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1200字

2021-01-08 14:45:52  本文已影响人 

《乡土中国》读后感

        罗老师读《乡土中国》后感慨:学术性有点强,学术名吃有点多,所以有点难读懂。确实如此,总共就一百八十来页32开的小书,我居然花了我元旦整整三天的时间。这三天除了看了一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什么画画之类的事情都没干,才终于在元旦节就要结束的那天下午看完了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还是很多感慨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费孝通,买之前没注意作者。买这本书好像是在公众号上看到某篇文章提到过,评价很高所以买了的。直到前几天罗老师拿出来看时,我才注意到作者是费孝通。直到那时,费孝通于我而言,就是一个给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提了校名的名人,至于何来名气不得而知。读了《乡土中国》以后,对费孝通本人的概念才稍微清晰起来。费孝通是江苏吴江人,燕京大学本科学习社会学,清华大学研究生,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在社会学方面很有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早期成就主要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费孝通正在联大任教,因经济原因,费孝通将课堂上的讲稿和对时事的评论,以及出国访问的杂记等都出版了,主要有《初访美国》、《美国人性格》、《内地农村》、《生育制度》等,《乡土中国》就是从他所讲的“乡村社会学”课程中整理出来的十四篇论文。作者在《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中也坦言,“从40年代后期起,直到70年代结束前一年,我在国际的社会学圈子里除了两次简短的接触之外是个遗世独立的人物”。但是,作者所谓后半生的学术生涯,我粗浅地理解为,可能更多偏向于心理上和名誉上的收获。作者意识到了社会学不能仅专注于社会研究,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对社会的影响。既所谓的“叫社会不见人”。这个认识是心理的或者心境上的。作者开始组织研究队伍从江村到吴江镇,然后到市,到全国大部分省,十多年的时间形成了近40篇调查文章,出版为《行行重行行》。我特意到豆瓣上查询了一下这本书,发现评价很少,也一般,但是价钱不菲。其中一条评价印象比较深刻:“乡村与小城镇人类学笔记吧,费老看法有些还是很中肯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像党代会上的演讲稿”。估计我是暂时不会去想看这本书了!
        因为这本书,我也开始接触并思考社会学到底是什么?经济学、心理学都还可以说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社会学可能于我还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性的印象。
        本书十四篇论文,每一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乡土本色》中对土气这个说法进行了原解:乡下人靠土地为生,离不了泥土,是为土气。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文字下乡》中指出了城里人眼里乡下人的“愚”是不客观的,乡下人不熟悉城里生活自然会有愚的表现,城里人到了乡下又何尝不“愚”呢?同样,乡下人学习能力也是因为受了环境的限制而表现得落后于城里人的,所以教授子女的文化学习能力自然优于乡下人,同样教授子女学习乡下技能的能力是劣于乡下人的。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文字,而且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甚至表情、动作在面对面的情景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所以乡土社会就无需文字。
         《再论文字下乡》: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所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差序格局》:乡土社会的格局被作者称之为“差序格局”,既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退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所以传统社会里所有的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因为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差序格局”,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西洋格局是“团体格局”,在团体格局里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而相互发生联系。
        《家族》: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
        《男女有别》: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为了生育,生育却又规定了男女的结合。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向同性方面去发展。男人在外可以与其他人有说有笑,但与妻子却是无话可说。
        《礼治秩序》:“法治”确切说是“人依法而治”。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应概括为礼治。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无讼》:   因为是礼治而非法治,故而无诉。
        乡土社会可以理解为《无为政治》,或者说是《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乡土社会是血缘形成的,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或许是因为前两章随手记录了读书笔记的缘故,现在回头来写读书感想,除了前两章外,居然有点无从下手,好像也确实没看懂什么,或者没记下什么。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围城》读后感1000字
  • 下一篇:《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3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