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通过描写一个少年的故事,把那种如此摇摆、蜕变的灵魂细致入微地描绘在(小说)这一容器中。借此展现一个人的精神究竟将在怎样的故事性中聚敛成形、由怎样的波涛将其冲往怎样的地带。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我”田村卡夫卡,一个15岁的少年背着父亲“迟早要用你的双手杀死父亲,迟早要与你的母亲和姐姐交合”的诅咒而离家出走的经历;另一条是以中田,一个因意外而失忆从此变得脑子不好使,根据感受做自己也不知道要做的什么事情,却又好像受某种力量驱使要让他走向和田村卡夫卡,去揭示卡夫卡的诅咒之谜。
本书用了很多隐喻和象征性的元素,甚至部分地方有装神弄鬼之嫌。
作为第一大隐喻的“卡夫卡”在捷克语里是“乌鸦”的意思,日本则自古以来视乌鸦为灵鸟,以其叫声占卜吉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乌鸦是一种悖谬的绝妙象征。主人公田村卡夫卡,卡夫卡是他自己取的名字,卡夫卡,是象征另一自己,象征主人公内心的他,田村卡夫卡,叫乌鸦的少年,刚开始看时觉得有点绕,一度以为是两个人。
也可能是语文学得不好,书中涉及隐喻部分蛮烧脑,反复琢磨后有些仍然不明白,比如:琼尼代表了什么?佐伯代表了什么?
读此书,仿如读一场梦境,似真似幻,似是而非,前因后果不甚分明,不断有疑问被提出解释并推翻,不断有象征的意象浮现又沉没,一切充满了悖论而又仿佛合情合理,却没有最后的标准答案。
沉浸在魔力般的字里行间,自己也仿佛通过小说主人公的“眼睛”观察着世界,渐渐潜入自身的内心深处和潜意识中去,内心的矛盾,疯狂的异想,人性的弱点,人性的欲望……。末了,竟然有种淡淡的负罪感。
喜欢日本作家的书,其中一点是对酷爱整洁的描写和日常习惯的自律,几乎每部作品都有,比如图书馆规定之一午餐要到临院的长廊享用,临走时不忘拾掇房间、关窗、拉合窗帘、整理剩余食品、洗刷水槽等,这与洁癖症患者的我瞬间便产生共鸣。
而本书对图书馆的描述和对音乐的诠释,也是我尤其喜欢的。作者笔墨下的甲村纪念图书馆:阔阔绰绰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筑,客厅一般优雅的阅览室,人们坐在宽大的沙发上看书。静谧,祥和,美好。真想徜徉在如此仙气的图书馆中,时而看书,时而听琴,时而喝喝咖啡,将芳菲吸入肺腑……
当然,书总是有寓意的,本书也不例外。人要拯救自己,有两件事最重要:坚强与读书,坚强可以使自己活下去,读书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命运难免带给我们很多挫折,世上必然存在各种不公,作为个体,只管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有条不紊,不念不怨,静待花开,即使走不出这片那片荆棘,但至少会心安。
还有一点我很认同:人是可以被另一个人引导着逐渐改变命运的。本书中,有两对引导与被引导者,大岛相对于卡夫卡,中田相对于星野。而中田对星野的引导却是无常命运里的巧合,显得更为珍贵。所以我们才说要行万里路,只有走出去,才会看到一个更宏大的世界里的多元价值观,才能发现世上有人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我们有着天差地别的观念和价值取向,这样我们才能变得更大更包容。
早听说村上是个写故事的高手,没想到他的文字也如此厚重:简单的黑与白,却奇迹般地,以文字超脱了文字本身,编织了不可思议的世界。
年少果然轻狂,曾梦想一边经营着谋生的职业,一边写小说甚至回忆录。看书越多,越发现自己想多了:这些深厚的文化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积淀,而要试图让沉淀的东西活跃然纸上,更是难上加难。读书过程中通过注释知晓了不少常识,但类似阿道夫•艾希曼、卡桑德拉、贝多芬以及俄狄浦斯的相关知识还需要深度查询,书中多次提及的源氏物语甚至都让我跃跃欲试了。
嗯。
看画;听风的声音……
看路;听心的声音……
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