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

2022-01-24 10:07:55  本文已影响人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

这是读了第二本毛姆的作品,相比于两周前读完的《月亮与六便士》,这本毛姆自传式的小说整体叙事都以第一人称进行,读起来的代入感更强,同时本书的篇幅也比《月亮与六便士》更长,整体就像跟着主角菲利普从儿童时期一路成长到了而立之年。而主角的经历除了用坎坷来形容外,也异常丰富多彩,可能是毛姆人生经历并不顺利,书中的菲利普作为他的化身,在当时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无论是事业、经济、还是感情都经历了起起落落。相比于我现在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来说,我十分羡慕他的经历丰富多彩,5年的经历可能比我10年的还要多,但我想他也可能会羡慕我的生活富足、稳定安康。

坎坷的求学工作之路


与我从小乖乖接受的上完高中考大学、大学毕业找工作这样的“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路径不同,菲利普的求学之路更像是向内心出发,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一次次探索,虽然坎坷不断,自己的兴趣也多次被现实阻拦,但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年轻的无限可能。

菲利普从小父母双亡,在还是孩童时期就由伯伯和伯母抚养,他对伯伯和伯母天生是没有什么感情的,并且由于他天生跛足,从小时候就经常遭遇异样眼光,这也造就了他敏感自卑的性格。

由于他的伯伯是当地的一位牧师,在当地小有名望,生活相对富足,加上虔诚的基督教信仰,所以他也希望菲利普将来也能成为一名牧师。菲利普第一段求学经历是去到一所由伯伯找的中小学,伯伯和校长是旧相识,希望菲利普通过良好的教育能考上伦敦大学,将来继承牧师的衣钵。而小小的菲利普由于跛足,经常在学校被调皮的孩子欺负,甚至一些老师也会对他评头论足。

在一次假期中,菲利普向全能的上帝祈祷,希望自己开学能有一双健全的脚,能像常人那样生活,而经过了多天虔诚的祈祷后,发现自己的脚毫无变化,心中悲伤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产生了怀疑。

而这也慢慢导致他不再想按照伯伯的期望去成为一名牧师,他想方设法的逃离伯伯和校长给他规划的求学之路,心中也将长辈对他的规划看成束缚他的枷锁,最终他没有去伦敦大学,而是说服了伯伯让自己去了德国进修。在德国他结识了好友海沃德,与他相谈甚欢,也逐渐放弃了原本的信仰,并且发现没有信仰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

德国求学结束后,他又在伯伯的劝说下回到伦敦,给他交了学徒的费用,让他跟着做起了会计。伯伯本以为给菲利普找好了一份不错的职业,结果菲利普在伦敦干了一年,发现实在不喜欢,就拿回了一半的学徒学费,远赴巴黎开始学习画画,伯伯自然是又气又急,但除了接受也毫无办法。

菲利普在巴黎学了一年美术后,发现自己并没有画画的天赋,可能全力以赴也只能当个二流画家,永远成不了艺术家。而那时候画家不是可以谋生的职业,大多数画家是非常穷的,只能通过打零工来维持生计,购买画材。而菲利普既缺少天赋,又没有钱,心灰意冷的他最终放弃了学画画,回到伦敦开始学医。

学医过程中又遭遇了一系列感情上的盲目开销与投资失败,导致中途没钱交学费而休学两年。这两年间他从一个吃穿不愁的中产阶层变成了一个房租都交不起,只能露宿街头的贫民。迫不得已他找了一份通常认为的下等人才会从事的商场导购员的工作,每周拿着微薄的薪水,与其他一群没怎么受过教育的底层人们一起生活。

贫穷激发了他心中的阴暗面,他一直期盼着伯伯早点死,能给他留下一笔遗产。而经过了几年的等待,伯伯终于死了,他也如愿拿到遗产,顺利复学完成了学业,成为了一名医生。

我的感想

菲利普在求学方向上多次变化,在上学和工作的状态也来回切换,但始终都在做他认为对的事,寻找他所认为的人生的意义,而最终在成为医生前,他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也看到了下层人民的悲苦,他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正因为没有意义,我们才能苟活下去。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能是他发现他穷其一生想要打破枷锁,但最终仍然还会有枷锁将他困住,菲利普打破了伯伯给他的宗教枷锁,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去追寻艺术,却打不破艺术天赋这道枷锁,最终只能向现实低头,转行学医。

曲折惨痛的感情经历

书中除了描述了菲利普坎坷多彩的学习与事业经历,也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菲利普的情感经历,感情经历的丰富程度仍然是我望尘莫及的,哈哈哈。菲利普由于身体缺陷,从小心理就更加敏感自卑,而从感情经历看,他的心理甚至还有些扭曲。

