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简介
来自于小镇的年轻女孩小露(艾米莉亚·克拉克 Emilia Clarke 饰)应聘成为了一名看护,她所要照顾的对象,是一位名叫威尔(山姆·克拉弗林 Sam Claflin 饰)的男子。曾经的威尔家境优渥,热爱自由,喜欢到世界各地冒险,然而,一场可怕的车祸粉碎了他的脊椎,使他四肢瘫痪,这也就意味着,威尔漫长的下半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了。
就这样,小露在误打误撞之中开始了和威尔的共同生活,但威尔很快就发现,小露和之前的看护们截然不同,个性大大咧咧的她从来不会对自己的伤痛避而不谈,但正是这种直面惨淡的勇气给威尔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在小露的陪伴下,威尔开始渐渐重新体味到了快乐的感觉,小露的坚强亦让威尔开始认真思考起自己的未来。
文/马不力
“只要你好好的,只要你活着。我会陪伴你走过今后人生的每一步。”
爱情片向来不是我观影的主选,因为对于爱情,我自觉幼稚。但今天这部《遇见你之前》,我愿意尝试赏析一下。
围绕着爱情这个主题,我想姑且设立一个象限,用以解释我所认知的爱情。
爱情大致可以分成“有我”之爱和“无我”之爱两种类型,所以,我们现在分别以男主和女主为X轴和Y轴建立象限,数轴的负值部分可以看作是自我部分,正值部分是两者相交后的“利他”值或者也可以称之为“无我”值。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关于爱情的各种呈现形式。
第一种,如果在一段爱情中,男女双方都过于自我的话,只能是渐行渐远,连产生交集的可能都不存在,更遑论爱情了。这是第三象限展现给我们的。这个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第二第四象限的情况。
第一象限内是相爱双方都处于“无我”的状态,为了对方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这种全然奉献式爱情,是比较罕见的,因为这种关系的相处是需要极大的热情和智慧的。真爱之人就是要敢于打破自我,调和、重塑彼此,如同泥与水,糅合成一体,不分彼此,灵魂相依。
相较之下,第二第四象限中的男欢女爱似乎就更常见一些,它们占了两个象限,倒也更符合现实。因为现实的爱情更多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比如我们常见的占有式、实用式、游戏式等爱情。只不过当双方的自我值与利他值偏差太大时,爱情会显得有点畸形罢了。
比如影片中女主克拉克和她交往了七年的原男友。也许是为了突出男主角威尔的高大上,这个原男友简直可以用猥琐来形容。他在爱情中明显地表现出“极度自我”的一面。他是一名狂热的跑男,连和女友的旅游都是为了去参加铁人三项;他送给克拉克的生日项链居然刻着自己的名字,他完全不了解卡拉克的需求,给不了克拉克最称心的礼物“大黄蜂连袜裤”,自然也更给不了那种能让人成长的真爱。他只能带着“七年之爱为什么抵不过五个月相识”的困惑,从爱情中惨败。在爱情的象限中,两者的交汇面显然太窄了,爱情的消散也是在情理之中,倒也怨不得别人,也无暇让旁人心生怜悯。
男主威尔和女主克拉克(露露)原本生活在两个世界,几乎没有相交的可能。一个英俊潇洒、勤奋能干、家境富裕(拥有私家庄园、城堡);一个貌不惊人,只会烤茶点、家境窘困。整个人设就是王子和灰姑娘。如果这个故事运转到最后,是王子和灰姑娘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话,那就是典型的玛丽苏式的结局,电影自然不会如此愚蠢地使自己陷入这种庸俗的境地,不然如何担得起影评的高分和探讨主题的严肃性呢?生活,毕竟不是童话。
本片是一部爱情片。直至男主毅然地诀别女主,选择安乐死之前,这只能算是一部常规的爱情片。它尚且处于我们的爱情象限之中,利己和利他,有我和无我始终交织。
克拉克为威尔付出真诚,千方百计地想要让威尔重塑对生活的信心,而威尔却也在为改变这个傻甜妞,而做了默契的配合和长远的安排,让这个只会烤茶点的乡下妞走出了生活的束缚,走向了全新的自我。正如在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树荫下,他坐在轮椅上望着她,平静地说,“克拉克,你需要开阔你的眼界,人生只有一次,你应该活得非常精彩”。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这样真诚的爱,确实令人感动。
正当观影者一如卡拉克那样,认为事情在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时,威尔还是选择了永别。
本片完成了结尾的陡转,就此产生了最大的亮点和深度,以至于让这部爱情片超出了我们的爱情象限。因为它诠释的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相较于电影译名,原著的中文小说译名《我想要你好好的》,更直观地表达了这个内涵。
我爱你,但我更爱自由。我无法忍受用这个残躯去爱你,去给你残缺的爱,不想让你“将来面对我时,有过一丝丝的后悔”,不想你去忍受被现实压迫的爱情。所以,一如在海边,威尔强忍住眼泪对克拉克说的那句,“这个夜晚是你给我最珍贵的东西,到这里,就可以了。”我开启了你的新生活,我也坚持我的选择。这就是爱情,但同时也超越了爱情。它好像从无我回转到有我,扭转了象限,改造了象限,让垂直交叉的坐标系,变成了相互交融由各自独立的太极。
原来,爱情也可以是这个样子。看来,对于爱情,我还是那么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