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正面管教》读后感2000字

2019-10-26 08:05:09  本文已影响人 
在小步中前进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一书由美国简·尼尔森所著,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为基础,系统而详细地阐释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培养孩子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阅读这本书时,我的脑海中偶尔会回想起之前读到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如《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或《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书中涉及的一些理念或做法是相通的。但无疑《正面管教》最为触动我,甚至让我感到痛彻心扉。
读上面提到的两本书时,我还只有一个孩子,并且他还是襁褓中的婴儿。那时我教英语但不带班主任。虽说每天都与孩子频繁接触,但我尚没有机会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一个孩子,更没有机会借由一本书来深刻对照、反思自己的管教方式。那时的阅读,更多的是带着美好的祝愿与完美的期待,甚至奚落书中一些父母和教师的做法。
如今,我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五十五个孩子的班主任。每天家庭中吃喝拉撒、写作业、做手工、收拾玩具、洗漱、上床睡觉等日常家务和学校里晨读、纪律、练字、课间操、同伴交往、家庭作业等工作琐事,无不在考验着我作为一位母亲与一份班主任的耐性、专业和水准。因而,阅读这本书时,我的理想与现实碰撞、傲慢与偏见交织、自负与自责轮替,因而触动,因而痛彻心扉。
和善而坚定
这是书中反复提及的一个关键点。和善能够抵消过于坚定造成的反叛、抗拒、挫伤等,坚定能够抵挡过于和善造成的骄纵、操纵、宠溺等问题。但对照自己的言行,仿佛既没有把握好坚定又没有做到和善。
仿佛更多时候,仅仅是凭感觉或是经验来处理问题。细思下来,那根本算不上“解决问题”而只是发泄情绪。比如,孩子在墙上乱抹乱画,简单粗暴地禁止,再来一通批评与威胁,就将这件事情“解决”了。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需要乱抹乱画?孩子当时的心理诉求和应激反应是什么?用什么方式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该如何坚定,坚定什么,又该怎样和善,对谁和善?
放弃对孩子完美主义的期待
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时常允许自己身上有许多的瑕疵,比如拖拉、懒拖、邋遢、抱怨、消极,却无法容忍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有丁点儿的不足。
当孩子用稚嫩的小手握着铅笔颤巍巍地写字,我们期待他写出书法家一样的字迹;当孩子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无法全神贯注,时而被窗外的小鸟或是树影吸引时,我们将他飘飞的思绪生硬地拽回,再斥责一顿;当我们将工作做得一团糟糕、焦头烂额时,却期翼孩子在学习上如鱼得水、不必我们费心。我们容易将那些连自己都不喜欢、也做不到的事情,强加给孩子或学生,然后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帜,以爱的初衷和名义,行着折磨、摧残孩子的事实。我们从未要求、也不敢奢求自己完美,却理直气壮地教育、要求孩子和学生完美,岂不奇怪,岂不可笑?
孩子何时才会做得更好
我们究竟是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若想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
孩子的汉字没有写好,我们劈头盖脸一顿呵斥,再把作业撕掉,让他重写;孩子的第一篇作文里,满满的鲜红,都是老师挑出的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和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课间里与几个好朋友在小花园里观察蚂蚁和落叶,被严厉喝止,离小花园远点儿……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出孩子对书写的高要求、对写作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情吗?
反思我们自己,小时候受到家长的斥责和打骂时,是愤懑、委屈还是决心以后做的更好?长大参加工作后,受到领导的刁难或批评时,我们是愤怒、抱怨还是更加死心塌地为单位做贡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说容易,做起来却太难。
我们该铭记: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能做得更好。
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观念
我们时时与孩子接触,但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了吗?我们眼中看到了孩子的所作所为,但我们知道行为背后隐藏的真情实感和深层观念吗?
那个孩子十分调皮,他将稀饭洒在地上,将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将衣服胡乱地丢在一边,甚至学着弟弟的样子用奶瓶喝奶、满地爬。大人被磨掉了耐心和平和,说教、批评、威胁、打骂,轮番上演。但谁知道,那个孩子只是感到父母最近对弟弟的关注明显多于对自己的关注,想要用这种方式(甚至模仿弟弟的行为)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与爱。孩子更相信自己感觉到的事实,而非现实中的事实。父母没有不爱他、不关注他,但他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挫伤。而父母对于自己在这件事情中该扮演的角色和担负的责任也浑然无知。于是,一轮一轮的家庭闹剧、甚至悲剧接连不断。
爱与关怀
书中列举了孩子们容易出现的四种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并一一给出了有效的鼓励方式。纵观四种“管教秘籍”,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法宝”——爱与关怀。
记得有人说过,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对于这句话,我们不能仅仅理解为爱的博大或泛滥,而应思考:我给予孩子的爱,与母鸡给予小鸡的爱,是一样的吗,区别在哪里?大概这便是原始、本能的爱与专业、理性之爱的差异。
法律不准许没有驾照的司机开车上路,医院不允许没有医师资格的医生站上手术台。我们却没有经过任何的考核就成为了父母,就担负起了教养孩子的重任。我们的小孩,他们那么全心地爱我们、无限地信任我们,但我们做得够好吗?我们给予他的爱是理性、专业的吗?我们给予他的关怀是他所渴望的、欣然接受的吗?
书中所列举的作者曾经的“锦囊妙计”——包括威胁、吼叫和打——正是我乐此不疲使用着的育儿方式;书中描述的一些管教的“反面示范”,居然也几乎为我量身定制,仿佛我那些“爬行动物脑”支配下所做的疯狂的蠢事全都被记录了下来。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一边佩服作者对于父母和教师心理与行为的准确把握,一边感慨自己在教养孩子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实在做得不够理想:没有“和善而坚定”,对孩子存有“完美主义的期待”,容易发泄情绪而不是解决问题,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只看到孩子的行为表现却忽视其行为背后的观念,容易焦虑、暴躁,缺乏爱与关怀……
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耐心与充足的时间,允许并且悦纳他们“小步前进”,陪伴他们慢慢地改变,慢慢地进步,慢慢地成长,慢慢地走向美好的未来。而我们父母或教师自身,亦同样需要“小步前进”,而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或皱纹的增加——至少应该让自己的成长跟得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孩子不是一夜长大的,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我们也不可能看过一本书后,就立刻变成教育专家。把某一观念当做知识来接纳是一回事儿,把它付诸实践又是另一回事儿。或许我们不能马上将书中倡导的理念和方法高效地付诸实践,或许我们的管教仍然会在曲折与反复中缓慢地前行,但至少,我们反思过、对照过、触动过、痛彻心扉过,并且在一步步改良着自己的教养方式与教育行动。
那何尝不是成长?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海权论》读后感
  • 下一篇:《趣味心理学》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