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读《(成为》有感

2019-10-27 08:07:54  本文已影响人 
读《(成为》有感

笔者最近有幸拜读了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班马的自传--《成为》。
说到“成为”,我们会想到什么?
成为什么?成为自己,还是成为别人?
能够说出:成为是为了成为自己的人,大概都是有自己的人。仅仅说:成为,是为了成为什么人的人,大概还内心里还没有自己的存在。
作者的这个“成为”很有意思,英文的名字不是动词原形Become,而是进行时态Becoming。很明显的,作者米歇尔的用意在于:她的成为,是一个不断进行着的过程。
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成为”?
成为什么?怎么成为?为什么成为?
分享这篇读书感悟,最开始要表明的,是笔者对于阅读传记时应持有的态度的分享:我们既然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一个有思想的大学生,既要对知识要有敬畏之心,当然也要保持警惕和怀疑之心--不能尽信书。不要一味读书不结合实际思考,去做一个吊书袋。
读传记,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先要做到避免“两盲”--盲目,盲崇/从。盲目,就是过分追求阅读传记的数量,不注重分析思考,不注重总结研究同类型人物的共性与个性,不注重转换应用到自己身上。盲崇,就是盲目地追崇传记的人物,区分不清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状态下的名人/榜样。
当读者沉醉于传记一时无法自拔的时候,也比较危险:很有可能会把榜样妖魔化,把书中名人的经历作为目标去模仿,而不是借鉴之。
所以读传记之前,对待传主的人生秉持科学的态度,是比较重要的。起码大方向上,不要跑偏。
实际上,读传记不是为了复制他人的人生,研究人物也不是为了了解而研究,根本的:是为了借助他们,比对自己而更加看清自己,唐朝皇帝李世民说过的:“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此理也。还有,读传记,也是为了找到想要塑造的理想的自己,也就是近一步了解自己: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要自我培养哪些品格,完善自己?并且结合实际去实践之。
本书的语言比较口语化,大概是音译的缘故,读上去也是很流畅。正版的PDF电子书联网了复制按右键还能看到英文翻译。这样读者们阅读的效率很高,也很方便做笔记。
全书的篇幅也比较长,很详尽地记录了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学生时代的成长经历--“成为我”;与奥班马结为夫妇后,两人志同道合为各自事业打拼,以及为奥班马成为美国总统的事业铺垫的第二段经历--“成为我们”;以及第三段经历--“成为更多”,讲述了奥班马一家变成美国第一家庭,八年来的生活历程。
本书内容翔实,故可以从很多角度解读之。笔者选取了几个自己感触最深刻的角度,姑妄言之,愿读者们也随便点姑妄听之吧!
第一个感受:成功之人必有过人之处。米歇尔之所以能成为米歇尔:少年时期好强而努力,青年时期勤奋而上进,壮年时期持家而灵活,离不开她人格中的特质:上进,努力,不服输。奥班马之所以能成为奥班马:博闻强记,处乱不惊,也必然离不开他的特质:智商情商双高。
这么说可能比较笼统,没有具体事迹支撑。但以上是笔者能用的最简洁的语言所概括的了。
米歇尔从年少入学起至考上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到从哈佛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学业成绩都名列前茅,综合能力也很强。在她毕业便进入美国最富盛名的律师事务所盛德工作的时候,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应对的人和场合也各不相同,换言之:能力一般的人很难吃得消分秒必争情况复杂多变的,任务繁重和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可是相反的,她的事业没有任何不顺畅反而是蒸蒸日上,前景极佳。这样的经历离不开她良好的身体素质,必然也离不开她从小到大的上进,努力和不服输的品格。
据书本所说,米歇尔是个自我要求很严格的人--每一项学习或工作事项都要求自己竭力完成,每一项都打勾,现在看来是极度自律的甚至有点强迫症倾向的学霸型模式;奥班马则是个很沉迷于书报的人,甚至会习惯把书房弄得“一团糟”,但是他对于自己接收的知识却从未有过混乱,他能对许多知识过目不忘,犹如照相机一般,同一时间可以看六七本书。
笔者看毕只有叹为观止!这种近似疯狂/学习狂魔的学习模式,强度是一般人的几倍,真的是一般人模仿复制不来的。尤其是,对于智商本来就高于大多数普通人的牛人,学习工作的投入程度还那么深,换言之就是:又牛又特别努力,真的很让人敬畏和佩服!
