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读《先生之德风》有感

2023-02-28 08:08:35  本文已影响人 

一种追寻·一点超越

——读《先生之德风》有感

每一个行业都有其核心的伦理。如法官追求公正,商家崇尚诚信,教育应以仁慈为本,好教师的第一品质当然应当表现为师爱之风范,而温暖从来都是好教育最突出的品质。

在“中国教师报”的寒假推荐书单里,一眼看到“檀传宝”的名字;曾在《中国德育》杂志上认识檀传宝老师,那篇《一个新课题——德育如何迎接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至今印象深刻。当即在淘宝搜索檀传宝的《先生之德风》并拍下了这本书。

书赶在年底物流高峰里姗姗来迟,正巧在方方面面的任务都收工停当的岁末,可以静下心来,很快读完了整本书。

书分上下两部分。上篇以教育叙事的形式记录了一组作者熟知且感恩的老师的故事,下篇选取了与上篇相关的教育大家思想研究的学术性作品。上篇的“好教师”形象令人敬仰,下篇的学术思想濯亮目光,所有文字都在镌刻大先生的高尚人格与深远智慧,生动丰满且直抵人心。书名“先生之德风”与整本书的篇章,如安静时光里树起的旗帜,在信念之中猎猎作响。

深切的崇敬之中获得精神的超越

上篇是“先生们的故事”。每一位教授都有温暖、感人的小故事,每一位教授都是心怀热爱、敬畏学术、爱惜人才的纯粹的知识分子,首先为人、以德引路,在自己的学生及世人面前呈现个性鲜明的赤子之心与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

一直觉得,阅读就是安静地聆听与看见,阅读的过程就是欣喜地认识并靠近一座座人格坐标,获得一种精神引渡,并为你的行走掌灯。每看一位教授的故事,几乎都忍不住震撼感慨,都激动地与身边的人喋喋不休。

01

言传身教的内尔·诺丁斯

关怀伦理、关怀教育理论创立者之一内尔·诺丁斯教授到访北京,三场演讲中一直坚持站着与听众交流,年逾八十的老人拒绝坐下的理由简单且坚决:“因为我是老师!”

她关心每一个进入她视野的人,即使是如孙辈的接待她全程的博士研究生小姑娘,也以郑重签名的新书相赠。

她喜欢用“大地”而非“世界”这个词表达我们生活的地球,因为她觉得大地有家的安全与温馨,而世界充满政治与危险。

她的10个儿女中,就有5个是收养的,一家人生活很幸福,一直为斯坦福校园及很多人津津乐道。

她与老伴相濡以沫60多年,长途旅行常常希望丈夫能够陪伴左右,因此决定来北京后不安地询问能否允许她把受邀的头等舱换成两张经济舱……

诺丁斯教授不仅是一个从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提出和不断完善她的关怀伦理、关怀教育理论的哲人,而且彻底将关怀伦理贯彻到了自己日常生活细节的每一处。她其实是在用自己的生活实践阐释她所倡导的价值观。正如檀传宝教授所说,用自身生活去阐释的价值观就不仅是一种学术,而且同时是一种最伟大的信仰!

02

坚持原则的鲁洁

鲁洁教授对所有弟子的关爱如母亲般具体、细密,中秋带月饼到宿舍看望,出国访问回来带纪念品给孩子,为与爱人闹别扭的弟子准备致歉的礼物撮和……

但是,教授对待为人到治学的原则又极其严谨,留“便条”提醒作者外出必须办理请假手续,因师兄“谎报”船票时间而挂断电话……

这些小事的严格成为后来为人导师的弟子们终身受益的一大教育秘笈。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即使是学术造诣如此高深的知名教授,师德之本仍是触动并影响学生的重要一笔。

03

极致仁爱的黄济

黄济教授以“一曰勤,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为座右铭。他常常用铅笔在作者的研究报告空白处完成改动建议,原因是改得不妥可擦去,不用改动的稿子还可直接去投稿。这样的真诚和谦逊、对求学弟子的细致关照令人震撼和感动。

