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大秦帝国》读后感2500字

2024-07-20 09:18:39  本文已影响人 

《大秦帝国》读后感

洋洋五百万,赫然一线牵。《大秦帝国》这篇浩瀚巨著,尽管跨时较长,场面宏大,而又战国纷争,错综复杂,但自始至终有着一条比较明显的轴线,那就是秦国由弱变强,最终一统华夏的发展史。这一艰难曲折而又坚韧不屈的发展历程是如何一步步走来的,或者说强秦是如何炼成的?对此,这部书给了我以下体会:

一、烈烈血性,坚强刚毅。春秋战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一直把"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烨烨雷电,不宁不令;上陵卒崩,百川沸腾"等等这些经典概括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描述,殊不知这只是当时那些备受冷落的儒门学子带有严重偏见的攻击性言辞,这种说法统治了人们2000多年,当然也就成为束缚我们的桎梏。而事实上,对这个时代比较客观又最具代表性的总结,一是晏子对春秋的描述"凡有血性,必有争心",一是韩非子对战国的描述"大争之世,多事之时。"也就是说,争斗是那个时代的主题。综合分析战国七雄的争斗精神,无论生发渊源,还是民众广度,还是聚变升腾,抑或是代际传承,其烈烈血性无出秦国之右者。

早在商鞅变法之前,秦人远居西部边陲,外族的入侵,贫穷的生活,不期而至的天灾,常常使秦人挣扎在生死的边缘。为了救亡图存,在秦人中生发了一种弥足珍贵的民族精神,那就是"纠纠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正如一个铜板的正反两面,这种整体性气节和精神在民间的表现形式便成了私斗成风,群殴不断,不计后果,死伤累累。商鞅变法,扬长避短,止私斗而扬公战,使这个古老的部族在精神文化方面沿着积极健康的轨道不断发展,以致逐渐形成了以"纠纠老秦,共赴国难"为总领,以"公战光荣,私斗可耻"、"但为国事,死不旋踵"为主流的核心价值观,一旦铸就这种坚强刚毅的精神之魂,也就奠定了一个国家发展强大的牢固基石,这种价值观给人们培树的内在理念就是宁死不屈。在秦国从孝公商鞅到一统华夏160多年的历史中,庙堂之上甘愿受辱苟活者少有,而宁可舍身全节者不鲜,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昭王时代的宣太后为决策失误而担责领过,最终自裁以谢天下;战场上则是赴汤蹈火,宁死不降,在一个半世纪的大小无数次杀伐争战中,秦军战降者仅有长平大战之后的一次攻赵之战中郑安平降赵一例,其它全是死战到底,这是难能可贵的。

这种烈烈血性传承到王翦之孙,王贲之子王离一代时,在对项羽的楚军作战中,全体伤残将士在粮草被断战事吃紧的情况下,为了减轻大军负担,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集体自杀,并且喊出了"死不辱国,活不累军"的铮铮绝誓,这是一种何等壮烈的血性呀,也是一代代秦人不断积淀的结果。

秦人铮铮风骨,斗不惧死,拒辱请死,勇战求死,但是秦人的烈烈血性又怎一个"死"字了得?深切体察,它还体现在:

(一)敢于自我否定,自我革新的勇气、胸怀和担当。孝公登位之时,抱定求变图强的坚定决心,便是先从自我反思、自我否定开始的,他在《求贤令》中言辞凿凿,诚心耿耿地说到,"秦自穆公称霸,国势有成,大业有生。"而后笔锋一转,着重说开"然,其后储君不贤,历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世皆昏,内乱频出,外患交迫,河西尽失、函关易手,秦始由大国而僻处一隅,其后献公即位,欲图振兴,连年苦战,饮恨身亡。当时之时,国弱民劣,列国卑秦,不与会盟,且欲分秦灭秦而后快,国耻族恨,莫大于此。本公即位,常思国耻,悲痛于心。"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君主,如此痛彻地自揭伤疤,厉数国失,其求霸之心,其铁血之气,可谓奇绝。

(二)敢于直面危局绝境,起死回生的胆略和气魄。孝公商君变法之初,仅处置老秦人争水私斗事件,一次就依法处死涉事殴民700多人,一时间天下汹汹,骂秦非秦之声不绝于耳,墨家人马更是举起"兼爱"、"非攻"、"以暴止暴"的大旗,曾几次派出杀手猛士入秦,持勇动武,"除暴安良"。面对如此危局,孝公力排众议,以无畏无惧的气概,单赴墨家总院,与老墨子推心置腹,真诚交流,终于达成谅解、理解与和解,最后使墨家学派由秦变之路上的拦路虎变成了助力者。

