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在阿富汗政权更迭的大背景下,以风筝为线索,围绕两个不同阶层的阿富汗少年展开,一个是富家少年阿米尔,一个是仆人哈桑, 小说以阿米尔的第一人称角度讲述,其中涉及亲情、友情、爱情、爱和救赎贯彻始终。阿米尔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其父亲“爸爸”是普什图人,一名法官的儿子, 成功的地毯商人。哈桑则出身哈扎拉人, 是仆人阿里的儿子,但两人却“喝一个胸脯的乳汁长大的”,书中这样写到“桑跟我过同样乳喝汁”我们在同一个院子里同一片草坪上迈出第一步,还有在同一个屋檐下, 我们说出第一个字,我说的是“爸爸”他说的是“阿米尔”—我的名字,所以一起成长的阿米尔和哈桑是好玩伴也像是兄弟,主人公阿米尔对父爱的极度渴求,但懦弱和胆怯使他不被父亲看好,可似乎哈桑总是能赢得父亲的爱,父亲总是记得哈桑的生日, 用心准备礼物,请医生修补哈桑兔唇,总之这让他嫉妒和痛恨,社区中一个仰慕纳粹的普什图族孩子阿塞夫企图欺负阿米尔,哈桑用弹弓维护了阿米尔。
在一次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勇夺冠军,哈桑则保证去追到第二名的风筝,以证明阿米尔的战绩,书中这样写到:“现在我要去帮你追那只蓝风筝”,他放下卷轴,撒腿就跑。他穿的那件绿色长袍的后褶边托在雪地上,“哈桑”我大喊“把它带回来”。他的橡胶靴子提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停下来 ,转身, 双手放在嘴边 ,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但不幸的是在哈桑的归途被怀恨在心的阿塞夫等人截住,阿塞夫要哈桑把风筝给他 ,但哈桑不肯,于是他强暴了哈桑。这一切被阿米尔看到,但由于懦弱阿米尔并没有挺身而出,之后的日子里阿米尔由于无法面对哈桑,于是在13岁生日的晚上陷害了哈桑,说他偷了自己的生日礼物,哈桑洞察一切 ,并且承认了偷窃。
阿里和哈桑不顾爸爸的反对,搬到了哈扎拉族聚居的哈扎拉贾特山区,1979年苏联人入侵阿富汗斯坦,爸爸带着阿米尔到美国居住,阿米尔在美国上大学,毕业之后成了作家, 娶了意中人,日子幸福快乐。哈桑和妻子却因为帮他守护老房子而被塔利班双双杀害。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罹患绝症的拉辛汗给阿米尔打电话,让他回喀布尔,因为“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去解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但阿米尔不愿意 。拉辛汗告诉阿米尔,哈桑其实是阿米尔爸爸的私生子,此刻阿米尔,我们都明白了父亲对于哈桑的爱,明白了为什么阿米尔提出请新的仆人时,父亲的愤怒和拒绝,书中这样写到“哈桑哪里都不去”他就在这陪我们 ,它属于这儿 ,这里是他的家 ,我们是他的家人,也理解了哈桑和父亲离别时,父亲几乎绝望和哀求的样子。
阿米尔最终战胜懦弱,冒着生命危险回到被塔利班占领的喀布尔,去解救哈桑的儿子,无奈索拉博被塔利班带走,饱受侵害。也许是命运的嘲弄,这个头目就是阿塞夫,阿塞夫告诉阿米尔可以带走索拉博,但必须付出代价。阿米尔被阿塞夫毒打,几乎丧命。索拉博用弹弓打瞎了其左眼,阿米尔和索拉博这才趁机逃出,他将索拉博带回美国,收为养子。
年少的时候,哈桑用弹孔拯救了被阿塞夫欺负的阿米尔,吓唬阿塞夫说:小心成为独眼龙阿塞夫,此刻,哈桑的儿子同样用弹弓救了阿米尔,救了自己,让阿塞夫真正成了独眼龙,也为父亲报了仇,如此方解了我们心中长久以来的压抑,在阿米尔索拉博回到美国之后,索拉博因为受到伤害自闭,几经努力终于因为追风筝对阿米尔敞开心怀,书中这样写到,“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他的喉结咽着上下蠕动,风掠起他的头发我想我看到他低头,“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积累多年的忧郁和自责在风筝翱翔在空中的那一刻释放,阿米尔终于驱散了第一次追风筝时笼罩在心里的阴霾,坦诚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拯救了自闭的索拉博。
阿米尔的前半生都在斗风筝,也是斗风筝的高手,却从未有一次追过风筝,因为前半生他不需要追,有他的哈桑为他追,千千万万次。这一次在他的后半生里,他第一次追风筝,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而追,同样千千万万次。
风筝象征着亲情、爱情、友谊,也代表着正义忠诚和善良,对阿米尔来说,只有追到了风筝才能成为那个完整的自己。那个父亲看到的他。也让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他意味着什么。请勇敢地去追吧!不留遗憾,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序言
这本小说,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风筝的再现。当我读到哈桑为阿米尔追蓝色风筝的故事情节时,我的眼睛湿润了,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在心里问自己,在亲情、友情、爱情,我有过一次为你千千万万遍么。答案让我疑惑,不是所有的千千万万遍能换来加倍的千千万万遍,世间难得千千万万遍。同样不是所有的千千万万遍都能让你有成为好人的路,有些千千万万遍就是遗憾和悔恨。
风筝总是象征着很多东西,这本小说中,阿米尔虽然刚开始性格比较懦弱,但后来变得勇敢,真正的为自己追了一次风筝,得到了心灵的救赎和释怀。也为索拉博的人生带来了光明与灿烂。
愿所有人都能为他人、自己勇敢地追一次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