出门开会喜欢挤公交,解释为“为国家节约”,朴素德行获得一致叫好。他晚年用药甚多,那些用药说明书都被他展平叠放于案头,用作稿纸便签,以节约纸张,留下了不少诗文及学术随感……

德高望重的先生之俭、之勤、之谦逊,既是他的人生哲学,更是他的日常人格。为其仁,所以能包容、宽恕,可以笑对所有的挫折、侵犯,同时随时准备出手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为其仁,所有能素朴、真诚、谦逊,能够对所有人说自己“没什么学问”,但至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于教育学术但耕耘。

04

唯才是举的贺允清

贺允清教授是作者生命里的关键东风,那份超出想象的关爱让人深感难能可贵和振奋。

作者第一次考研总分远超北师大录取分数线但外语仅有15分,竟意外收到贺教授但鼓励信;第二次考研申请因刚提升“中层干部”未被教育局批准,贺教授以应邀讲学的机会过问并帮忙解决了考试资格问题,还为作者联系北师大的外语补习班帮助度外语难关,专门到补习班宿舍看望……

这份萍水相逢的无私关爱和跨越千山万水的有力支持,成为改变作者职业人生和学术人生的珍贵力量。这样唯才是举的高尚品格、细心照拂的巨大恩泽,自然激励人大胆迈步,砥砺前行。

05

率真豁达的王策三

王策三教授是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书中选用的几张照片,他都是一脸灿烂的笑;但却是一个有“道德洁癖”般严肃且严格的人,为人、为学都如此。

作者曾带一罐饮料去拜访,遭到教授不可商量的拒绝;一次商量着要分一点家乡茶给他,他回复只收“一两”。

他腾空办公室并打扫干净“裸退”,他哈哈笑着提醒“不是去硬争取排名第一,而是要更努力地工作去”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多一个比我们更强的教育学原理队伍,难道不是好事吗?振聋发聩的回应、无私豁达的格局、坚持真理的精神,是对弟子、对后人最好的榜样。

还有个性鲜明的成有信博士,乐观可爱的孙喜亭教授,有情有义的王逢贤教授,满怀悲悯的萧焜焘教授,作者还写到中学、大学的几位老师,以及与华东师范大学三位前辈的交往,他们无一例外都拥有极高的人性光辉、教学风范、学术境界,无一例外都是大写的人,都是良师,都是真正的学者。

好教师定会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转化为对学生的关切、欣赏、呵护、鼓励。作者以文字记录生命里遇见的感动与力量,我们也从文字里遇见触手可及的高尚与光亮。因为这份遇见,相信真诚、相信努力、相信美好的信念很容易在经久不息的温暖与敬佩里安静地升腾。就在这样深切的崇敬之中,我们濯亮目光,锤炼德性,前行的步子便有了参照与信心。

清晰的建构之中获得思想的超越

下篇是“先生们的思想”。选取了与上篇相关的教育大家诺丁斯、鲁洁、黄济等教授的思想研究的学术作品,是作者对先生们的教导的重温,也是对大师思想学术的真诚普及。

这部分需要边看边划,然后摘抄以加深理解记忆。第一次知道诺丁斯教授并感受关怀教育理论的温暖幸福,第一次知道鲁洁教授并认识超越论教育思想的深切意义和重大贡献,第一次知道黄济教授并懂得劳动教育思想的历史之思和专业之辨。仅仅6篇文章,的确让我开了眼界,不仅感受到德育理论、教育理论的深远广袤,也清晰地明白,快乐育人需要科学地施爱,需要有效的德育。我们不可轻率地做教师,一定要潜心静气地学习理论与探索实践,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勇敢超越。

边记下这些与书相关的文字,边又把整本书重翻了一遍。靠近这些高尚的人与事,也忍不住细数自己人生岁月里相遇的一次次感动与感恩,那些一直以来的包容和鼓励,那些感人肺腑的偏爱与赏识,那些萍水相逢的信任与帮助,那些发自内心的认可与支持,都一一珍存于生命深处,成为我仍然相信梦想并且奔赴热爱的勇气。

书与先生之德风,与无数温暖的记忆,都在春节的祥和里启封崭新的岁序,有继续追寻的光,有自我超越的力。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教育向美而生》读书笔记
  • 下一篇: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