这里,就要考虑到读者对于传主的学习方法与个人品质精神的“扬弃”了。拥有健康的身体,珍惜时间,爱好看书,专注投入地工作,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我们基本可以做到。但是,试图复制他们的工作模式,恐怕是不必了。姑且认为:我们普通人,能够汲取到一小部分真正对自己有用的精神指引与方法论,对于自己固有的观念有所更新,效果就挺理想了的。
第二个感受:奥班马和马歇尔这对政坛伉俪,给我树立了一个比较科学和完满的爱情观。对于他们这种爱情,我也是心向往之!如今在完善自己的同时,也慢慢寻找这样的爱情!
首先双方有这个缘分--现实生活中有所交集;其次,双方精神和物质都保持独立--双方都拥有自己的事业,甚至是自己热衷着的事业,双方思想能够自立,都拥有自己,自我,而不会盲目追求和依赖他人,而迷失自己。
简单说,精神独立十分关键,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很好地自处,自持;内在独立就是自己内在能够有不枯竭的内力鼓励自己不断向前;拥有自己,就是明确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迷失自己,做自己。
再次,双方的性格,可以同等强悍,但是最好是互补型的,并且双方要有处理两者关系的智慧/艺术,而三观契合是不需多说的。奥班马和米歇尔,两人的性格都很强悍,个性很鲜明。双方都很有主见,奥对自己无比自信,米会是个很谨慎的“危机提醒者”;两人对于事业的追求方向,都很一致:不会着眼于物质金钱,却很注重对社会的价值和贡献;而且,两人的工作能力都十分突出:无比投入,无比勤奋,当然的:也很懂得放松,调剂生活。
奥班马的经历尤为丰富,而从政之后,在进行工作和处理各种问题所展现的强大能力,以及在危急时刻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时展现出的责任和担当,以及成为总统之后非同寻常的工作模式......都很值得我们普通人了解借鉴:牛人到底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说奥班马本身就是个奇迹,而奇迹的另一个名字又叫“努力”。

关于这对伉俪的爱情,在全书那么多个片段/故事中,最使笔者感动和深刻的,就是奥班马对米歇尔求婚那一段了。
当时,他们俩在一个餐厅里准备就餐,他们也已经不是第一次谈论婚姻和俩人结婚的事情了。但是奥班马对于婚姻的看法比较随便,觉得两人在一起,不一定需要法律文件来承认。但是对于家庭观念,婚姻观念比较强的米歇尔来说却不太赞同。
俩人都是律师,对于对方与自己相悖的观点,双方都有所争执。米歇尔甚至会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附加情绪(obviously我们都知道当女方的言谈牵涉到情绪的时候,意味着她是动了真感情的)。在奥班马单膝下跪,正式向米歇尔求婚的前一刻,米歇尔还比较愤怒,因为她实在是不接受奥班马对于婚姻不签署法律文件的看法。而当她脸黑,坐在椅子上的时候其实还在气头上,根本没什么心思去留意服务员是上来传菜还是递过来什么东西,忽然服务员给她递来一个盒子,无意之中她打开盒子,她却傻眼了--蹬了一段时间:她发现盒子里面放着一枚求婚戒指。
奥班马单膝下跪,颤抖着向她求婚的时候,她才露出笑容:原来这小子在和我恶作剧。当时餐馆全场人都在鼓掌和祝福,奥班马还笑着补了一句:“这下你该安静了。”
怎么样?奥班马果然是个情智双高的人吧?(笑)
第三个感受:米歇尔一家人都十分注重家庭生活,换言之就是家庭观念很重。先说奥班马,他从政之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他虽然是个工作狂,但每年都会抽时间陪妻子和家人去夏威夷探望祖母,当然,每周与妻女保持联系也是肯定的(这个比较琐碎,不赘述)。
