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那不勒斯四部曲读后感

2020-10-17 09:10:57  本文已影响人 

那不勒斯四部曲读后感

作者:[意大利]埃莱娜.费兰特  

《我的天才女友》是意大利神秘作家埃莱特.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之一,正如一两个月前听一位很喜爱的老师说的一样,这样的作品需要有强大的内心世界才可以承受,沉重而窒息,尤其是女性最应该在二十几岁读一读一样,我最后买了这一套书,在我用一天多的时候里疯狂地追完由HBO制作播出的连续剧的目前已出的评分高达9.6的前两季《我的天才女友》。

于是,新书在今天到了,初读几十页,迫不及待地想就这样读一个下午,稍有点自制,好书总是有一股子力量拉住你,不让你走得那么急促,去沉浸于它构建的世界。

其文笔极为符合书中主角的人生经历和心理细腻而矛盾的一层层地随着年龄和阅历在几个迥异的阶层里游走的谨慎、自卑、骄傲,以至于许多对这部伟大作品享有话语解读权的人推测这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关于这部作品一切都不具象。

于是有人不远千里,去到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于是整个世界都在讨论女性的成长话题。身为女性,都该去探寻和关照女性的一切。

埃莱娜和莉娜之间的友情浓烈,以至于冷酷。最近现象级的偶像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的噱头和节目特意给观众呈现的“塑料姐妹情”,无论是备受网嘲使阅读量推至26亿的“魑魅魍魉”——“冰清玉洁”的不公投票,还是赵小棠与段小薇之间的你争我夺的暗中小故事,节目组宣称不定义女团,但其背后的资本操作却以低劣的手段来博观众的眼球——女性无友谊,固定的习以为常的感染每一个人,甚至是女性也深受毒害,却普遍的承认另一个“真理”——男性兄弟情的侠肝义胆。

女性之间的友谊脆弱,猜忌,虚假,短暂。而男性之间则是利落的,仗义的,直接的……

多讽刺!

聪明的埃莱娜从小就与她生长的地方相背离,在她成长过程中甚至早已和那不勒斯的那个破旧黑暗和“庶民”城区相剥离,但她一生都在逃离。这个地方并不是由她那善良不够凶狠的父亲选择并改变她那强硬的母亲让她得以读书而变得安全,她一生都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恐惧与不安,无论是小时候每天太阳下流动在那不勒斯每个角落的小事,都让她瑟然。

夜晚的来临,恐惧有增无减地占据她的意识,整个那不勒斯被地下水道,旧火车站,集市……涌来的密密匝匝的黑虫包围和进入,仿佛一切都病了,或许,从来就是如此,谈不上病了。如果她如同莉娜一样被强硬而自私的家庭生生逼得别无选择,她是否会堕入这环境,失去她的骄傲和漠视,她又会比莉娜强到哪里去呢?正如她担心害怕的那样,她不过是她母亲的下一个影子,她厌恶的女人。我很难说,她不会。

尼诺跟埃莱娜的第一次告白,是在埃莱娜整个世界混沌、恐惧、动荡的极度不安中,在忐忑和心神不宁的时候,恍惚却又清晰地听到自己喜欢的男孩羞涩又勇敢地向自己说“埃莱娜,我喜欢你,长大了以后我会娶你”。她慌张地、镇静地拒绝了他,“不,我不能”。于是他开始躲着她,她开始在意他,哪怕一个细节也不错过。

她喜欢尼诺一生,近乎一生,直到很多很多年后,才看明白这个才华横溢,相貌英俊,谦和有礼,家教良好的人是什么样的虚伪和趋利。他的告白仅仅是因为埃莱娜和莉娜是极好的朋友,他只是为了能够接近莉娜而已。

疯狂小二十年,最后却因为一顿揍而放弃他炽热的爱情——莉娜。因埃莱娜的得势,从而移情,他一生厌恶并远离他的父亲,但他比他父亲更不堪。

我曾一直以为天才是完全脱离平庸人的规矩与准则,不在乎的,至少他愿意的话,可以轻松的,快乐的,凭借一点聪明就如鱼得水。

但是绝大部分天才是不愿的,可能是我们常人所说的桀骜与冷漠,但莉娜不是,从小她就很清楚的学乖,在竞赛中近乎沉默地把风头给了男生。

但也对生活的环境看得比那不勒斯的任何一个女性清楚,也很痛苦,她十五岁左右就深刻地认识到人的分离和界限模糊的撕裂,里诺曾经是莉娜最爱的人,她曾经认定的最爱她的哥哥,那个为了让她读书,不惜和父亲激烈争执和暴力的好哥哥。

