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儿园回到了自己的家跟随奶奶,仍旧是乡下。父母并不务农,说白了就是农民工,外出打工,家里的土地由奶奶操劳。以前的农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没有土地就没有收入,也正是那些土地养大了我,通过种粮食为生活减少一笔开支。记得小的时候经常跟随奶奶到田土里去播种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种玉米的时候,用泥土戳成的泥土团,把玉米放进泥土团里,然后用薄膜盖上等发了长芽再种进土里,等成熟了用背篓一个一个搬回家,再用双手把玉米粒搬下来,经过多次太阳晒干再装进袋里。奶奶种庄稼很辛苦,经常在我耳边说要好好念书,不然就会像她们一样,她们老一辈的梦想可能就是不希望我再像她们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现如今工作远离了乡村,家中的风景已是布满青苔的石头小路。它给童年刻上了我不曾理解却将影响整个人生的印记!
作者费孝通先生在书中给我们展示了乡土社会的特点,他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古至今,农民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农民对社会的进步发展也作出了极大贡献。是的,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没有土地及辛勤的农民,也就没有现在的生活,没有物、人,也就没有自然。土地就像平台,有了平台,还需要有辛勤朴实的农民,最后塑造一个梦想,它就像播种的一粒种子,“如果我是一粒小草的种子,天地就会帮助我成为一株小草,如果我是一粒鲜花的种子,天地就会帮助我开出一朵鲜花,如果我是一粒楠木的种子,天地就会帮助我收成参天大树”!此言之理即有了好的平台首先立志目标,其次天地万物都会随着你心中的想法成就你,大自然不仅孕育着无数生命,还孕育着无数生命的梦想!
想要更清楚地了解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就得了解乡村社会的一个核心结构——也正是书中费老提到的“差序格局”。费老打了个比喻,这种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他的灵感大致来源于儒家的“推已及人”、“人伦”思想,“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
亲属关系是这种格局中最典型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心点是自己,次者朋友,再次者则是亲属的亲属,朋友的朋友,即以他人为中心的圈子。以此为基点,不断推出去。如果个人想要常年维持如此巨大的网络关系,需要耗费无法想象的精力与财力。所以这个网络关系一般都是潜在状态。只有在个人需要时,才会通过人情与利益,现在所谓的攀关系,讲情义,所以有“一表三千里”、“五百前是一家”这样的说法。
与此相对,费老将西方的公民社会视为“团体格局”。他认为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生活相互倚赖的一群人不能单独地、零散的在山林里求生。对于他们,“团体”就是生活的前提。
那么,差序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呢?依费老的看法,这与农耕文明有关,“在一个安居的乡土社会,每个人可以在土地上自食其力的生活时,只在偶然的和临时的非常状态下才感觉到伙伴的需要,并不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团体。这个看法在于,好像社会格局除了“团体格局”,就是“差序格局”了。但土地的确是一重要因素。土地将人牢牢地固定在一个地方,固定在一个乡村里。从出身到死亡,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定,不会轻易变更或断裂。在一代又一代的更替之下,这种关系也因积累而变得更加牢固。在这种关系里,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亲属之间的感情,朋友之间的感情,父辈与祖辈之间互帮互助流传下来的感情。西方讲法制,而我们更多的是讲情讲理!
在《乡土中国》里,费老迫切想要让中国农村进入现代化,而将传统社会结构与西方已初具现代化的社会结构相比较,可比性不强。无论如何,中国乡村的“差序格局”早已从农村中扩散到其他社会阶层,筑就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调,在现代化进程仍然保持着惊人的乡土中国的情结,扎根于每个国民的心底,是一种普遍的民族心理体验。虽然有人从意识形态方面排斥拒绝这种情结,但是应当承认这种情结是传统文化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集体意识存在,并不会因为少数人的意识缺失和丢弃从而不复存在,而是将一直通过民族的血脉传承下去。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上一篇:阿拉贝斯克读后感1500字下一篇:《亲爱的三毛》读后感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