有一次,他们的大女儿在他们结束度假准备返程的时候忽然发烧生病了,当时奥班马在政治事业上处于上升阶段,按时返城参加选举议会对他事业的帮助十分重要,否则,他将面临很多诋毁,政途岌岌可危。
米歇尔没有对他有任何言语。当时俩人的处境比较尴尬:妻子想丈夫留下来一起照顾来之不易而又年幼的女儿,却不敢言说一字。两人沉默不语,但双方是心照不宣的,一切尽在不言中。
危急时刻,在家庭和事业之间,他最终选择了家庭--留下来照顾妻子和女儿,暂时错过了“升级”的机会。那次错过议会选举之后,奥班马的政治生涯果然是遭遇了一个比较重大的困境,许多毁谤和诋毁蜂拥而至(诚如米歇尔说的:这就是政治)。但他丝毫不觉得是家庭导致的。
一个男人的担当,在我看来,其实就是那么纯粹。把责任都扛着,不用说那么多。冷静地拿出行动/实力,去做,就是了。
在他当选总统之后,他虽然仍旧每日忙得焦头烂额,却仍旧会花时间陪女儿看书,和家人们一起共进晚餐。
而米歇尔则是个十分能持家的“伟大的背后女人”。她在奥班马从政初期,曾经在芝加哥大学有一份很适合她的工作,但她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选择了做一位家庭主妇(当然,当时她也还在考虑着自己的未来)。
奥班马进行总统选举的时候,她一边帮奥班马准备相关工作,还要关心两个女儿的心理感受,以及生活起居。奥班马当选总统之后,她作为第一夫人,她辅助奥班马的日常工作也多了起来,她并不是政客,却成为了从政的丈夫的贤内助。同时她还十分关心女儿们对新生活的适应状况:非常细致地考虑她们的心理感受,时常站在她的孩子的角度想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例如有一次,她的大女儿玛丽亚出去买雪糕,但是特勤人员为了保护“第一女儿”而做了许多重“大动作”的防范,甚至是有点吓到了玛丽亚。米歇尔觉得这样固然安全,却有点小题大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么做孩子并不会快乐。倘若真的为孩子着想,不如保护得恰当点。
这个美国第一家庭自身很励志,很有能量与张力,他们努力生活,也是为了回归到生活本身。似乎是:孩子们努力学习,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工作;大人们努力工作是为了回归到幸福稳定的生活当中,而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更不是为了权,钱,势而工作,或者活着。一句话:外儒内道--他们对外界活动既积极主动去争取,对内在精神生活却始终是不变的根本的追求。
这样的价值观,以及行动指南,或者说生活的规则,我很是赞赏!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家庭始终是我(不敢说是人类。因为笔者知道有限,尚未思量之)内心最温暖的避风港。因此我会是个渴望家庭的人。也就是:我的生理需求,还是比较传统的。
第四个感受:夫妻之间婚姻的维持之艺术不在空泛的言谈之间,却在生活中细微事情的坚守之间。奥和米这对夫妇,在结婚后也曾出现过情感裂痕:当时两人分居两地,奥班马终日忙碌于政治工作,双方的共同交谈变得少之又少。米歇尔回想她父母的婚姻,感觉到了自己对于自己的婚姻出现的厌倦,匮乏情绪。她很坦诚地向奥班马聊了这个问题,以及希望尚且不太相信婚姻心理咨询的奥班马能够为双方的婚姻,做出一点改变。
于是两人就一起去寻求了婚姻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据米歇尔在自传中所说:每一次从咨询师那儿出来后,我们的感情又增进了一点!   
