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读《山洞》有感1500字

2025-10-31 08:51:17  本文已影响人 

读《山洞》有感


《山洞》交替讲述了两个重大的主题,第一个主题讲述上天造物主的属性,智慧,大能(神迹)和意欲,第二个主题讲述造物主对人类的恩典和考验。事实上,这两大主题贯穿于QURAN整部经典不同的章节之中。不过《山洞》将这两大主题集中展现出来,有如甘露滋润每一个读者的心田。读者读来醍醐灌顶,酣畅淋漓,气势磅礴,神奇智慧,妙不可言,超绝万物......一千个读者能获得一千种不同的启示和感悟,同一个人,每次阅读又能获得新的启示和感悟。光这一章的内容就充分证明了QURAN是任何人没有能力创作出来的,其内容必定是来自于完美的万能的神的启示。既然这一章是来自于全能全美的神的启示,那么就证明了必定有全能全美的神存在,既然全能全美的神存在,祂又意欲保护QURAN的纯洁性,那么祂必然就会保护QURAN的纯洁性。有一些基督教亲的观点是QURAN是抄袭圣经的,但是,通读所有圣经,竟然没有任何一章包含了《山洞》章的任何内容。可见,QURAN不可能是抄袭圣经的,而是和QURAN反复宣称确定的一样它直接来自于全能全美的神的启示。

我们传统文化里的“尽人事,顺天意”,侧重表达的含义是接受上天意欲的结果。而经典表达的含义,不但包含了接受上天意欲的结果,尤其强调我们要选择顺从上天意志的行为。18:24里面的正道即安拉引导的顺从安拉意志的正确的道路和行为。个人选择的信仰,信念和行为直接决定了行为的结果,也就是说当我们选择了顺从上天意志的行为的时候,就能等待善行的果报。信仰并且行善是安拉教导的信仰和行为准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是普世真理和普世法则。信仰ysl,不是让我们躺平不努力,光是祈祷求助等天上掉馅饼,而是教育我们走正道,在正道上努力。
没有正信的指引,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必然步入迷误和焦虑,内耗。这几节文,安拉再一次告诉我们经典是安拉亲自降世的普世真理,安拉亲自预定了善恶报应的普世法则,且不容人类变更。信或者不信都无法逃避普世真理预定的因果关系和结局,“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早晨和晚夕祈祷自己的主而求其喜悦者,你应当耐心地和他们在一起,不要藐视他们,而求今世生活的浮华。我使某些人的心忽视我的教训,而顺从自己的欲望。他们的行为是过分的,这种人你们不要顺从他们。”(18:28)
安拉和后世都是未见的,我们每天看到的只有今世这个真实的世界,自然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或者不相信安拉存在,也不相信有后世。大千世界,充满享乐和诱惑,这些都是今世生活的恩典,装饰,浮华,也是安拉用以考验我们信仰的工具,考题。大部分人忙于追求今世的名利和欲望,而完全忽略了宗教信仰的主题。殊不知,与人类命运最息息相关的恰恰是造物主,信仰上天造物主才是人类获得两世幸福的保障。哪怕马斯克真能带领人类飞上火星生活,人类也终将无法逃避死亡和后世。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必将灭亡,因为人类的不完美,总是会犯错,腐败,堕落,人类文明也总是从初生到兴盛最终会走向灭亡。
有哲学家说既然安拉是完美的,那祂应该创造完美的人和人类社会,既然人和人间不完美,那么说明安拉不完美。这里我们要区分安拉的属性,安拉的大能和安拉的意欲。安拉的属性是完美的,安拉的大能超绝万物,安拉是万能的。但是,安拉不是不能创造完美的人,而是不意欲创造完美的人。安拉已经创造了完美的天堂和天堂里的生灵,因为天堂完美,所以,天堂是永恒的,天堂里的生灵也是永恒不灭的。安拉意欲创造了不完美的人类和人类世界,并且加以拣选,引导和试验。通过选拔和试炼,使不完美的人趋于完美,在复活日,安拉将拣选通过了祂的考验的人进入永恒的乐园。
如果我们能感受到天堂的美好,相信天堂的存在,便不会沉溺于追求今世的浮华而忽视宗教信仰了。
但是,在追求今世和追求后世之间取舍,人总是很容易陷入一种矛盾,纠结和内耗中。当我们礼拜读经的时候,常常容易分神去担忧工作,生活中的琐事。当我们忙于今世的学习和工作的时候,又常常自责疏忽了读经和礼拜,仿佛永远都在接近安拉和远离安拉之间拉扯。其实,安拉早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帮我们分配好了时间。
如果我们能保证每天五次礼拜读经的时间,每次20分钟左右,而且专注于当下,抛弃一切世俗的纷扰和私心杂念。做好斋戒,天课的功修,同时日常生活工作中坚持信主行善,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能离成功越来越近。大道至简,我们不要将宗教信仰想象得太抽象,太复杂。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洞见不一样的自己》读后感1000字
  • 下一篇:《素食者》读后感1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