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之海》读后感——格雷格·伊根
这是一本科幻巨著。书的内容根据目录来被分成各自一个部分。
第一章节“闪光”。闪光是一台被中国所有的超级计算机,是世界上技术最为先进的计算机。主人公视角有一男(A)一女(B)。B发现了当世数学存在很大的缺陷,这个微小的发现足以推翻已经被人们熟知了几个世纪的数统。A说服B和她一起去找拥有闪光控制权的C博士,让他把闪光借给他们使用,来证明到底是不是有缺陷。C博士同意借给他们半小时,他也要在旁边观察。然后A和B一起用闪光去推算,结果真的发现了缺陷,还有另外一种高等文明,这个高等文明也许是1+1=3。A想知道如果用我们的文明去触碰或者消灭他们的文明会怎样,结果是他们反击了,我们的文明差点被消灭。A,B和C博士推断也许这个文明不在远离地球千万光年之外,而是我们头顶的大气层中,这个结论真是令人毛骨悚然啊。
第二章节“学习成为我”。每个公民的脑海里都会被植入一个“宝石”,他会模仿你的生活习惯,行为等等,等你快要脑死亡的时候,或者你想把大脑的控制权给它,这代表着你实现了永生。主人公A刚开始非常不愿意接受这种方式,他认为接受了宝石,我还是我吗,但是他身边的朋友和爱人等等都接受,并且认为这没什么,我还是我,还劝说A也去试试。最后A挣扎了很久还是预约了手术,即将进手术室的时候,A突然反悔了,然后意识到原来自己才是“宝石”,原主人已经把意识退到了脑子里角落,而且原主人喜欢的人“我”不喜欢。可我不是跟原主人一模一样吗,我怎么会有自己的思想。
第三章节“植入的公理”。主人公A的爱人在抢劫犯抢劫银行的时候,被抢劫犯用抢打死了。主人公一直在告诉自己没关系,我不在意,这只是一场事故,我没有那么爱她。可结果是几年来A每晚都睡不着,经常思考我那天是不是应该不让她独自出去。当时广告宣传植入一个注射剂就可以让脑海里从来没有的理念或想法而扎根在脑海里。A最后去买了一个“杀人不需要有负罪感”的针剂,注射完后,A就早早地来到凶手的住宅前等到天黑把他杀死。最后A成功地杀死了他,并且内心地挣扎、困惑、负罪感、矛盾都消失了,A也终于对爱人的死释怀了。
第四章节“水晶之夜”。主人公A是一个科研疯子。刚开始A想雇佣一个对于他目前研究领域的先进人才,但是听说A要自己创造一个物种世界,觉得太疯狂所以拒绝了,不过A还是手下有人的,所以A最后带领团队在一个名叫水晶的容器里创造了a和b几个物种,最后迫于生存去竞争,只有a生存了下来,然后A一步一步把他所在世界的数学、物理等知识通过水晶传授给他们,a一开始学得很慢,但是生育率很高,他们繁育后代的方式是把一团他们身上的肉揉在一起就成了一个“人”。A的经费有限,无法再打造一个水晶来给他们生存,所以命令手下的人遏制了他们的生育。没想到a对于繁育后代这件事看得很重要,他们想要突破水晶重新寻找一个新世界,所以他们努力学习,然后发展出了自己的语言,刚开始A还能破译出来,后来a的语言更复杂更高级,A着急了,因为他想把这一举世创举发表出来,让自己功成名就,被所有人铭记。所以A就让手下的人把自己弄进去然后发展一个内奸。最后的结局是a炸了水晶,通过黑洞去了新世界,A被炸伤了。住院醒来之后,才发现内奸从一开始就没听从他,手底下的人也没有说要功成名就,只是为了高薪而已,最后自己一个人躺在病床上。
还有三章,下次再更。用字母代替是因为都是外国名字,记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