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和煦,春风送暖,人间最美四月天。柳丝吐绿,花香弥漫,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我捧读起著名作家沁香一瓣〔沈家祺〕先生的33万字的长篇小说《隔不断的情缘》,沉浸在飘着缕缕墨香的文字中,体会着小说散发出来的悠悠情缘,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
记得小时候听老师说,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同胞同祖同宗,同是中华炎黄子孙,两岸原本就是一家人。曾读过台湾作家余光中写的诗歌《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体现了诗人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通过诵读我知道,海峡两岸的兄弟姐妹,虽然被一条海峡隔开,但两岸的中国人的心是血脉相连的,是不能隔开的,大陆和台湾手足相依,两岸人民的心里呼唤着和平统一,企盼分隔的日子不再遥远,这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和期盼,大势所趋。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报刊杂志不间断地报导两岸一家亲的有关消息和故事,然我一直渴望能够读到一部反映和撰写两岸一家亲方面的文学作品,喜欢并向往在这种纯净的文学领域中得到一份亲情的体验,快乐地带着我的灵魂追寻生活的脚步。
读了著名作家沁香一瓣〔沈家祺〕先生写的长篇小说《隔不断的情缘》感悟深深,这部撰写海峡两岸一家亲的长篇小说,是我梦寐以求的一部佳作。我一次次被这部小说中的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紧紧地吸引住了。所有精彩的情节在我脑海里回旋,我的眼前仿佛是放了一幕幕电影,似有有一种“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徜徉文海,我被这篇小说的立意一次又一次深深的打动,那种清新,那种自然,那种纯美,那种向往,演绎了两岸一家亲的真情实感。
长篇小说《隔不断的情缘》在2017年1月18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发推出,成全了我长久期盼的愿望。这部描述海峡两岸一家亲的纯美真情故事,内容表现了美好的爱情和真挚的情缘,彰显了我国老一辈抗战老战士无私无畏无惧并在殊死搏斗的战场上结成兄弟般的情义,虽然分居两地,但这种情义牢不可破,传承后代,永记在心中,是任何人都不能把他们割裂和隔开。
小说以八十年代中旬海峡两岸男女青年洪志春和谢莲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一条红手绢贯穿全文,其间穿插着各种际遇,各种磨难,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读来催人泪下,引发读者无穷的联想和想象。小说中的骨肉之亲,同胞兄弟,手足情深,被写得淋漓尽致!《隔不断的情缘》是当今难得一见的贴近时代的一部反映两岸一家亲的上乘佳作。小说笔力老道,笔法娴熟,张驰有度,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这部长篇小说之所以受到读者欢迎,是因为作者运用了独到的写作手法,展示了广博的阅历和深厚的笔力底蕴。小说采用了白描,排比,衬托,对比等多种手法,展示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美好的爱情观。作者善于调动小说写作的技巧,用精彩的和扣人心弦的故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两岸一家亲的窗口,谱写了新时代一曲两岸一家亲的新篇章。小说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主题,即是两岸的和平发展需要两岸中华儿女共同来谱写。两岸同胞一家亲的血脉情缘,永远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土壤之中,谁也撼动不了。这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不可磨灭的炎黄情怀,谁也割不断和隔不断。
小说情节设计巧妙,悬疑布局独具匠心。有些情节看似意料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除了惊异,还有惊叹。小说中主人公洪志春和谢莲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相识了,后来机缘巧合下,才知道他们二人都是抗日老战士的后代,他们的父辈是抗日的患难兄弟,后来失散多年,但是彼此一直都在想方设法寻找对方。从初见惊艳到一见钟情,从由相恋相知到遥望相守,中间隔着海峡两岸的交通阻碍和来自特殊年代的层层阻力,即使困难重重,也阻挡不了有情人相爱在一起的坚定决心。最后,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冲破了传统束缚和社会舆论压力,克服了常人难以置信的困难,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谱写了一曲新时代两岸一家亲的纯美恋歌。
小说故事在高潮时浓墨重彩,画面清晰,详略得当,尾声又惜墨如金,令读者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文字散发的别样魅力。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悲愤坎坷的路途中时不时让读者潸然泪下,在悲喜交集时又能让读者为主人翁的坚守拍案叫绝,欣喜到不能自已。这部小说的中心看似描写的是爱情故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爱情,文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相互交织,烘托了海峡两岸真情交相辉映的主题,这是海峡两岸一家亲的最美颂歌,也是对两岸统一寄予了美好的深情和愿望。
