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布鲁克林有棵树》有感
东莞市东华小学东城校区 曾紫薇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美国作家贝蒂▪史蒂芬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43年。这本书多次入选美国中学课本,是美国各地书店假期推荐必读图书,有着纽约公共图书馆“世纪之书”的美誉。书中精彩的内容后来被改编成一部电影《天堂树》,一举夺下奥斯卡奖。
《布鲁克林有棵树》这本书的书名一语双关,一方面指书中提到的天堂树,这种树是唯一能在水泥地里长出来的树。不管它的种子落到什么地方,它都会长出一棵树来,向着天空努力地生长;另一方面象征着主人公弗兰西所具备的一种精神,一种热爱生活、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
20世纪早期,生活在美国布鲁克林的小女孩弗兰西▪诺兰出生在一个贫穷普通的家庭。父亲性情温和又多才多艺,在一家酒吧做侍唱者,可惜是个酒鬼,没有养家糊口的能力。母亲精明,勤俭持家,靠帮人擦洗地板和当看门人维持家用,她是全家的经济支柱,没有她,弗兰西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活。
他们苦苦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日子过的十分艰苦。但母亲赋予她的那份作为穷人小孩的尊严以及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信念,深深地影响到了弗兰西。她始终抱着坚强的生存意愿,如饥似渴地从书本中汲取知识。不顾同学的嘲笑与歧视,社会上的不公平更让她坚定。终于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朝着梦想奋起直追。几经周折后,走出了她生活了十几年的贫民区,考上了大学,过上了自己理想的生活。
弗兰西承担了那个穷困的年代不可避免的生活磨砺,让人读起来心涌感动相对于现代主义文学剖析人物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布鲁克林有棵树》关注于小说人物的行为选择和行为方式,回归于人的本我和生命存在的客观本身。困境时代的生活该如何面对,该怎样生活,弗兰西已经给出了诠释,平平淡淡,坦然面对,没有虚妄,踏踏实实,执著追求自己的梦想。
天堂树不择环境,它何时何地都有可能萌芽,生长。在你我心里种一颗天堂树吧。它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支撑。或许有一天,你焉然发现在你身边也有着许多棵天堂树。你也是其中一棵——郁郁葱葱。
作者简介:大家好,我是东华小学610班的曾紫薇,爱好阅读和写作,希望能结交到更多的有共同爱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