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焕之是一个典型的小知识分子形象,他的生活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上海,总是被一种淡淡的灰色调笼罩着,即茅盾所说的“小镇里的醉生梦死的灰色人”。作者在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引导下,写了在新旧交替,社会动乱变革的时期,迷茫混沌的社会背景,同时,也是在描写时代变迁中的这样一个阶层的小人物的个人命运。
我们知道,《倪焕之》这部小说最初连载于《教育杂志》上,而叶圣陶本人小学教师的工作也为他的作品提供了诸多教育思想的引导,这些在《倪焕之》这部小说中所见甚多。同时,这部小说中也包括了很多他对教育现状,对所见所感的深切反思,为存在的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
例如,教育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这一件事,还涉及了人情世故,应对检查等多方面事务,这种现象在当今也广泛地存在着。前不久一位小学老师就因此放弃了生命,放弃了教师这份职业。再如,课本的统一编撰。中国幅员辽阔,社会状况差异很大,因此,对于某些地方的学生来说,有些事物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再以之为载体,让他们去理解课文,去学习本就难懂的知识,着实不妥。故而文中的主人公倪焕之和妻子金佩璋下定决心编撰适合他们自己学生的教材。
文中教育思想的闪光不止这些,很多问题的探讨对当今依然有很重要的指导和启示作用,值得我们去认真研习。他带领同学们办农场,建戏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而无论是倪焕之还是叶圣陶本人,都在努力地践行着,尝试着,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努力着。
当然,这也不只是一部教育小说。我认为,在这篇小说中,还很好地描写了一个时代的风物,很多具有时代特征、乡土特色的物品、境况被展现出来,小说也因此具有了重大的社会性、时代性意义,同时,这些也就成为了我们更好地掌握像倪焕之,蒋冰如等这一类人,一个阶层人的性格特征的基础。
蒋冰如是这所乡村小学的校长,他着力推进教育改革、教育实验,接受新事物的进入,不断探索,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改善整个小镇的状况。从传统的观念来看,他的身份类似于“士绅”,不属于贵族阶层,又身处于平民百姓之中,类似于上下层社会的链接纽带,对社会教化、风俗的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他也不只是传统科举制度下产生的知识分子,留洋日本的经历使他的思想接受了“新学”与西方近代科学观念的改造。这样“新”与“旧”的交织,矛盾于一人之身,但当时社会这样的人亦不在少数。
除了蒋冰如,我还想再谈谈我看到的女主人公金佩璋的形象。她的人生历程大致可以概括为从“新时代的独立女青年”到家庭主妇,再到独立女性的过程。两次转折分别以怀孕生子和丈夫去世为节点。在第一次转变发生前,也就是金佩璋与倪焕之二人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结婚,这个过程里,是十分甜蜜的,一切水到渠成,未有多少阻碍。尤其是二人分居两地、书信往来、各自期盼见面的那一段,使读者看了无不为之心中一暖,感叹青春爱情、双向萌动的美好。而到了她怀孕之后,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让她再无心看书,甚至逐渐远离曾经那样热爱、满怀一腔热血的教育事业,我只感到悲哀。倪焕之面对这些,也十分难过,他不理解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她仿佛彻底换了一个人。而在我看来,这是很多女性都会面临的状况,无论身处于哪一个时代,结婚生子带给一个女性的改变是巨大的,是不可估量的,这也正是现今很多婚姻出现问题的原因。
然而,在小说的最后,丈夫去世,金佩璋并没有过度悲伤、一蹶不振,而是说“我要出去做点儿事;为自己,为社会,为家庭,我都应该做点儿事。”“前年焕之说要往外面飞翔,我此刻就燃烧着与他同样的心情!”有人认为她这样的转变是突然的,是毫无根据的,但在我看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独立女性,幼年丧母的经历足以让她变得坚强懂事,在结婚生子这些年里,丈夫在外谋生,家里还有幼子和婆婆需要照顾,她被迫成为家庭主妇,我认为她心中的光亮是没有熄过的。因此,她深知形势,丈夫倒下了,她必须重新坚强起来,完成丈夫未竟的事业,继续支撑起这个家。所以我认为她是一个值得敬佩的、有韧性的、充满无限美好的女性。
在这部小说中,尤其是后半部分,展现了许多新思想、新制度的闪光,“五四运动”的爆发,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一次次新思想传播的热潮接踵而至。变乱交织中,人们追求希望,渴望寻找到一片光明的未来,倪焕之从乡村到城市,从教育事业到群众运动,在大病之后也问出“你告诉我,什么时候会见到光明?”这样的话语。可见,光明是那时人们翘首以盼的。纵然像倪焕之这样的“新青年”有着无限的忧愁和难以排解的苦闷,可是他们仍期待着新气象的到来和新秩序的建立,他们上下求索,不断斗争,于无限迷茫中寻找一条可以行得通的路。作者从这样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具象的视角,扩大而成家国社会,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风貌、社会的变迁、个人命运的选择,我想,这也是这部小说可以带给我们的思想意义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