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林西安出生、成长、学习、工作,一直到退休,是一位地地道道土生土长西安人。这儿的西安不是泛义的西安地区,而是西安的方城。他的工作单位《西安晚报》社也在方城,他是晚报记者编辑,期间也写过零碎散文,那也是顺手牵羊个事。临退休了,写了唯一的长篇小说《春发生传奇》,目的很明确,为了宣传弘扬古城西安的饮食文化,且有西安饮食集团鼎力相助。写成后,不仅西安饮食集团重视,连当时的省作协主席陈忠实也欣然做序,欣赏有加,足见有独到之处。他对方城的描述既真实又有独到见解,如同导游对景区的熟悉。
《春发生传奇》从挑担走街串巷开始,到有了固定店铺和记葫芦头泡馍,再到春发生葫芦头泡馍。店铺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阔气,名声也逐渐从方城向外,不仅平民百姓吃,达官贵人也用葫芦头泡馍招待宾客。这些贵人不只是富贵,也有风云人物,甚至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民国陕西第一任督军陈树藩吃过之后,觉得一碗就值两块袁大头,随之名声大噪。第二任督军阎相文是省主席刘镇华陪着去吃,却也命陨刘镇华,虽然命短但口福不浅。第三任督军,那可是军阀混战中不可一世的人物——冯玉祥,也是春发生葫芦头常客。一家店铺有了这样的人物赏光,足以蓬荜生辉。别忙,陕西省主席杨虎城招待少帅张学良也是葫芦头泡馍,且少帅大有一吃而不可收之嫌。不仅如此,他的东北将士更是对其宠爱有加,当成家乡半个名吃。如果一家店铺有了这样的贵人,你再低调也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别忙,还有更富贵的,说是当今皇上也不为过。张杨二人剿共不力,委员长亲临西安督战,为最高长官接风主食也是春发生葫芦头,只是地点在止园杨公馆而已。过了十多天,二人却把最高长官捉住。春发生也入了皇上的法眼,虽然皇上不是真喜欢。后来的孙蔚如、贾拓夫自然是常客,连蒋家二公子蒋纬国、夫人石静宜也是几进春发生,以解馋虫。一碗葫芦头竟然博得南方人北方人的共同喜爱,其过人之处只有品尝过,才能咂出其中之味。就是大名鼎鼎的飞虎队员和日本战俘,品尝之后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按照老板和秉义说法,一个卖猪肠子的厨师,被富贵人家称为先生且双手握来握去,那也是祖坟冒青烟,不知道是多少代先祖修来的福分。
《春发生传奇》说是一部小说,有一条主线就是春发生的前世今生以及发展过程。只是故事情节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故事的推进不疾不徐按部就班;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叙述看法不敢越雷池一步,甚至细节描述过于谨慎。一个暴发户把朴素坚持至死,从来都是低调谦逊。在商界可以应付各种场面和人物,但在家里对大女儿婚事死要面子活受罪。小说如果添加悬念或者激烈冲突情节,也许更有味道,如同葫芦头泡馍。
《春发生传奇》更像一部上世纪前半叶四十多年西安历史和历史风云变幻中西安地位的演绎,只是场所在春发生或与春发生有关。对于西安上世纪前半叶的方城地名、地段、衙门、店铺及市井生活百态加以复原。那些西安方言、吃食、服饰及变化有所涉猎。如果要了解那个时期的西安,应该是一个缩略版。当然对于理解今天的西安肯定大有裨益,毕竟历史是有传承的。
传奇一语,加上小说体例,肯定是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弘扬地方饮食文化,但又不必一一佐证。反过来如果纯粹作为宣传饮食文化的介绍,那事件就须实实在在,难以添油加醋烘托气氛,那读起来即乏味又冗长。因此用小说题材可以一举两得,也是秦商题材文艺宣传的有效探索。秦商不像徽商晋商那么出彩,并非是没有彩头,仅仅是因为老秦人的低调和宣传不力。
吃与繁殖是动物属性,人是动物,自然也是人的本性。对美食的探索与追求是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也是无止境的。但愿更多的美食能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出现,满足食欲,也满足性(趣)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