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文学外衣下的人性之恶
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部作品讲述了李国华(国学老师)诱奸13岁的少女房思琪,从此思琪努力让自己“爱上”这名强奸犯的故事。
书页的开头赫然印着一行沉重的文字:改编自真人真事。房思琪的原型便是作者林奕含本人。因此,也算带着一种接受真实痛苦的心态来读此书。读时常常替思琪感到不平:为什么她不试着反抗一下?
初读此书,最大的感受是文中的比喻竟然那么多,似乎每两三句必有一比喻。那些比喻尽管十分形象,甚至有时足够新颖,足够犀利,但不免有些堆砌感。
然而,细思,又令人觉得,作者是在极力地借由文字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那种积久的痛苦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唯有文学尚能给她一丝半点的希望。
读得越多,越发能从那悲壮美丽的文字里体味到一种现实的荒凉与无奈。作者千疮百孔的心仿佛随时能从文字表面跳脱出来。这无异于一种悲剧的美学。
作者在访谈中提到,这种文字让读者有一种审美的快感,这种快感是既痛且快的。明知不该看,却还是选择看下去。
不论如何,是文字让读者看到一个如此灵气美丽的小女孩正在经历什么,那些她竭尽心力的描述让人觉得可爱而又悲痛。幸好这世界还有文学!
思琪的痛苦来自于李国华。他是一名年过半百的国学教师,与思琪差了三十七岁。剥下他博学的外表,他是最大的恶魔,他把文学当做自己的猎艳武器,以强奸少女为乐。
他深知思琪对于文学深沉的爱,于是披着文学的外衣一步步地对思琪实施了他肮脏的计划,并笃定这样一个精致的女孩是不会将这事公之于众的,自尊心会缝起她的嘴。
李国华以文学包裹的蜜语迷惑了思琪的心智,让其沉溺于文字的假象,并自我洗脑这就是爱情,一次又一次地将她推向深渊。
作者在访谈里说道,李国华是胡兰成的拙劣模仿,他的思想体系有太多的矛盾,而填补这些漏洞的正是他过多的文字修饰。
他是一个文学的赝品,文学的扭曲者,第一次让人知道,原来在文学的光辉背后也能掩藏着如此丑陋的形态。
他身边还有许多帮凶,他们互相物色美丽的女孩。他一次次地作案,又一次次地被原谅,仿佛世界上女孩子才是原罪,任何男性的罪过仅仅只是依托于女性。这是社会的荒唐。
怡婷是思琪打小的玩伴,她们同穿一条裤子,共用一个奶瓶。在思琪遭遇那件事前,她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挚友。可在那之后,一切都变了。思琪的沉默不语,怡婷的狐疑乱猜,在她们之间划出一道无形的裂痕。
时常在心中抱怨:怡婷你既然作为她的灵魂双胞胎,却对她正在经历的事毫不自知,甚至对她夜晚将头埋进枕头哭嚎一宿认作是“矫情”,反给她乱扣上一个“恶心、放荡”的名头,直到透过思琪的日记,目睹她被送进精神病院,才明白事情的真相。
所幸,思琪的痛苦是被伊纹姐姐所察觉的。但遗憾的是,思琪本有好多次机会能将恶魔的劣行透露给伊纹,但话到嘴边又被咽下,就像上帝给她开了一扇救赎之窗却又被她无情地合上。
这不禁让人思考台湾社会对性暴力及性教育的漠视究竟到了何种地步?正如房妈妈的随口一句:性教育只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提供的教育,这就像众人口中的女性原罪论的声音一样荒谬。
书中的怡婷和伊纹实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她俩更像是代表了思琪本可能有的两种结局。
一种是像怡婷一样,未来能正常结婚、生子,而不像思琪这样人生永远停留在了十三岁。怡婷的人生更像是思琪倘若没有遭遇那件事本应有的生活轨迹;
而伊纹则是一个饱受家暴却选择忍气吞声的沉默者,最终因遭受暴力而流产,终于那股反抗之力达到阈值,像断闸的大水一泄而出,终归脱离了苦海。这也是思琪通过对抗解脱魔爪的另一种结局的隐喻。
可终究是造化弄人,当思琪的痛苦达到极点,随之而来的不是反抗,而是对生命的终结。
整本书可以看成是林奕含的遗笔之作,一种对她生平的悼词。或许在她书写这些文字时,她曾感到解脱,哪怕只有一丝丝,但最后却依然发现这不足以改变什么。她寄希望于文学,最终又难逃对其的失望。
她常常质疑:艺术是否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李国华爱的其实不是思琪、晓奇这些女生,他真正享受的其实是自己的演讲,自己创造的中文假象,那种语境,那种场景,以及那种画面。
对艺术失望之时,即是信念坍塌、生命走向毁灭之时。从此,世界不再可以假装没有人以强暴小女孩为乐;不再可以假装从未有小女孩遭受强暴;不再可以假装房思琪从不存在。
我时不时地感慨:要是作者还活在这个世界上,那她现在一定已是跻身文坛顶流。正如李银河说的:她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属于“老天赏饭”的类型。
可惜现实多么骨感,许多人只有在死后才被世人知道,然后被赋予一个“文学家”的虚名。只愿世人不再辜负她用血与泪换来的作品;只愿房思琪能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的代名词、警醒词,叫人深省;更愿这世间从此再无房思琪。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1000字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1400字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1100字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1200字
- 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有感1200字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