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转折》观后感
《伟大的转折》宛如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关键节点从困境中突围、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伟大历程。它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深刻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毛主席就是那掌握真理的少数人之一。
剧集开篇展现的湘江战役,是一场惨烈至极的悲剧。由于“左”倾错误的严重干扰,红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无数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党内多数人还深陷于错误路线的迷雾中,而毛主席却凭借着对中国革命形势的深刻洞察和精准判断,清晰地认识到“左”倾路线的严重危害。然而,当时他的正确主张并未得到广泛认可,真理在多数人的盲目坚持中被暂时埋没。
但毛主席并未放弃。随后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他一次次力陈己见,用理性和智慧为红军指明正确的方向。在通道会议上,面对多数人主张的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方案,毛主席力主转兵贵州,避开敌人重兵布防的陷阱。尽管起初响应者寥寥,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判断,坚持真理。事实证明,毛主席的主张是正确的,红军转兵贵州后,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为后续的发展赢得了生机。
遵义会议是历史的转折点,也是真理战胜谬误的关键节点。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以其卓越的见解和深刻的分析,批判了“左”倾错误领导,阐述了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战略战术。此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毛主席的正确性,真理逐渐被多数人所接受。遵义会议正式确立了毛主席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共产党在正确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此后的扎西会议、苟坝会议等继续巩固着革命成果。在苟坝会议上,面对多数人坚持进攻打鼓新场的意见,毛主席独自反对,甚至不惜以辞去前敌司令部政委的职务相抗争。事实再一次证明,毛主席的判断是正确的,避免了红军陷入敌人的包围圈。
而会理会议同样意义非凡。在会理,政治局根据林彪的一封信,结合“一败瑞金,二败湘江”的经验教训,展开了统一思想的重要工作。当时,经历了一系列艰苦转战,部分同志对毛主席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产生了一些误解和质疑。林彪写信提出要改变军事领导,反映出党内存在思想上的分歧。
在会理会议上,毛主席进行了深刻总结。他以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坚定的信念,再次阐明了红军战略战术的正确性,指明了红军今后的方向。他强调了运动战的重要性,指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只有通过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才能不断调动敌人、消灭敌人,保存和发展红军的有生力量。毛主席的总结和指引,让全党全军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为红军继续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毛主席在这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始终坚持真理,哪怕在多数人反对的情况下也毫不退缩。他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带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走出困境,走向胜利。这充分说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这些少数人凭借着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坚定的信念,能够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引领时代的走向。
《伟大的转折》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要有敢于坚持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要铭记毛主席等革命先辈们的伟大贡献,传承他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