第一段感情经历是发生在他去德国求学时的假期,菲利普在假期与威尔金斯小姐发生了一段恋情,书中描绘的威尔金斯是一个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开始时菲利普被她的温柔与体贴所吸引,描绘菲利普看到的她性感又迷人,他曾向伯母打听威尔金斯的年龄,得到答案是接近40岁后,他却一直不能相信,反而一次次的说服自己是伯母记错了,而在威尔金斯一次次的妩媚诱惑下,菲利普与威尔金斯发生了关系,而这之后的菲利普慢慢发现威尔金斯松垮的皮肤和遮不住的年龄。此后对威尔金斯就产生了厌恶之情和逃避的情绪,之前看到的威尔金斯的性感也都消失不见。最后菲利普开学后两人分开,在收到威尔金斯一封封伤心思念的信件中,不再联系,将她残忍抛弃

第二段感情是在菲利普去巴黎学画画的经历中,同画室的范宁刚开始指导菲利普画画,后来随着日常的接触变多,对菲利普逐渐产生了好感,但她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姑娘,不愿向菲利普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多次与菲利普故意争吵也是为了引起他的注意,菲利普对范宁的感情毫无察觉,一直将他作为朋友看待,而范宁无理取闹式的争吵也令菲利普只想逃避。最终范宁由于贫穷和对生活失去希望而自杀,她到最后哪怕没钱去画室,饿的没钱吃饭,也没有向菲利普寻求过帮助。她本身的艺术天赋并不高,可是她却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断努力,她的外貌描写一直是穿着破破烂烂脏兮兮的,但她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第三段感情是发生在菲利普学医的经历中,这段感情让菲利普难舍难分,又爱又恨。米尔德里德是菲利普在和朋友去酒吧时认识了一位侍者,她的外貌描写一直都是给人一种病态美的感觉,苍白的脸庞,毫无血色的薄薄的嘴唇是提及最多的,另外身材也是贫乳窄臀,瘦的肋骨都突出来,就是这样一个女人,连菲利普都直言不知道为什么会为她着迷。刚开始的米尔德里德虽然是在酒吧打工,但是却十分冷漠,面对每天都想约她出去看剧吃饭的男人,她从来都是一副无所谓的回答。对菲利普也是如此,而菲利普却爆发出了强烈的征服欲,拼命想得到这个对他不感兴趣的女人,还想让她对自己的无礼态度而认错。可惜事与愿违,无论菲利普用什么方式刷存在感,哪怕天天约她出去吃饭看剧,也没有引起米尔德里德的多一分关注,她对他仍然是那种无所谓的态度。而菲利普无论装作多么不在乎,他也已经陷入情网无法自拔。直到米尔德里德因为与另一个男人的约会而推掉与菲利普的约会,他们之间开始频频爆发争吵,而每次都以菲利普忍不住道歉而结束,米尔德里德对菲利普则还是那副无所谓的态度。而后来米尔德里德宣布要与那个男人结婚,菲利普绝望之下选择了离开。而在这之后的一天,他有次碰到了怀孕的米尔德里德,得知她之前想嫁给的那个男人是个有妇之夫,她后来也没有结婚,而是怀孕后被那个男人抛弃了。菲利普心疼的同时又有些开心,毕竟又能和米尔德里德在一起了,他给她找好住宿,每天除了照顾她,还会购买昂贵的食材来帮她补充营养,孩子出生还为他找好了医院和养护,菲利普毫不在乎存款的花销,而米尔德里德也与菲利普共同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两人就像久违的情侣一样。直到菲利普将他的海王好友介绍给了米尔德里德,他发现米尔德里德和海王相谈甚欢,而海王之前由于约会经历丰富,幽默风趣的性格和帅气的外表也让米尔德里德神魂颠倒,两人最终双双背叛菲利普。本来约好和菲利普去巴黎玩耍的米尔德里德也临时爽约,想要和海王一起度过。菲利普伤心欲绝,同时内心的扭曲也让他近乎疯狂,他想要看看这对男女能做出什么不要脸的行径,他决定出资帮助米尔德里德和海王去玩耍,米尔德里德欣然答应,与海王去了乡村度过几天快乐时光,而菲利普也期待着米尔德里德回来后能与她再续前缘。可惜米尔德里德这一去杳无音讯,海王来信寻求菲利普原谅,同时也告知菲利普已经把米尔德里德甩了,菲利普气愤之下与海王断绝了联系。再次见到米尔德里德时,发现她已经堕落成为了妓女,菲利普心中对米尔德里德的感情也已经渐渐放下,但是看到她沦落至此,也不禁想帮一把。于是菲利普邀请米尔德里德到自己的的家中帮佣,这时的他还在医学院学习,每天早出晚归,而米尔德里德就在家中做饭,菲利普与她相敬如宾,偶尔会逗逗她的孩子。菲利普对她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爱,对米尔德里德送出的暗示也毫无反应。而米尔德里德却一直认为菲利普是强装镇定,她一直瞧不上菲利普,认为只要自己给他点甜头,菲利普就会像狗一样对她言听计从。她知道自己的魅力能把身边的男人都迷得团团转,只要菲利普得到了自己,肯定也可以把他拿捏的死死的,她的行事方式向来如此。直到她找准了一次菲利普深夜喝酒归来的机会,进到他的房间要把他扑倒,而菲利普心中却早已对米尔德里德没有了爱,看到这种情景只会觉得恶心。他把她推开,米尔德里德恼羞成怒,大骂菲利普是瘸子,换做之前,菲利普听到别人说他的跛脚,肯定会脸红。而如今的菲利普已经经历过太多,他知道别人在愤怒时肯定会攻击他的弱点,而对此他已毫无在乎,但米尔德里德却似乎并没有消气。第二天的早饭米尔德里德并没有给菲利普做好,并且当菲利普晚上回家时看到屋里被米尔德里德破坏的一幕感到愤怒和震惊。屋内的生活用品全部被砸烂,而被怀旧的菲利普视作珍宝的画作和好友送他的波斯地毯等纪念品也全部被毁。对米尔德里德的厌恶之情达到了顶点,菲利普再也不想见她,而这段感情菲利普也算彻底放下了。而后面最后一次见到米尔德里德时,菲利普已经破产了,破产的原因是由于之前和米尔德里德在一起时无节制的大量开销,存款已经消耗无几。投资股票的失败和米尔德里德发泄式的破坏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菲利普已经无钱再交医学院的学费,伯伯又不肯施以援手,菲利普最终只能露宿街头,后来找了商场导购员的工作勉强度日。而米尔德里德是写信来求助的,她又回去从事起了妓女的职业,并因此患上了性病。这时的菲利普已无钱资助她,给她开了治病的药方后,想劝她从良,而米尔德里德丝毫不在乎,她恶狠狠的说,我有什么好在乎的,让那些贱男人试试运气吧,反正他们一向待我不好,我又何苦替他们想。菲利普知道,药能治得了她身上的病,但治不了她心里的。