捕捉到奥班马为米歇尔而改变自己的喜好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妥协”一面,我又回忆起了当初他们两人热恋时候的一件事情:米歇尔在盛德律师事务所继续工作,而比她大三岁的奥班马返回哈佛大学读法律,这期间,两人同样是分隔两地。他们联系的唯一方式,只有电话,而且还是去路边公用电话亭的那种,可见两人维系情感诉说衷情的机会多么珍贵!当时,奥班马也很坦白地说,他并不习惯甚至是不喜欢打电话聊天,但是米歇尔说,“目前我们聊天最快的方式只有电话了。如果你不能习惯这样,不能和我聊天,我会去找别人的。”之后,可见的,奥班马也是妥协了。 也就是说:双方如果真心对待感情,心心相惜,必定会学着变得柔软--也许这个说严重一点,叫“妥协”,但实质是--爱着。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双方都要一心一意面对对方,忠于对方;婚姻也是两个存在异同的人之间的结合,我们因为外在的共同和内在精神的共通而结为连理,当然也要因为爱而学着,如何处理双方的“异”。
我当然相信沟通能够解决矛盾问题,而我也很相信:科学的办法。
在此不得不渗透一点笔者的价值观:若今后我出现情感问题时,我既会选择主动沟通,也会选择心理咨询,对外求助。  婚姻和家庭问题,这是两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群体能够帮助的事。
关于默默坚守这个问题。我对米歇尔为丈夫和家庭的默默付出,维持而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很是佩服!她虽然有点介意丈夫从政,很少回家,却能慢慢把心态摆好,
第五个感受:对于人生伴侣的选择,我们要做好足够的,长远的准备。(也许因为笔者年龄还小,思考的角度还比较早,不适用于,95前的人吧?(笑)) 对于爱恋,婚姻与人生伴侣的选择观,我仍是一个很传统的人:我是异性恋者。但也有不落封建窠臼的一点:我尽可能选择精神与物质都与自己“门当户对”的人,当然,若精神互通物质优越,再好不过;只是任何时候,我会先考虑精神,但次之考虑的物质条件,我也绝对不会剔除--毕竟笔者也只是个活在世俗世界中的小女子。 
要得到自己的灵魂伴侣(我这里主要针对于婚姻):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心理和物质。
心理准备是:我们内心要足够淡定,这个过程,肯定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不是三两天的事情,个把月的事情。要找到这个与自己最为契合的灵魂伴侣,必定是不容易的。茫茫人海,相遇不易。其次,要得到Ta,或者达到两情相悦的结果,双方真正结合在一起了,又必然需要经历一个互相了解,理解,磨合,包容和融合的过程。要一起“通关”到底,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机会:得能够在一起生活,一起经历世事。
我认为在遇到对的那个Ta之前,还需要有一个长物质准备:首先我们要找到自己,成为独立的自己,精神上能给自己力量;还要有自己的事业。 之所以是长远的,就在于:遇到真正的Ta之前,我们都要有一个成为自己,塑造自己的过程。    心理上,不要急,要有长远的思维;行动上,要积极,勤奋耕耘于事业。有一天,我们都强大了,更优秀了,自然能有更强大的磁场吸引到Ta的到来。
好啦!书中自有颜如玉,自有黄金屋。不论你的心情处于高峰还是低谷,我认为,阅读一本好书,我们都能够找到内力和张力。
董明珠女士说过:“当你站在山顶的时候,你的头顶还有星空。”,处于山顶的时候,读好书能让我们更加谦卑。 苏联文豪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那么当我们人生处于低谷的时候,好的书籍就是我们最好的陪伴,既可以是听众,也可以是排遣的出口,还可以是心灵的慰藉,以及给予我们力量,指引我们找到答案。
名人的经历,我们无法复制,也不必要复制,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他们的心路历程,我们是可以了解和理解的;他们的情怀与故事,我们是可以用心感受的。
也许,这就是我心里想的“成为”吧:一个内心有自己,有能力和条件寻找Ta,和有资格得到有他,一个值得我和他一起去经历的永不停息的,生命中的未知旅程。
不祈求能够成为名人,改变世界。却希望自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不被外界轻易左右,不随波逐流地坚定做自己,以及能够遇到真爱的,更加温情柔软的自己!

笔者:刘思齐
2019.10.26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趣味心理学》读后感
  • 下一篇:读丰子恺散文集《人生求缺不求满》有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