小说故事明暗相间,明线为主,中间暗线与明线始终紧随,围绕在明线周围,把两颗爱情之心紧紧围绕在一起。小说围绕洪志春的经商与遇难,展示了年轻人不屈的生命力;围绕谢莲家庭遭难,展示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展示了诚挚的爱恋观与强烈的事业责任感。
小说故事情节迂回曲折,声情并茂,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爱烘爱,以情衬情,由小见大,集家国大爱于一身,融哲思智慧于一体,悬念设置巧妙,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想往下看。从洪志春和谢莲的爱情中,让人们体会到平凡中的伟大,离别中的坚贞,孤独中的希望,等待中的守候。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也是耐读一景。其中的人物包括穿着打扮,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都描写得细腻传神,初恋中的洪志春和谢芽,既有青春带羞,又恰似那温柔的娇羞;在写九曲雨声中,文章以静带动,以真涉灵,气质高雅,情满城隍。文中描写“桥下的碧水中,一丛青莲已顶出水面,伸展开了盆似的圆叶。雨点在上面跳动着,像是孩子们在跳着拉丁舞。几条红鲤鱼和黄色的高头锦鱼相拥在莲叶四周,烘托着水上的莲叶,显得十分的美丽。”单从“顶”字和“跳”字已让人感到心头一动,身临其境一般,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九曲桥下的莲池中一般。
再看洪志春的内心独白,“莲一身高洁,出污泥而不染,莲的精神是我永远学习的。你瞧它不怕雨,不怕风,不怕烈日爆晒,现在是最美,即使日后入冬,它枯萎了,但它的根仍在河泥中,内在洁白无瑕,来年还会孕育出又一个新的生命。”洪志春的每一句话总是充满着无限的诗情,此时有对莲的赞美,也有对莲的仰慕和渴盼,此莲非彼莲,此莲似彼莲,莲在莲之上,莲在莲心间,多么美好的寓意,飘扬在有情人的心间,涤荡在彼此的心田,一幅诗情画意般的美。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什么才是真善美,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也看到了哲思和智慧,看到了和谐和温暖的希望。文中的谢莲真的不愧是一个聪明完美的女子,她美丽纯洁,热爱事业,对工作负责,对爱情专一,最重要的是她有一颗心系祖国,热爱祖国的心。正如她对着医院领导胡凤亭所说:“不,你们错了,祖国在我心中,台湾是祖国版图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同样在我的心中,我相信海峡不会因万水千山的阻隔……”文中她不止一次地这样说过,可见她的心中藏着祖国,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面对任何困难,甚至要开除她的工作,她都一如既往,如终如一,展示了一个女子的高贵的品格。她和洪志春的爱情告诉我们,根在祖国,海峡两岸亲如一家。正是这部小说,一页页牵动了读者热爱祖国的心。
然而,人生考验总是有的,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生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谢莲走进山村,历经曲折重重的艰难生活,直到把儿子洪冬吉抚养长大,使两岸的一条根得以反映出来,这不仅仅在于故事,而是赋予了两岸的同根,令人浮想联翩;洪志春在出海远航和历经多番磨难的故事,直到最终战胜困难,用生命在拷问爱的力量!洪志春对爱情的坚定令人佩服。不管历经怎么样的波折,不管有多少磨难,他总是满怀希冀,期待着和心上人相守的那一刻。其实这也是我们多数人对爱情的向往,也是我们对两岸一家亲的美好向往的验正。洪志春在经受了生死考验后安然返回,找到了自己心爱的谢莲的一段经过,成全了多么美好的结局,表明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真谛。
正是历经了这样的故事,才磨砺出了洪志春和谢莲双方的坚强的性格,在一次次的波澜不惊中,塑造了人物的正能量。正如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洪志春定了定神说:‘现在大家可以松口气了,多一次磨难多了一次人生的经历。’”洪志春的话带着诗情,带着画意,充满了哲思,有了历经千帆的淡定,有了看开世事的洞明。小说中含着深刻的哲思,又何其是一处?文中的人物中,不管是老中医的话,还是谢莲母亲的话,以及青年医生黄明的话,细细品味,都暗含着许多人生哲理。阅读这样的故事,何尝不是一种学习和提高呢?由此可见,作者一颗胸怀天下的心,爱国的情怀和满腔的热情不言而喻。另外,文中还有田耕说的话,也很是令人值得回味。特别是在走出大海的那一刻,他说“是呀,常年海上走,胸怀也会像大海一样的宽广。”田耕终于说出了他要说的一句话,而这句话也证实了他对人生的态度。从田耕的话中,足见其胸怀之宽广,其舍己为他人的精神值得赞颂。
其实人生路上需要的真情考验又何尝不是一样呢?是的,人生经历过大海,就会拥有大海的宽广;经历过草原,就会有草原的无边;经历过蓝天,就会有蓝天的高远。我们的祖国不仅有接纳百川的胸怀,更有包容万物的魅力,多少年来,祖国就像一位母亲一样,期待着儿女们早日回到自己的怀抱,不管经历过什么,不管有多少风雨,她都会不离不弃的等待着,期盼着,守望着。
长篇小说《隔不断的情缘》在网上发表后,作者在出版之前作了精心修改,许多文友和读者都为这部小说的出版击掌欢呼,笔者拜读过许多赞美这部小说的赏析文章,很是精彩和吸引人,我在此就不再一一重述了。我喜欢这部小说,不仅把它作为我的枕边书和人生宝典,我还多次把这部小说介绍给身边的亲朋好友。我坚信,两岸的和平之桥一定会像是小说中男女主人公洪志春和谢莲那样,用行动搭建起一座金桥和立起一块丰碑,不管风吹浪打,只要心中有祖国,只要坚定信念,即使历经风雨,最终也能驾舟达到理想的彼岸,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驻成永恒!
阳光明媚。面对书桌上的长篇小说《隔不断的情缘》,凝神,我仿佛看到主人公洪志春和谢莲正一起手拉手游览伟大祖国壮美的万里长城;一起手挽手登上阿里山眺望祖国大陆的美丽风光……仿佛看到他们正同声歌赞伟大的中华民族和灿烂文化,书写两岸一家亲的美丽的情缘之歌!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上一篇:读《都挺好》有感下一篇:《新教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