第四段感情是在米尔德里德抛弃菲利普跟着有妇之夫离开以后,菲利普伤心欲绝,遇到了一位温柔知性、善良体贴的理想型女友——诺拉。诺拉对菲利普可谓是一见钟情,不仅在菲利普被抛弃的阶段给予了足够的照顾,日常与菲利普也非常合拍,两个人毫不吝啬的互相表达爱意,一起约会看剧、互诉衷肠。而菲利普对诺拉的内心感受却不似对米尔德里德那样疯狂的迷恋,但却是非常喜欢。直到菲利普在路上碰到了米尔德里德,听说她被抛弃以后,内心的同情与迷恋重新泛滥,打破了与诺拉在一起的情感纠葛。他才发现他放不下米尔德里德,于是开始躲着诺拉,诺拉面对菲利普的搪塞和谎言并没有责怪,而是表现的非常乖巧体贴。直到菲利普不忍心再骗她,将米尔德里德回来的事实告诉诺拉,并与诺拉断了联系。多年后再次见到诺拉时,菲利普后悔莫及,想要与诺拉重拾之前的感情,但他却发现诺拉已经嫁为人妻,现在生活的安稳幸福。

第五段感情是在与米尔德里德彻底决裂以后,认识了萨利。那时的菲利普在医学院结识了一位好友,菲利普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是这位好友一家帮他渡过难关,不仅给了他临时住所,还帮助他找到了商场导购员的工作。而萨利就是这位好友的大女儿,可以说作为九个孩子中的老大,萨利这个姐姐当的很称职,不仅把弟弟们都照顾的非常好,还经常作为母亲的帮手帮助家里收拾打点。菲利普与萨利开始的交集并不多,而萨利的出现也往往是在家与家人一起,由于菲利普和萨利的父亲是好友,所以家里的孩子都是喊菲利普叔叔的,只有萨利固执的喊他菲利普先生。而菲利普对萨利更多的也是一种尊敬,他能感觉到萨利有着超过她这个年龄的成熟,也有着善良的内心、沉静而温柔。而随着两人接触机会增多,感情也在慢慢升温,菲利普发现萨利身上散发着成熟、健康的魅力,菲利普忍不住与萨利表白了,菲利普终于找到了愿意共度一生的人,他愿意为了萨利放弃当船医周游列国的梦想,不再去追寻心中的自由,自愿戴上人性的枷锁

