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奶酪与蛆虫》读后感1600字

2021-08-11 08:31:42  本文已影响人 

《奶酪与蛆虫》读后感

无论如何,我都推荐这本《奶酪与蛆虫》。虽然一开始我的确抱怨过这本书看得人头疼,那是因为我买之前只看了出版社和书名,以及名著和首次引进六个字。所以读头两章的时候,我是当做小说来读的,那些意大利地名和人名当然令我头疼,故事的主要情节又是关于一条意大利村汉和宗教裁判所之间就神学产生的纠葛,那就达到了头痛欲裂级的伤害,更何况这本书看起来还相当之厚。

但它其实是一本很特别的学术著作。特别有两重含义,一重是说它是微观史学中的扛鼎力作,真正地避开了帝王将相,把历史研究的目光投向历史长河中的普通人。当然我这个说法是图轻省,本身有很大的问题,留待后续再展开细说;另一重是说它的文本很特别,虽然是学术力作,但是确实带有某种文学性,如果你对史学没有兴趣,直接把它当成是小说来读也没有多少问题。就像是我一样,读了十几章都还以为这是一本类似翁贝托·艾科的虚构小说,所有的陈述和文件都源自作者的捏造,于是兴致勃发继续读下去。看到一半才感觉不对,翻了翻前言终于知道这是一本学术作品。

为什么我会推荐?包括我自己在内,许多人都经常说普通人被淹没在历史深处,留在历史书上的只有帝王将相,仿佛只有他们才能代表社会代表人类一样。结果,让我们对几百年前的政治军事科技经济情况了如指掌,却说不出当时一个普通人怎样度过一天。这种情感很朴素,带着某种平等的色彩,但是却不大经得起推敲。因为如果我们仔细想一下就知道,即便是历史学家要去研究几百几千年前的某个普通人,这个普通人也一定不那么普通,因为他身上注定要承载着解释无数人日常生活和存在的重任。

《奶酪与蛆虫》在这一点上做了非常精巧的处理:它研究的对象是普通人里最不普通的一个。主人公梅诺基奥是一名16世纪意大利农村里的农民,属于当时绝对的被统治阶层。他的身份是一名磨坊主,所以他又不纯然是个农民,而是农民中的特殊阶层,拥有更多财富和更高地位。又因此磨坊是个人流汇聚之地,所以又是个消息灵通,交游广阔之士。即便考虑到这些特殊因素,梅诺基奥也依然是个农民,依然隶属于这个社会阶层。为什么作者要选取他作为研究对象?因为他和当时其他本分老实愚昧保守的农民不同,没有选择沉默地安然待在自己的阶级里,相反的,他选择和当时强大的教会系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他个人身上,体现了两个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摩擦,梅诺基奥就是那个受力点。分析他这个人,分析这个受力点,能从中看到当时社会里不会出现在历史里的许多真相,同时依然符合微观史学的要求。

因为选择了这个合适的点,《奶酪与蛆虫》这本书就拥有了很大的空间去分析和组织史料,形成了这本书的强有力的构架:磨坊主梅诺基奥就基督教神学独自发展出一整套自己的观点,以他个人的心智,通过阅读印刷作品,居然可以让他两次和宗教裁判所法官面对面抗辩。于是,整本书的主题就变成了一个破案主题---16世纪意大利偏远乡下的磨坊主,他是如何形成的这套世界观,如何形成的这套可以和教廷分庭抗礼的神学观念?他从哪里获得的思想素材,他从谁哪里得到的帮助?借由这种探案方式,最终还原和揭示了这位磨坊主的生活和世界。所以,《奶酪与蛆虫》的副标题是“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微观历史在这里不仅仅是回答了梅诺基奥的生平、命运和结局,而且还回答了更为重要的命题:是什么让这么一位农夫磨坊主变成了这样,是什么让他会产生这些在教廷看来大逆不道的念头?于是,通过研究他周围的那个小小宇宙,我们得以窥见16世纪意大利一个普通人身处怎样的社会环境,这就是历史。

《奶酪与蛆虫》并没有止步于此,通过分析磨坊主梅诺基奥的思想源流,这本书颠覆了人们之前对思想观念的定见。过去乃至现在,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认为人类思想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传播过程。即:精英阶层受到启发,凭借学识、研究和思辨,得到某种新思想,然后透过类似启蒙一类的活动,自上而下逐层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奶酪与蛆虫》却有不同的洞见:1、在社会精英阶层和文字书写传统之外,民间始终存在着强劲而有生命力的口传思想源流,它一直都在,大众并非是纯粹的愚民,坐等启蒙之光从天而降;2、和自上而下的启蒙和传播相比,更有可能的是梅诺基奥这样的民间野生思想家为精英阶层贡献了自己的思想,使得他们有所借鉴和启发,也就是说,历史的真实中包括自下而上的思想传播,它并非是个单向过程。

所以这本书越是读到后面,就越是让我深深感动。梅诺基奥这个磨坊主,有幸得到印刷术的帮助,凭借非常有限的书本,非常有限的学识,以及民间口传思想,竟然靠着蛮力和理性,得出了相当超前的思想成果,而且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原创部分。联想到他的悲剧命运,不由得让我想起帕斯卡的那句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奶酪与蛆虫》看起来很厚实,有351页,但其实只是一本学术小册子。序言部分就排到了罗马数字XXXIX,正文只有269页,剩下的部分都是注释。整本书其实很好读,因为269页分成了62章,有些章节只有一两页,有足够多停歇的地方,不会让人觉得疲累。卡洛·金茨堡的原著是用意大利文写就,中译本是从英文版翻译而来,而英文版可能是原著各个译本中最接近原意的一个。我认为,这本书应该进入个人的基本书目。它不单回答了什么是微观史,更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对于历史学家而言,它是必读书目。对于写作者而言,尤其是大众文学创作者,则算得上是一座迟来的武器库。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200字
  • 下一篇:《人生不设限》读后感12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