,更是一篇警世之作,文中写“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不仅对秦朝暴政的批判,更是对后世统治者的警示,告诉统治者要吸取教训,不要重蹈秦朝的覆辙。
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灭亡秦国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的人。假使六国爱护各自的人民,就足以抵抗秦国;假使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人民,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万世而做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秦朝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而后代的人哀叹他们;后代的人哀叹他们却不引以为鉴,也会使后代的人又哀叹后代的人了。历史就是这样不断的重蹈覆辙,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是这样不断地在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