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啊,当视线落到全书最后十六个字——“2018年8月完成初稿,2019年3月2日定稿”时,我的脑子是空的,没有任何想法,只是心里堵,这个堵来自哪里,我一时半会尚未有头绪,或来自“我”,或来自蒋正男,或来自林阿姨,甚至来自小瞎子,我搞不清,只觉得难受十分,以至于坐在地毯上全然忘记了我的饭和菜,忘却了辘辘饥肠,第一次感受到一种难受原来可以抵消另一种难受。
其实,若要问我读后感,我是不能十分清晰的描述出来的,这本书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依然显得晦涩,麦家老师想要表达的最深层内核,我想应该是背景年代离我较远,我无法感同身受与那个敏感的,只在历史书上反复刷过文字的年代很好的产生共鸣。我理解到的只是表面的,肤浅的,浮在字面上的东西,但就只是这样,已然令我很难受了,我不敢想象,若我与作者内心共了鸣,那我的内心将是怎样的一番千疮百孔。
再其实,我不十分爱看教导别人怎样过好一生的作品,我从来都觉得,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他要兢兢业业打拼一生走向金字塔也好,他爱不羁放纵追自由也罢,都是他自己的选择,遵从内心,个人觉得这一生的时光过得充实不虚度不后悔便可,不需要按照别人制定的标准去生活。但《人生海海》,它竟让我,竟让我记住了“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叫勇气”,“生活如此令人绝望,但人们还是兴高采烈地活着”诸如此类被我一度划为“高浓度鸡汤”的句子,并且像被高声呗音响炮轰洗脑过一样,余音绕梁,三日未见消散,至今仍有残留痕迹,我当时就在想,我完了,我终是喝下了这碗鸡汤,我的价值观不纯洁了,呜呼哀哉!
但后来,我细细想了想,我之所以出现动摇,并非我的观念被改变了,而是麦家老师所述的人生海海和现在我接触到的一些年轻的观念产生了冲突,并且是强烈的,这些年轻的观念不再是绝对隐忍的,不再是绝对坚强的,不再是绝对忍辱负重的,譬如,现在动不动就说的“我emo了”。为何?我想,这和时代的快速发展变好有关,好时代将我们保护的太好了,当然,这是好事,能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成长是我们祖祖辈辈努力奋斗追求的事,但凡事必有两面,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也不能逃避,过度保护让我们更容易产生放弃的心态,也更容易情绪低落。还有一个就是时代的飞速发展,更迭交替,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得不到西瓜就去捡芝麻,何必苦苦努力坚持?但随之而来的将会是巨大的压力和焦虑,长期的放弃失败变动,让自我肯定慢慢崩塌,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潜滋暗长,久而久之负面情绪将自己侵蚀殆尽,陷入emo的深渊。
总而言之,麦家老师的童年时代我们可能没那么容易感同身受了,但是他在文字中留给我们的东西值得每个正处于焦虑迷茫拼命想抓光的我们好好品味品味,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