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的《春》和《秋》。
《春》是《家》的延续,《秋》是《春》的延续。都是延续了一条主线,写了高家的没落和新生。
在这些人物中我最痛恨的是那些顽固不化封建的卫道士如:克明,周伯通,郑国光等人。通过巴金的笔墨,一个个面目可憎,是死守礼教的伪君子!他们用卑劣的手段厮杀着那些无辜的人,且是杀人还不见血!我看着看着似乎是在撕扯着我的心理。
在文中,我不太同情觉新,我认为:他太怯懦了,一点反抗精神都没有,他到处敷衍,见人敷衍,敷衍了一辈子,结果落得个: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妻亡子死;家破人亡!觉新的窝囊,懦弱,作揖主义实在让人为他叫屈!他以为抱着牺牲我一人,幸福全家人这样愚蠢的念头,别人会谅解他,感激他;他以为唯唯诺诺讨好他身边所有人,别人会尊重和感恩他。他一次又一次退缩,一次又一次地充当老好人,换来的只是别人的鄙视和愤恨。面对别人的故意刁难不去反驳不去反抗而是默默地承受。许多事情都出现了吃力不讨好,还要做赔本的生意!他的处境和地位的造成,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是他自己做人没有个性和原则。实属可悲!
从觉新的这个人物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性格决定命运。做人不能没有个性和原则。按自己的想法去活,外在的阻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认证目标,还会有什么困难呢?人只有自救,别人才可能伸手救你。
使人看到希望的是觉新在血的教训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渐渐地变得更加的成熟与冷静,也清醒一点了。他试图以改良的方法去挽救这个濒临散架的没落的大家庭。事实证明已无法挽回!
”春天是我们的“这是淑英的话。
觉民,琴,淑英这是一群代表春的,有活力的,有反抗精神的年青一代。觉民和琴投身到反封建,反旧礼教的新青年运动中去,他们写文章,搞印刷,编杂志进行自救和唤醒民众起来反封建反暴力!他们最后举行了新式婚礼这一点,就证明了他们的思想已经彻底摆脱了旧式大家庭的束缚,而投身到更新的,更富有生命力的新世界!淑英以实际行动逃离樊笼奔向革命前沿与三哥觉慧并肩奋战。
淑华,她没有淑英的心理焦虑,没有淑珍的胆小怯懦。她很少为觉新的遭遇而感到痛心,很少去站在淑英,淑珍的立场切身体会他们的无奈,开朗活泼的她每天在这个牢笼般的家里不断寻找自己的快乐。淑华是这一代里最敢于追求自我的,但缺少对社会的深入认识和对周围人的体贴感受,她对这个家庭,这个社会没有那么多的失望。有点我行我素,有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玩世不恭的态度。
“西风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秋冬一过,生机盎然的春天一定会迎面而来。
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巴金
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地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巴金
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舒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
这就是巴金些这部小说的出发点吧!
读巴金的这部小说,完全没有读书的那种感觉,而是觉得自己完全投入进了小说所塑造的情景里,那个时代的背景,人物,说的话,做的事甚至是他们的衣着打扮都是那么的清晰,我仿佛在体验我的父辈的生活场景。那种新文化和封建交替时的斗争和矛盾,我甚至能设身处地如亲临其境般地参与其中,随着巴金的笔融,感受当时一份激情!在书中我仿佛看到了我的爹从里面出来进去,那是他的那个年代!爹您是书中的那个角色?觉新有点?觉民也有一点?但妈妈绝对是个瑞珏!不同的就是妈妈的心理素质比瑞珏要强的多!所以妈妈高寿。
“并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过了,春天就会来的”这就是我们的希望。
朝着希望大踏步地走去!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上一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下一篇:金瓶梅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