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雨娃》有感
下雨天看陈亦新写的《雨娃》,有一个好处,可以被雨水冲淡那份悲。我也不做剧情解说,感觉写剧情解说,就像给人家写序一样。看了人家的文章心中有感而发,叫做看别人抛砖引自己的话。
《雨娃》故事情节发生在沙漠边塞地区,冬天气温差很大。告诫小朋友在冬天不要去搓耳朵,容易搓掉耳朵。有次核酸遇到一位北方的阿姨,也跟我提了些北方冬天的这类事情。
书中一些写景的想法,我觉得写得蛮好。写月光的静,写眸子里映照着的月的光,写狼人的微笑,写萤火虫如何变成一团大火燃起了一位小作者的灵感。
写到小学一年级用电池的碳芯去画教学楼的地,而被副校长打得流了一身的血。我觉人小时候真的很记仇。
我现在都还记得小学时,有天中午和小伙伴玩拍桌子,被校长冲进教室,按着脑袋打了一通,还好脑袋长得结识,也许本来就笨被他打一下开了窍,反正最后一个班出了三个尖子生,我占了一席。长大后,再发现就我一人读完了大学。
上初一时,父亲衣衫褴褛来到教室门口,我以为找我,没想到父亲是为了找隔壁初二班的姐,找错了教室。数学老师给父亲指了路,一转身发现我在笑。可能我笑得太灿烂。老师带着一脸怒气的走到我跟前问我为什么笑。也不给我时间回答,一个耳光就打了过来。而当时自己真被打懵了,痛得都忘记了哭。从此,这位老师就被我打上神经病记号。
书中写雨娃想父亲,每天一有空就要向村口望望。想起小时候自己等外婆,也是没事就要去门口看看。那时自己也没去问外婆什么时候会再来看我们,作者是忘了问,而我是不敢去问。我觉得大人来去的事小孩子问了,是件不礼貌的事。如果我曾问过外婆,现在想来她也许会很高兴,毕竟让她懂得了自己的外孙在挂念她。
谈打雨娃的副校长,想借跳舞为借口,去轻薄雨娃妈。让我想起了林语堂写的有关佛教的事。说起一九三几年,有位尼姑去上海法院告一位和尚想诱惑她。说起有些人遇到坏事过不去,在心里发愿如果挺过去事后就去落发。说明做和尚或尼姑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置心里负担,觉得出家是一件可以责罚自己的事。这其实是一种变态的自残。
但和尚为什么要禁止吃荤,我觉得佛教创始人,肯定考虑过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和尚不戒荤会出什么问题?会骚扰进香的女香客?或破其它戒律。现实中某些寺庙去取和尚还要本科生,可以结婚生子,目的可能是弘扬佛教里面的哲学。比如“一花一世界”等。
雨娃三爷爷去世前几日指明要雨娃陪他。三爷爷把他们这一家族的历来往事都讲给雨娃听,为了让他传承家族文化,了解生命的继承,让雨娃更懂出生的这片土地。
对于人世的一生,我发现很多作家都想过这个问题,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生的终点迟早都会走完。每个人选择生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人奋斗一生只为买车买房,有的人嫁个有钱人想一辈子不干活混日子,有的人读书惶惶不可终日,有的人浑浑噩噩也一样可以过完一生,等等。谁也说不清楚谁对谁错,反正最后的结果都一样。
我觉得一个人被世俗环境的影响,会影响他对人生态度的选择。
封建时,世人觉得读书考状元很有前途,就都去考试。留下了一大批被淘汰的秀才,他们还觉得自己优人一筹,这个不做那个也不做,让别人伺候着。就因为可以写一手人模人样的字可以秀瞎旁人的眼光,记得一堆别人不知道的无用的之乎者也,可以在谈话时显摆下自己是读书人。
我觉得读书,只是让自己更明白事理。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知道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对你,而你又应该咋样对待别人。知道事事变化的规律,来指导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等等。世人才会请教那些读书人,读书人才得到尊重。而读得书越多,只会让人更谦虚谨慎,而不是仰起鼻子,觉得自己是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就牛逼哄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