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罪与罚》读后感1300字

2024-05-28 07:05:08  本文已影响人 

《罪与罚》读后感
作者:廖志成

《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于1866年。作者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他深受基督教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作品充满了宗教、道德和心理层面的探讨,是他思想和艺术成就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作者身处的19世纪俄国社会充斥着贫困与犯罪问题,他本人曾因参加反沙皇的秘密集会,触怒当局而被捕,次年被判刑流放西伯利亚,服四年劳役。在与罪犯共同经历的苦痛生活中,他对俄国社会的阴暗面有了深刻的观察,也对人类生活、人性善恶以及俄国人的性格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观察和认识在作品中得以体现。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
比触犯法律严重百倍的后果,是自己代替法律。
拉斯科尔尼科夫作为一位有着知识的大学生,这不禁让他产生一种高贵感,但现实生活中他又生活的如此穷困潦倒,再加上他自己的亲生妹妹为了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去牺牲自己而嫁给一个卑贱的文官时,他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这种震撼使他不经意间产生了一种信念,使他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逃避法律的约束,就像拿破仑一样。于是他举起的那把斧头朝老太婆砍了下去。
但是他真的是超人吗?
不是。
他的这种行为只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逃避,而他的这种罪恶便是那不公平的现实生活所导致的。作者也正是想通过拉斯科尔尼科夫来指引我们:当我们不得不因为生活的穷苦和对社会现象不满去犯罪,又或者是要去拯救世界拯救他人而去犯罪时,这不是正当的合理的理由。

人约束自己的脚步是很容易的,尤其是在不相关自我利益时,即便相关,时间也会逐渐加码。“杀人”于人这一物种而言是非道德的,这样的社会观念根深蒂固。
然是“罪”,那么“罚”也就不可避免。
试问,拉斯克尔尼科夫是否受过除流放以外的责罚,现实中的重病、时时刻刻的不安、面对他人的愧疚……这并非是来自现实的,但这些切切实实伤害着他,所以我认为这也是罪罚的一部分。
救赎,这一概念在东正教中是不被重视的,尽管如此,东正教仍与奥古斯丁神学有一定的分别,与预定论注重善功不同。东正教认为,拯救既要依靠自身,也要依靠天主,首要的是自身必须择善,天主才能帮助他们。
因此,我在《罪与罚》中看到的不是《悲惨世界》的冉阿让,而是需求自我心灵得救的拉斯克尔尼科夫。在作品的中篇,拉斯克尔尼科夫完成了许多善举,即便如此,负罪感仍然在灼烤他的灵魂,而这一切都因索尼娅而改变。
索尼娅是我认为全书中最为纯净的角色,我们总可以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字里行间窥见索尼娅的柔弱的、纯净的美丽,以至于之后我都难以找寻一个女性角色与之媲美。
她虽然沦落风尘,但心中纯洁的心灵却不为所动,即便受到他人的冷眼,可灵魂铭刻的理解与宽恕不为他人所动。她在受难,但她却保有纯真与理智,这便是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将神圣与人文结合的最为精妙的地方。

主人公内心的黑暗面一直都存在,于几个机缘巧合中,被不断放大了心中的恶,从而实施了杀戮。但整个杀害的过程,又可以看出他心中的挣扎,也为后面他思想的转变埋下了伏笔。通过自我斗争、环境刻画等各方面深化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罪不仅是个人的,而是制度下千千万万的缩影。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生,可以从《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思考和行动中汲取启示。他对自己能力的过度自信和对社会规范的冲突最终导致了他的堕落和灾难。这可以提醒我们在技术创新和应用中保持谦逊和谨慎,意识到我们的决策和行动可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作为技术从业者,我们也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利用我们的技术和知识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以及如何避免技术滥用和不当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
主角并不是有了超人之论,才有了作恶的想法,而恰恰是因为心中有恶,才创造出超人之论,魔鬼诱使思想为自己开脱,正如主角想用诡计隐瞒自己所犯的罪。但恶即是恶,罪行也终于被揭露。
最后,主角也在那场梦境中醒悟:人人都被魔鬼诱惑,人人都抛弃了善,卑鄙却不自知的活着,然而终有爱的到来,使他们清醒,使他们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罪,受到惩罚,获得救赎
最后,我引用书中的一段话结束本篇读后感的结语:“歪斜的蜡台上残烛已快燃尽,在这个简陋的屋子里暗淡地照着一个杀人犯和一个卖淫妇。他们奇怪地一块儿读着这本不朽的书。”索尼娅念道:“耶稣对马大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信着我的,必永远不死’”。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自我突围》读后感1100字
  • 下一篇:读《狂人日记》有感1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