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2020-10-16 09:03:35  本文已影响人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托尔斯泰对这部作品的定义并非是小说,也非历史著作,而是一种便于表达思想的形式。因此在读的时候,就不能将其视作简单的文学作品,而是力求体会作者在书中通过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刻画所意图表达的思想,了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历史观在支配作者的写作。这部作品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俄国的风俗文化、上流阶层的生活图景、俄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战争的独特体验以及对历史发展推动力的深入剖析等等。过去仅仅把它看做是揭露农奴的悲惨生活以及反对沙皇专制的名著是极其片面狭隘的,作者本人也说并无此意。


此书令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对于历史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以往理论的颠覆,还有其书写方式。颇像庄子的“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深入浅出,是一种很巧妙的叙述方式。为了阐释某种思想,常常用生活事例比喻,再夹杂议论,使其通俗易懂,便于接受。如一辆机车运动,有的人认为是鬼在推,有的人认为是轮子转动,还有的人认为是风吹着烟往后跑。这实际上是为了说明历史学家对推动历史发展的原因三种不同的理解。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从极其微小的生活细节中产生关于历史、社会、人生的思考,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种对俄国人民独特生活方式的强烈感情及深刻洞察,无疑贯穿于本书。以致于我读到尼古拉打猎的场景会联想起老彼得.勃鲁盖尔的《冬猎》,可见画面感之强,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强烈真挚的感情不易做到。


以娜塔莎、皮埃尔、安德烈、普拉东为主的人物刻画其实是俄国人民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富于人性之美、有着淳朴、善良、真实,诸如此类的美德,这是托尔斯泰认为的产生“伟大”的基础,与过去称拿破仑所谓的“伟大”相反。娜塔莎作为青春少女所拥有的种种美好的特质是我非常喜欢的,哪怕后来娜塔莎将自己完全奉献给家庭,不修饰仪表、邋遢和答非所问,我仍然对她抱有极大的敬意,并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的、值得敬佩的女人,大概也是作者想塑造的俄罗斯民族女性的象征。有人觉得娜塔莎的转变就好像宝玉说的“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失去了价值和让人欣赏的一切特质,我是极其反感这种说法的。虽然洋溢着青春活力、富有生命力、富于同情心的少女是惹人怜爱的,而出嫁后有可能变得世故、圆滑、缺乏热情,但是娜塔莎的转变是作为妻子,更重要的是,作为母亲的转变。

书中有几段是关于尼古拉、皮埃尔家庭生活的描写,读来只觉得温暖,进而想起自己的父母亲和令人放松的家庭氛围、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而产生共鸣,这一切是离不开像娜塔莎和玛丽娅这样的妻子和母亲。有诗情画意的生活是愉快的,但温情脉脉的家庭生活同样不应否定。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战后,在俄国遭受几乎毁灭性打击、奄奄一息的时候,娜塔莎作为妻子、母亲,创造了温馨的家庭环境,这是在渐渐抚平战争创伤,使人重回正常的生活轨道,是每个家庭的妻子、母亲都在做出的努力。任何一个民族,都要珍视妻子和母亲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些美好的生活片段,平静之下暗流涌动。皮埃尔参与十二月党人的活动,其悲剧性的结局自不待言,一时的岁月静好,与可以料到的悲惨结局形成了某种残酷的反差。


此书名为《战争与和平》,围绕着俄国的卫国战争展开。对战争的论断是借安德烈公爵之口,认为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残酷事业,谴责彼得堡的上流阶层和将军们将战争视作儿戏和晋升的筹码,不顾士兵和人民的死活。战争实则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一旦按下开关,不到伤亡惨重、尸横遍野的悲惨境地和造成巨大损失、双方都奄奄一息的时刻是无法被人为地停止的。为政当权者,可不慎乎?“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就很有道理。


在战争中,有皮埃尔看到的被某种神秘力量操控的丧失人类感情、残忍屠杀同类的士兵(可以参考戈雅的名作《1808年5月3日》中的那些统一着装射杀平民、看不见面孔、泯灭人性、已沦为战争机器的法军士兵),也有无法泯灭的真正的人性之善。一个老兵说“就是艾蒿也是在根上长的”,很能说明问题。因此他们对曾经入侵国土如今饥寒交迫的俘虏感到同情和怜悯,甚至不愿挖苦他们,在经历残酷战争后,仍对人类抱有信心,真是难能可贵。颠沛困厄之际,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比和平年代更显可贵。皮埃尔就曾获得普拉东无私的帮助、友好的和无差别的爱,产生对生活新的感悟和热爱。