可是当他嗅到钱的味道的时候,一切都变了,莉娜成了他发财致富的工具,成了她丈夫,父亲和哥哥,以及那不勒斯会挣钱的人的抹布,这是她说的。

如果说,是否有人疯了的只是喜欢她,那种令人昏迷痴癫的爱情,那是尼诺给的,也是她给尼诺的,天才与杰出的人的相爱,是炽热的,爆发式的,沉浸式的,却也如此短暂,不能甘于平庸和耳鬓厮磨的过日子,于是各奔东西。

小城区是那么晦涩和杂乱的交汇点,拖着巨大的乡村身躯装进城市的流行,于是像个跛脚的小丑在极尽扮丑上演笑话,博乐的不知是生活其中的青年人——迷失的混乱的疯狂或压抑,还是那些谋取粉饰的钱财的商人。

离开了小城区,不再可以那么随意回来的时候,是有一种自己美好的建构,总是回来,总有一种撕裂的杂糅。与小城只有过去的故事的时候,于我,是尼诺?是埃莱娜还是莉娜,目前看到有的读者说,从未离开那不勒斯的是莉娜,我现在也不知道。

但是那不勒斯的那样压抑和暴烈又在谁的身上呢?

女孩子之间必然的嫉妒和猜忌,可怕吗?其实无可避免,这是极为自然的,人不就这样吗?动物不是吗?上次我逗邻居家小土狗,它玩我的手指玩得不亦乐乎,我看见一个白胖球在晃,尾巴短短地甩近我的眼睛里,我忙迭伸手去引诱它过来,看着它欲拒还迎地来来回回,陡然间,小土狗就去咬它,驱赶它,走远,然后跑回来。

我那时候,有些失落,我该指责小土狗的占有吗?我只是觉得小白球很难过。

我也就回家了,在我们人的世界,我也很难明白和不在意那些嫉妒和猜忌,占有和侵略,攻击和拒绝……

不就是这样的吗?莉娜与埃莱娜的爱与厌,尼诺对莉娜的爱与惧,对埃莱娜的喜欢与控制,如此随意地利用埃莱娜的地位和资源。

有时候会给自己一个问题:对爱情的认知程度一定要取决于你是否有过恋爱经历吗?

这点我不相信,但是在跟我谈论这个问题的人几乎都指向,唯有经历才有令人信服的发言权,这点让我极为恶心,我也就闭嘴了,我算是知道和我交谈的人是什么货色。

是的,我有情绪,有愤怒,反正最近几年是不会心平气和的了。

见过太多各型各色的爱情——在闻名遐迩的作家笔下,敏感的我也走了一遭,总是勇敢去爱的我知道,爱是什么,而非整个地贡献执迷于爱情才是爱,爱情的爱与许许多多爱都是若即若离的。

会爱和去爱,才有了面临爱情时的自己,哪怕疯狂,哪怕很受伤,哪怕一拍两散,那我也很肯定,爱情于这样的人,是一种享受,不是吗?

隔一段几年的时间看去,没什么不快乐的,充实吗?我也不知道,我在期待,在渴望它作为一个实证被研究。

埃莱娜会爱吗?我总觉得她除了晦涩地爱尼诺,和复杂的爱莉娜,稍微奇怪,我们的国家,很少流行去说爱同性的没有亲缘关系的人。

我期待埃莱娜与尼诺的再见,因为我也喜欢尼诺,可是接下来的故事,让我和埃莱娜一样避免见到尼诺,我对尼诺的喜欢,也不再那么没什么厌恶和批驳,而是充满了对他的所谓认清,看得清清楚楚,他是个虚伪而狡辩的有才的人。

像埃莱娜对尼诺的爱,从小到大,甚至整个半生都沉迷其中,如何脱身?

有读者认为,尼诺是埃莱娜的假想,我觉得这个解读视角,非常新奇,我也很想知道是不是,我看到埃莱娜和尼诺很相似的历程,有时候,性别角色互换,埃莱娜会不会是尼诺呢?

