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是植根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在日本的文艺作品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这与其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日本一样,被如此之多的自然灾害频频袭击——火山,地震,雪灾。。。美稍纵即逝,倾刻化为乌有,因此,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无常的观念。佛教的输入更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禅宗认为人世无常,人生苦短,生与死只不过是一种状态之下的两种形式,只有死亡才能达到永生的境界。这成为日本人根深蒂固的一种审美意识,即,将死亡当作生命的延续。这种美学与死亡,毁灭紧密相连。因此,在日本文学中,“三日即亡”的樱花,飘零无寄的红叶,转瞬即逝的晨露等物成为反复吟咏和赞美的对象,而武士道精神也与此有关。这种生存变化之美和毁灭之美寄托了他们对人生和世界的体悟和感受。三岛由纪夫深受日本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才会以那么惨烈的方式结束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