(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经得起磨难的考验。太子赢驷因为封地白族赋税案而被放逐乡野,他10多年的庶民生涯,甚至是比一般百姓差得多的困顿和无助,历尽千辛万苦,对于一个习惯了宫廷安逸与奢华生活的太子来说,面对如此巨大的命运转折,他没有倒下,靠的就是坚韧和刚毅的血气。当然,我们只是以此为据来观察秦人的血性和铁骨,与他继位后为了自己的权力重构而车裂商鞅的作为事属两码,不可牵扯。

(四)敢于坚持,特别是顶着压力的坚持。在君王之言就是金科玉律,臣属唯有绝对忠诚执行,甚至视愚忠为节操的年代,没有点血性是不可能做到坚持己见的。但在秦国,商鞅的坚持,使秦法成为国强之基;李斯(入秦前期)的坚持,使赢政收回了一时心血来潮而发出的《逐客令》;白起的坚持,证实了长平大战之后秦昭王屡次举兵伐赵的错误决策,以至于虽然被贬,最后自绝也不放弃本来的主张,这是一种怎么样的血性渗透;王翦的坚持则是沉默而有力的拒绝,对赢政草率决定李信轻兵伐楚的做法坚决抵制,最后还是以事实证明了其"非五十万大军不可灭楚"的正确主张,这也成了嬴政长时间内自我反省的两大污点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以君臣将相为代表的一代代秦人内植于灵魂深处的坚韧刚毅的血性,才培养了这个族群坚强不屈的精神基因,从而铺就了秦国逐渐发展壮大的强国之路。


二、生生不息,富国强兵。战国大争,强胜弱败,不尚空谈,唯求实际,国家生存靠的是官仓民仓,真刀真枪,实力是硬道理,其他都是浮云。也正因了如此大势,当时的诸子百家中法家、兵家、水家、农家、计然家等务实门派多受重用,而满口仁义道德,全属大而无当的儒家多受诟病而"惶惶如丧家之犬"。秦国历代君臣对这一天下大势看得十分通透,自孝公商君时代起便确定了奖励耕战、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后虽历经数代,坚持不渝。

商君变法最核心的变法条款,一是废井田,开阡陌,废除奴隶制国有土地,实际土地私有,允许开荒,允许自由买卖,这便从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大大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二是奖励耕织,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劳役和赋税,招募无地农民开荒。为鼓励小农经济,规定一户两个儿子的,到成年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所有这些,在以农为本,农业基本上就是全部经济的封建初期,对发展经济、征发徭役和税赋、增值人口等方面的作用无疑是十分显著的;三是奖励公战而禁止私斗,实行"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彻底废除世卿世禄制,制定二十级爵,各级按斩首数量而定,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依军功大小确定贵族身份之高低。私斗者,各以情节轻重,处以刑罚。

这些政策的施行,使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彻底扭转了长期以来在对外战争中被动落后的局面。随着战场形势的转变,秦国的疆域又逐步扩大到了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巴蜀地区和盛产牛马的西北地区,社会生产迅速发展,从而奠定了秦国富国强兵的物质基础,出现了家给人足,库府丰盈的繁荣景象,举国民众以私斗为戒,以无功为耻,以为国家耕战立功为荣的社会风尚,国家实力不断增强,终于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到秦国开始准备灭国大战的时候,已经占有了整个西部地区。这里有一个值得一提的趣事是,韩国以疲秦之策派郑国赴秦修渠劳民,不料秦国将计就计修成水渠后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不仅没有消耗国力,反而变得更强大了,可以说是粮草充足、兵强马壮。当时秦国除驻守在阴山草原的蒙括30万大军防战匈奴南侵之外,尚能动员五六十万的军力出击山东六国,可见几近百万大军的实力,岂能不所向披靡。所以秦国的实力是一代一代、一年一年逐步积累起来的,几代人抱定"国富民强"的目标和梦想,不懈坚持,孜孜以求,期间也有战败兵疲、国力损耗的虚弱之时,但是他们不气馁、不灰心,而是生生不息、毅然奋起,几年生聚,几年教训,便又昂然挺立,最后终于"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格局》读后感
  • 下一篇:《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