我的感想

前面有三段感情到最后给菲利普都有一种束缚的感觉,无论是威尔金斯小姐的分别后的信件轰炸、还是范宁对菲利普无来由的发脾气给脸色、甚至与米尔德里德藕断丝连时诺拉的善良体贴也让他想要逃离自己的愧疚感,这些都是他想要破除的情感枷锁。而米尔德里德更是三次来来回回,不断纠缠着菲利普的内心,最终他终于打破了这些枷锁,放下了自己一厢情愿的愿望。而有些枷锁是菲利普自愿戴上的,当他听说萨利可能怀孕时,经过了逃避与否的心理斗争,他最终选择不再逃避,心甘情愿的为萨利戴上了枷锁,也甘心为了萨利放弃自己周游列国的梦想,而与萨利共同度过余生。

从无论如何都要打破枷锁,到最后心甘情愿戴上枷锁,可以看到的是菲利普对现实生活的妥协,可以看到的是他的世界里不再只有自己,而是为了他人放弃了一些东西,比如自由。而这样的菲利普确实成长了,毛姆也曾说过“等你年事稍长,就会发现,要使世界成为一个尚可容忍的生活场所,首先得承认人类的自私是不可避免的”,可见自私是随处可见的,而愿意放弃一些自私的人类无疑是高尚的。

为什么说人生没有意义,才能苟活?

书中说:我们一直希望帮助下层人民摆脱悲苦的现状,但是下层人民虽然每天为生计所奔波,却能发现自己生活中的乐趣,并不羡慕富人的豪宅和高档的饮食。这里我最早的感觉是下层人民思想麻木,疲于为了生计而奔波,没有精力去寻找活着的意义;也有可能是在当时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心存希望的活着可能会被残酷现实一次次打击,经历了一连串对希望的打击,很容易让人产生轻生的念头。所以只有没心没肺地活着,放弃对生活的希望,才更有活下去的可能。

死亡在这些贫民眼中早已司空见惯,生育大量的孩子,最终能养大成人的也不确定有几个,夭折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对养大的孩子也鲜有教育投入,能找一个可以果腹的工作活下去就可以了。相比于中产阶层的牧师伯伯,能想尽办法帮菲利普接受教育,谋取牧师、会计等体面工作,相比之下中产与下层人民的差距可谓是非常明显了。

而这种差距不仅是经济上、教育上、更是思维上的差距。由于经济收入的差距(导购员一周只能挣6先令,而菲利普成为医生后1周可以挣3几尼,收入相差10倍以上;而相比于下层阶级大多数家庭还有负债情况而言,菲利普仅从父母和伯伯手中收获的遗产就已经有3000英镑以上了);而差距还不仅仅体现在收入和财产,还有受到的教育和机会,菲利普伯伯可以通过其他副牧师的关系帮菲利普进入一所不错的中学,也能负担得起菲利普从小到大的教育投入,无论菲利普想学画画还是会计、医生,牧师都没有那么困难。而在菲利普学医的这段时间内,见到的许多下层阶级的生活本身已经非常拮据,还有多个孩子要养育,这样的孩子能够顺利养大已经尚且不易,更不用说教育投资了。而教育上的差距就带来了机会和能力上的差距,菲利普作为一个医生可以提着药箱出没于警察都不敢随意插足的流氓横行的小巷,可见社会地位之高。虽然仅仅是实习,去病患家中也被尊称为先生,这与在商场当导购员,被呼来喝去的菲利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菲利普在当导购员的经历中也因为受过艺术教育,所以能设计更符合顾客的衣服,从而被重视和加薪,教育的重要性再一次被凸显,并且学过的东西永远不会白费。最后的差距来自于思维上的差距,贫困的百姓对未来没有期待,在动荡的环境下只求苟活下去,而菲利普则一直没有停止对未来的探索,他学德语、做会计、学画画、当医生,始终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身上的枷锁,寻找自己的方向,即使在最艰苦的那段日子,哪怕两天只能吃一块面包,哪怕露宿街头遭警察驱赶,他的心中仍然抱有医学院毕业后去做船医,周游各国的梦想。在他找到商场导购员这个可以谋生的工作后,也仍然没有"小富即安",而是心中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可见一个中产,哪怕暂时落魄了,他翻身的可能性也是大于贫民的。

所以看完本书,我也已经原谅了米尔德里德,虽然她给菲利普带来了那么多不幸和苦难,但在她的境况和认知下可能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从不否认菲利普的努力与坚定,但试问,如果菲利普是个贫民窟里的跛子,他的人生能有这么光辉多彩吗?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红楼梦》读后感
  • 下一篇:《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