这本书不仅描绘了贵族的生活图卷,还展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安德烈公爵是个很能独立思考的人物,不随大流而保持清醒,他常常认为自己吃了能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为此感到痛苦。其实人类痛苦的根源无非就是获得了思考的能力,尽管这使我们区别于其他物种且成为我们全部的尊严。他起初赞同斯佩兰斯基的改革,紧接着在波罗金诺战役前夕思考有关战争的问题,受重伤时又好像明白了生活的意义,产生了活下去的决心,遇到娜塔莎后又突然勘破生死问题。他梦见具象化的死亡冲进门,然后惊醒,突然明白死亡就是觉醒。这是我最喜欢的片段。他的一系列梦境、幻觉,似乎都值得我们细细探究。作者在其身上寄托了相当多的意义,这是个象征性的人物。


皮埃尔的思想转变,经历了两个关键节点。第一次是遇到导师,加入共济会。此前他极力寻找生活的目的,脑子总是有着各种各样混乱的思想,做任何事情都要问为什么和有什么意义。加入共济会后,他认为找到了生活的目的,即积极行善、牺牲自我(包括钱财地位诸如此类)。第二次则是战争爆发到莫斯科沦陷,最后成为俘虏、遇上普拉东这个阶段。这个时期,皮埃尔受到战争的某种神秘召唤,怀着对国家的热爱种种复杂感情,到了前线,他羡慕士兵有着出乎意料的冷静和某种简单但是坚定的信念。如果说这时共济会的那套思想在此时已显得无力,无法解释现状,那么在他遇上普拉东后,这一套完全失去了吸引力。


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过分充裕的物资条件和轻而易举获得的一切使人完全忘了生活的原本模样,失去了追寻幸福的意义。当失去这一切,人们就会觉得现有的生活是多么可贵,多么值得感激,这是皮埃尔在俘虏生活和在与普拉东这样的“真人”交往中感受到的。最后他对每个人抱有同情,理解每个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说话方式,并且认识到不能用语言去改变他们,只是他对生活本质的理解和感激的外在表现罢了。


作者笔下的库图佐夫显得很清醒,不愿用过多的谋略、无效的作战计划来干预战争的进程,有点近乎老子的“自然”(Spontaneous)。即认定战争进程不是由一小撮人决定的,有自身发展的某种趋势和自发性,人们所要做的是去顺应这一趋势,而不是用无谓的行动、看似深谋远虑实则有害的智慧去阻碍它,从而造成无谓的牺牲。这种认识高度令我惊异。个人的意志究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微不足道,像托尔斯泰所说的船头的浪花,自以为是在操控着船的方向,但风暴来临,船向无定,浪花亦是随波逐流。但与老子有所不同的是,托尔斯泰认为这种趋势和自发性,是全体俄国人民的爱国感情种种意志汇合而成的力量,即战争的人民性。


我甚至看到了宗教信仰的力量。皮埃尔过去为了寻找生活的目的,加入了共济会,认为这种对人类的爱和无私奉献、抛弃一切能得到解脱。公爵小姐怀有对所有人的爱,主张受苦以获得救赎。安德烈公爵在受伤濒死时突然发现他爱所有人,爱自己的敌人,晓得人间之爱和上帝之爱的差距在此。普拉东讲了一个虔诚的老商人对苦难的命运逆来顺受的故事,也是他本人一生的写照,甚至可以说是许许多多俄国老百姓的写照。这种神秘的信仰力量是无法忽视的,是贯穿于整个民族的生活之中的。


也可以认为,这种力量是一种精神支柱,当人们认为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那么一切都变得简单了,一切苦难都是可以忍受并令人欣喜的,也就不必费心去寻找什么历史的推动力了,而人能因此变得轻松愉快,摆脱各种混乱思想的折磨,乐意接受生活的任何安排。这是宗教的魅力所在,同样也是形成这个民族坚忍伟大性格的原因之一。当然埃莱娜对宗教的态度并没有上升到信仰的层面,只是认为能为我所用才是宗教的价值,缺乏虔敬,因此没有像上述那些人一样领悟生活的意义,往往失之肤浅,这大概是作者善意的讽刺。


谈论一部巨著,总是不能面面俱到,只好粗浅地谈些看法,随事生发,时有补充,庶几可免遗忘之失。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 下一篇:沈复《浮生六记》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