而一直让我好奇的是,尼诺爱过埃莱娜吗?他的确嫉妒过埃莱娜,他也喜欢每一个女人,照顾和博取每一个女性的心意,无论外貌和性格,他都可以照顾到,那他到底爱不爱埃莱娜,我甚至厌恶他的爱,他和他父亲有什么不一样,甚至凭借知识的原因,他比他父亲更为恶心人。

但是埃莱娜需要这样的沉沦和疯狂,她的人生需要,她从小到大的不可阻止和消停的爱——对尼诺,表明需要,无论尼诺如何虚伪和不堪,是的,她需要。

她爱了尼诺整个人生,直到中年滑向老年才中止那份义无反顾地偏执的爱。

尼诺,一个让我念念不忘的人,尽管在理性上我厌恶他,也很清楚他,正如埃莱娜再被她的天才女友莉娜和学术权威的比得罗一族告知小心尼诺时,她很清醒向他们表示,她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尼诺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是她仍旧无法控制自己不喜欢他,不爱他,不关注他的一切,再努力也无法逃避他,只要他愿意,她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就是这样的爱,痴迷和沉沦,总之,我始终觉得忠实于你的爱和欲望,解释一下,并不是说你就要做出惊世骇俗的侵犯别人和普世道德准则。

这部作品,我很庆幸自己能在二十出头的年纪,读到,兴许一年后,我会重读。

我其实对莉娜有一种不满,我讨厌这样的人,尤其是这样的女人。

尽管埃莱娜一直在展开莉娜性格背后的经历,莉娜承受的,莉娜的聪明才智,莉娜的创造力和对人的认识之深刻,可是我依旧不喜欢莉娜,当然了,这是一个小说,我没必要去计较自己莫名其妙的评价喜不喜欢,但是我从头到尾都对她有一种说不出的厌恶,是的,书中很多人和我一样厌恶莉娜,是因为害怕,觉得自卑,觉得耀眼,觉得无法企及,觉得特立独行和巨大的爆发力震慑每一个人的认知。

我不是,我讨厌她的尖锐,她的我行我素,很多时候,我觉得心烦和累,当然了,有的人可以说,我和书中那些害怕她的人有什么两样,我说不上,我谁也不像,仿佛像埃莱娜,希望这个坏女人早点死。

所以,我说作者很厉害,写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也证实了那句话:每一个二十左右的女孩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没错,读一读,不必强求读出什么,就这样去读。

尼诺的女儿,那个可爱的自卑的,小心翼翼的仰望别人的小女孩,那个埃莱娜生的孩子,像她父亲尼诺一样,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和语言能力。

或许尼诺跟他妻子一起生下的另外两个孩子是那么糟糕和平庸,所以作者没有提及。尼诺的婚姻是出于女方家的权势和人脉,谈不上爱与爱,只是相互妥协合作。

最后一册是《失踪的孩子》,其实蒂娜的丢失并没有什么,对我来说,对这本书可以这么说,我也觉得可以有其他题目,毕竟最后这册埃莱娜的经历和整个人生变化太大太大了。

但如果我去回想和思考,的确这是一个折点,尼诺和埃莱娜的彻底分开,莉娜对尼诺余下的情就在女儿被自己弄丢开始,就没了,不仅是尼诺的迅速推卸责任,说和他没关系,还要跟埃莱娜确认他已经把孩子给了莉娜。

莉娜从那也几乎换了个人,更加古怪,那不勒斯的人也开始走向不美好和悲惨的死循环,没有人幸福,没有人会一直享受自己所渴望和追求的,哪怕是埃莱娜。

一百多万字最后几页,我其实兴奋,我那一周几乎都在看这四册书,乐此不疲,也痛苦,不仅仅是手酸,腰酸和眼睛疼,也是书中的故事张力和人物角色的经历让我觉得沉甸甸的,也发现很多很多困局是就这样不可预知和遏制地进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挣扎着,自我怀疑着,贬低自贱着,仰望着,痛恨着,也轻视着,不知不觉的,年岁流去,才恍然地意识原来自己已经早已变了,原来的困惑和痛苦,也就不属于自己一样。

我给那个男孩子写了一封信,但我没给他。

跟着他,夜很黑,我鬼鬼祟祟的,可是看着他走进宿舍楼,消失在夜里。

突然心里很难受。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沈复《浮生六记》读后感
  • 下一篇:读《莎士比亚全集2》有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