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天才,依然可以勇敢
前段时间,趁着有空看了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刚翻开这本书的导读,第一句话便是“人生如梦,让我们枕着月亮”。梦可是梦境,亦可是梦想,这本书的主人公,自然是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书中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原是位证券经纪人,有着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人到中年却突然舍弃一切,离开家乡,义无反顾的去追求自己所热爱理想。这看似荒诞无奇的事情,却如实发生。不得不说,惊叹之余,更多的是佩服和羡慕那份勇气。书中写到“大多数人所成为的,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何尝不是呢?我们活在当下,不得不去考虑他人的想法,不得不去顾及,他人的感受。就如同考上大学当我们选择专业、选择就业时,我们当中许许多多的人要听从父母师长的安排,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又有哪些人是真正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活的呢?我们察言观色,成为了不想成为的人,成为了不得不成为的人。书中不仅仅给我们提供了主人公选择的教材,还探讨了我们在未来路上可能要遇到的事情,更是告诉我们做人不要迷失了本心,我们可以察言观色,但不要忘了原本的我们,在克服困难时,在追逐梦想时,在做真正坦荡的自己时,要保持那份独特性,要勇敢追求幸福。
反观如今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了更加富裕充分的条件,但理想似乎还是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词,或许说出来大家都一笑了之。但这本书告诉我们,不是天才,依然可以勇敢,我们始终有逐梦的权力。或许如书中所言,在逐梦路上我们都像是一个终生跋涉的旅客,不停地寻找一座很可能根本不存在的神庙。或许有人说这像是永远追不到自己尾巴的猫,但子非余焉知余之乐呢!
奥斯卡·王尔德写下过这样的话:“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谋生只是单纯的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而生活是仪式感,做你热爱的事情,过你舒适的世界,跟随自己的内心深处,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思考并选择其一,但往往是难以两全其美的。
月亮是梦想,六便士是现实,毛姆笔下的斯特罗夫选择了拥抱月亮,放弃手中的六便士,这无论在任何时期的人们看来都是一种莫大的勇气。
有人说,月亮遥远,追求一生,不过是水中捞月,镜花水月一场空而已。享受追逐月亮的过程,在追逐中找寻人生的价值,才不负此生。
人生正如一场美梦,枕着月亮,踏风远行。
他自私,没有责任心,无情,不善交际,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但最后读完这本书,“看到”那个自我放逐到太平洋一座孤岛的深处,因麻风病而毁容失明的老人,置身于自己创作的满墙画作中,“聆听” 颜色的声势浩荡。我被震撼,于是敬畏。他的勇气,他那为梦想可以放弃全世界的决心。有的人不堪于六便士,却又无法执着的追寻头顶的月亮。而他人至不惑,不该是冲动的年纪,却干出了令人震惊的事,抛下一切,皈依理想一画画。
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他舍弃“丈夫,父亲,同事,朋友”种种身份,如同脱掉一层一层的衣服,“逃” ,自我放逐,卸下身上背负的枷锁,他在异国他乡“流浪”,一步一步靠近心中的纯粹。他来到巴黎,纯粹的学画画。市侩之人,也许会认为他画画不过为求出名。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又有几人能超脱物外。但是,他拒绝让人售卖画作,甚至是拒绝别人看他的画作。最后,甚至自我放逐到一个孤岛上,他完成了惊世的画作,却在死后让那个土著女子一爱塔,用一场大火销毁于世时,用行动告诉世人,说他画画是为了出名是何其幼稚,因为在他心里,“ 假如你全然不在乎某个人对你的评价,那么一群人对你的评价又与你何干?”
浮生万象,有几人能像它,一心追逐“月亮”?怕也不过寥寥。你说不计较他人言语,又是否真不计较?如果深夜的崩溃不曾将你的计较言明;你说不在意世间万物,贪嗔痴念,又是否真的能拋弃?如果压抑的眼眸不曾将你心事出卖!所以,即使我无法理解他因为自己的理想,拋弃妻子儿女,无法理解他“引诱”朋友的妻子,无法理解他的“利用”,无法理解他为了达到所求而将自己做错的事当成理所当然,无法理解他对给予他善意的人冷嘲热讽,无法理解他狼心狗肺的辜负朋友的信任,为图一时之兴,带给别人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很多很多的不理解。但也真的敬畏他。因为他不需要别人的理解,他不在乎别人看法,所以传统礼教对他完全无可奈何,他就像一个浑身涂满油的拳击手,你别想抓住他。
画画,是他一个人的“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