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章晓老师的《此生无大事》有感
张祖庆、赖建平和章晓老师,这三位小学教育界的大佬,自诩为“裤子三兄弟”。其中两位在即将退休的年龄却裸辞创业了。作为教育界的同仁,有幸拜读了三位老师的新书,就像追星一族,我也会追一追教育界的明星,好奇着他们成为教师的人生经历,好奇着他们与一般老师的不同之处。越是深入了解,越能发现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旷野人生,越是发觉自己的渺小。
三位老师的作文直播课上,我记了几个关键词:写真、写实、写得不一样。张祖庆老师的《修好一颗心》为老师们写作打破壁垒,提供了广阔的写作思路;赖班的《谢谢你路过我的生命》讲述了自己的亲人、朋友、学生的故事;而章晓老师的《此生无大事》有很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写生活的酸甜苦辣咸,写故乡的人和童年,写旅行采风绘画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偶然遇见的那些人、那些事。章老师善于观察,敏于发现,乐于思考,每一篇文章看似记录着琐碎的事情,却常常蕴含他的人生哲理。
“老章是语文老师中的画家,画家中的书法家,书法家中的摄影师,摄影师里的耍酷达人。”章老师精通很多个领域,不仅善于言语表达,而且善于用浓墨重彩绘画人生。既能驾驭文字,定格生活;又能泼墨挥毫,纵横山水。语文教学让人折服,绘画艺术又叫人啧啧赞叹。
在他的惊鸿一瞥中,每一个画面都会定格成一件“艺术品”。作家用文字记录生活,而画家通过绘画表达,当语言显得苍白无力的时候,章老师又可以用色彩来保留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真叫人羡慕。在直播间里见到章老师,他不像儒雅的学者,却像一位走南城北的艺术家。他的公众号“老章杂货铺”是一个“充满智慧与机敏,充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充盈着幸福质感与美好畅想的金矿。”这本书正是其中许多精彩篇章结集而成的,随性的文字读起来轻松、悠闲。
同样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每日耕耘三尺讲台就耗竭所有精力,哪还有闲情逸致,劳神费力去写点东西?挺多拍个照,发个九宫格,以此纪念。每个人都有记录自己点滴生活故事的不同方式,但是否能把那份对生活的沉思、感悟也一并保存下来呢?非人人能做到。
古人云劳于读书,易于写作。怎样学语言?向大作家学,别无他途。“写文章的素材到处有,随手可拾。”章晓老师的这本书《此生无大事》里面,记录的便是生活中随手拾取的一朵花,一片云,俯仰之间皆有可写之物、之人、之事。或粗犷一挥,写意草原;或细致描摹,写养花小记;或遏云高歌,唱起“故乡的云”;或娓娓诉说童年的故事。捕捉细节之敏锐,表达文笔之准确流畅,都让人赞叹。读着读着,你会想,原来这样一件小事,这样一次遇见也是可以拿来写一写。于是,我也小心翼翼地尝试把生活中的人和事也来写一写,记录一些小片段。
比如那次度假,我跟美好第一次坐浆板船,两个人一头一尾,一个坐着,一个跪着划船。一对黑天鹅在自由嬉戏时,我们故意冲着它们划去。它们扑棱扑棱翅膀,总是在我们快要接近他们的时候,又游向远处,兴许它们头碰在一起的时候是在嘲笑我们:“哈哈,追不上,追不上!”划累了,我们干脆平躺在船板上,任碧波荡漾,随风飘行。天空中的云朵投影在湖心,我们仿佛在白云中穿行。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却让我再次回忆起那次游玩时的画面。所谓诗和远方,有时太遥远,不如这当下的一抹惬意自在。
又比如那次参加美好的新年音乐会:幸福生活的《小美满》,《彩云追月》的诗意,《灯火里的中国》的壮美.....不用去比较谁唱得更好,谁弹得更好,每个孩子都做到他们最好的样子,这是独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悠扬沉稳的钢琴,自信笃定的英语演唱,单纯稚嫩的童话歌曲......每首歌都很好听呀!一个“小不点”,大概也只有四、五个话筒的高度,晃晃悠悠地走上台。演出的时候还挺从容,声音里透着自信,竟还能与观众互动,甚是可爱。我竟被这种勇敢的自信打动了。有人弹奏古典乐曲,我立刻正襟危坐,侧耳倾听,陶醉其中。让美好学琴的初衷,也是希望她将来也能弹如此美妙的音乐,只为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舒缓自己的心情。
就是从这样一点一滴的记录开始,我开始记录我的家人,写了“幸福几刻”。我若离去,这个地球上的一切都不属于我。我活着的每一个“当下”,才是真正属于我的。既然这样,就让“生活多一点想象,多一点诗意,你的心里就多了一份色彩,多了一份温度,多了一份敏锐,多了一份淡然。”好好活,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像章老师一样,把每一个“当下”都记录下来,为我的生命“存档”,保留独属于我的生命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