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德里纳河上的桥》读书笔记1200字

2023-06-23 06:49:04  本文已影响人 

《德里纳河上的桥》读书笔记:流动的情绪和共同的命运

前南斯拉夫作家伊沃·安德里奇的长篇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因“以史诗般的力量,汲取其祖国之历史,挖掘其主题,并刻画人类命运”获得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个位于塞尔维亚与波斯尼亚交界处的村庄拥有多种共存的文化和信仰。随着20世纪的到来,这种波动中的平静被永远切断了。

边缘与中心

(简短的读书笔记)

1.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是一位塞尔维亚青年,这是我在塞语课上最早接受到的文化常识之一。风云际会、民族建构,处处都有新的变动,碰撞的潜流,使人躁动不安且前所未有地认可自己正站在历史的浪尖。一切都瞬息万变,未有定论,在随处可见的柔软空间中,人们跳着疯狂的步子。

2.阿里霍扎是一个土耳其穆斯林,也是后半本书最重要的人物。

奥匈帝国的军队和布告占领这座大桥时,阿里霍扎觉得仿佛桥中心突然被炸毁了,将一切都切断了。信仰与环境、个人与国家猝然割裂的疼痛,如同骨肉撕扯,自此永远缠绕着他。一批批外国人来到维舍格列,修缮设施,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他以殉道者的决绝态度拒绝所有变化。但他的热情已经失去了落点,只能坍缩成某种隐忍的、隔绝的痛苦。

那些在普遍印象中颠覆人们生活面貌的东西,如那些工业革命的划时代性产物,在作者笔下的维舍格列似乎只是背景板。煤油灯装上了,铁路建起来了,电灯也逐渐开始用了。在大桥旁边的地表发生的这一切,如同不断轮换入场的丑角。

1914年,维舍格列在漫长的轰炸后已经成为一座空城。阿里霍扎依然留在这里。他最后一次走进商店里幽闭的房间,享受安静,放松精神。就在此刻,大桥被炸毁后的碎石击穿了他的屋顶。

他与大桥几乎同时走向死亡。

很多书评认为安德里奇以大桥比喻连通东西方的南斯拉夫,但我并不十分认同这种解读。看上去坚固而永葆光鲜的大桥,在人类的血肉和劳动上建立,又在人类的炮火中覆灭。书中的土耳其人总是认为大桥是真主至高意志的、不可变改的造物,而我感到很难用同一种视角看待它。我认为时间的标尺和永恒的定义都具有某种弹性,空间则是均匀、光滑而干燥的。因此我们可以与一切自然的、人造的事物平起平坐。人们是大桥的一部分,而非像流水一样转瞬而逝。大桥光洁的表面如同没有承受时间的磨损,却无法从被一代又一代人抛掷过去的感情中脱身。环境是永远沉默的、永远与“人”的生活割裂的吗?何况大桥还是人类的创造物。如此看来,阿里霍扎可以是寿命短暂而情绪充沛的大桥。他可以象征人类的结局。看似边缘的、动荡的、摇摆不安的余波,和其他任何地方都共享着同一种振动。这是一本令人感到目眩神迷的书。无数个体的故事,某个小村庄的某段历史,同时也是全人类的故事,也是世界上的任意一段历史。时间和空间在史诗般的笔触中被折叠、被扭曲,不断自我超越……这太伟大了,也太微妙了。

3.作者始终保持着诙谐的、冷静的语气,甚至在情节详略的抛洒上带有一定随意感,又饱含热情。大约前三分之一的部分是娓娓道来的记述,维舍格列的生活缓慢而迟滞,内含着某种规律。而后面的章节实质上都在描述这种稳定性的逐渐碎裂。一种生活方式在混乱中永久地终结。如果暴力与毁灭的倾向不被加以限制,这也将成为人类的终结。

(结尾部分很震撼,我想还是不要剧透太多比较好。)

4.神秘的东方色彩

有几个故事给人一种和一千零一夜类似的感觉。比如花妲投水自杀和帮助掩护大盗亚科夫的土耳其少女。

5.政治、历史与个人生活

我也说过“讨厌政治”之类很片面的话。但当我想要看到宏观历史与具体的个人之间的关系,我发现自己很难分辨出实质上这种无处不在的联结。我需要重新审视已经让我太习以为常的一切,关注普遍性也关注独特性。对任何情绪、我的生活、那些我认为已经和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保持高度的敏感。

当时这本书读得很快,也有点粗糙,但还是非常喜欢。上个月写下这篇读后感时的心境我已经忘记了,这次修改主要也是调整格式,以及结合最近的阅读,删去了我觉得又历史性错误的几句话。

期待有机会阅读更多的塞尔维亚文学!在最后想要分享一首我觉得很动人的诗歌。(与正文无关)


今天下午面试的时候被问到“你喜欢川端康成,那你想去日本吗”,我的第一反应是“我认为其实没有这个必要”。亲眼所见是否意味着更接近真实?“异域想象”应该被置于何处?事实上,我有些恐惧做实地探访,见到实体化的历史。可能会在下一篇推文里详细地提到这个话题。

阅读巴尔干历史相关的书籍时我还是有点纠结。一方面不懂塞克语总给我一种不安全感,而且我读到的很多材料明显经过再加工,连我这种不专业的人都能看出来作者的主观偏好。另一方面又觉得消弭语言和肉体上的距离所能做的也有限。这很好理解,就像在国内,近代史的某些话题不太能碰,相关资料普通人很难看到,在那边也是一样的。(而且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二战+战后的一小段历史,这个确实比较敏感,外国人写的相关传记等等也都难免带着倾向性或目的。)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公众舆论》读书笔记1200字
  • 下一篇:《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