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与孤独的慰藉与希望
文/王文婕
从前时读书总是忽略了序,往往从正文开始读起,也没有写过一篇序的观感,仿佛给“序”的定位是无足轻重的,而其实是不对的。序,亦称“叙”,或称“引”,位列于正文前头,描述的大抵是说明书的大致内容、写作缘由等等,起到一个总领的意义。
后来重读《呐喊》,便细细品读由鲁迅先生亲自撰写的序言。这篇序言简单交代了自己弃医从文的起由、过程和结果,诉说着自己于孤独中难以排遣的寂寞。这难言的寂寞与孤独如毒蛇般丝丝缕缕的环绕纠缠,于是便有了《呐喊》的集成。从序中我读到了关于它的缘起,并大致品读到了两点:一是于寂寞时悲哀的排遣,二是于孤独中希冀的寄托。
·寂寞时的排遣
“一个人”的呐喊是寂寞的排遣。
鲁迅先生一直是寂寞的。
在k学堂读过了“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的书籍后,彻悟了那些神医的骗术,而社会上的江湖骗子却仍旧声名鹊起,可怜的老百姓仍笃信着那些玄之又玄的药引药方,在医学方面的认知上他似乎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十分寂寞。于是他选择了远赴日本学习医学,渴望拯救和父亲一样被耽误的病人,在治病医疗上发出深沉的呐喊。然而却是行不通的。围观被砍头的中国密探的国人们,体格强壮却神情麻木。处于周围遍布喝彩声与鼓掌声中的他是寂寞的,因为此时留学生们致力于法政理化医甚至警察工业,完全忽略了人治文学,只有他清醒的认知到学医拯救不了愚弱的国民,第一要著是通过推文艺来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他弃医从文,归国首推文艺,但创立杂志的过程却又是孤独的。杂志出版之期接近,担当文字的人退却了,资本又逃了,甚至连剩下的不名一钱的三人都被命运驱策着离开了,美梦破碎。几番几次悲哀又寂寞经历,使作者如同置身荒原、无可措手。而为了排遣毒蛇般的寂寞,他不得不寻找法子来摆脱它。槐树下摇着蒲扇,望着密叶缝中的青天;屋中寓着读古籍,钞写着古碑。试图通过追怀古代的麻醉自己,但却失败了。老友的来访与做文章的邀请,使他从单单只是为了敷衍嘱托而写文,到慢慢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一种情感的宣泄,排遣那无可避的寂寞,在文章中不知疲倦的呐喊着。
带着排遣寂寞的初衷,便有了《呐喊》。
·孤独中的希望
“听从将令”的呐喊是希望的寄予。
鲁迅先生是孤独的,但他不是没有带着希望的。
文末他提到“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单纯的排解寂寞不是他的全部目的。曾有人评价先生是在用笔杆战斗,他是个“将军”,他书写的文章须听从他的将令。即使将军是孤独寂寞的,但他却没有秉持着消极的作战态度。夏瑜坟头平添的一个花环,单四嫂子没有看见儿子的梦也没有被写出来,这其实都暗暗寄予着他的希望。
那希望是对前途未知的未来抱着一种可拯救的期待。是从“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的消极处世,到“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的浅浅的希望的流露。正像先生最初为自己将要出的杂志起的名字一样——“新生”,是新的生命,有了新的生命,就意味着有新的希望。因为总有人正年轻着,总会有一天新的思想会促进国民的觉悟。
“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因而,《呐喊》不完全是自以为苦的寂寞的排遣之作。而是在先生或勇猛或悲哀的呐喊声中,寄托着对前方道路上奔驰的勇士们的希冀。带着排遣寂寞的初衷,而又不自觉的添上那一缕明亮的希望,因此便成就了《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