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球状闪电》读后感书评

2023-02-27 08:42:55  本文已影响人 

《球状闪电》读后感书评

科幻与现实的联系一直都是许多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科幻迷们对于科幻作品一直有所争论的重要原因。有的人认为科幻的本质就应该基于现实发展,以现实为基础写出未来应该有的样子。

也有些人说科幻的真正魅力在于创造一个想象中的事物或世界,而这种想象的创造物,在过去和现在都不存在,在未来也不太可能存在。从另一个角度说,当科幻小说家把它们想象出来后,它们就存在了,不需要进一步的证实和承诺。

而今天要分享的作品,刘慈欣老师的《球状闪电》可以说是基于两者之间的一次大胆的尝试,虽然全文充满了许多当下仍然不存在的科学技术理论与战争武器,但世界观却仍然以现实为基础进行改编

在近几年,刘慈欣可以说是带领中国科幻进入了一个新的节点。刘慈欣从默默无闻,仿佛坐上了过山车一般突然成了脍炙人口的名人。

本来只是想写出自己想象的东西,过自己的一个程序员小日子的大刘忽然站到了一个无比高的位置。他的许多作品也随着这个吹大刘的风潮从冷门作品的砂砾中被发掘出来,焕发出它本该有的光彩,而我们今天的主角:《球状闪电》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与作品

剧情简介

陈教授生日那晚,因目睹父母被球状闪电变为灰烬,大学决定修读大气相关专业。其间的导师张彬总是有意无意诱导他远离这一领域,当时的小陈也认为张彬是个混日子的导师。博士时期换了导师做了相关理论研究,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

后来一次偶然上了位于泰山的气象站,得知了张彬青年时期立志要解开球状闪电的秘密,跟现在的颓废他判若两人。他找到导师谈起这事,才知道这是一场无望的坚守。导师的恋人研究球状闪电而丧生。导师耗费数年也毫无突破的希望。甚至陈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张彬也早在数年前建立了不少比陈更精确的模型,可惜这些终究只能是数学模型。

陈博士因为博士导师的推荐,去新概念武器研究所工作,在那里再次邂逅在泰山偶遇的林云少校。林云少校对陈的研究很感兴趣,认为球状闪电能作于武器研究。林云对陈介绍了她研究出的几种武器,均看上去精美但是却十分致命,陈感到有些不适。林云似乎对武器有种别样的迷恋。

在和林云寻找理论突破的过程中,他们被前苏联科学家带往西伯利亚,在那里,陈体会到了比张彬当年更加强烈的无望。苏联那时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仍然找不出稳定制造球状闪电的条件,数十年的时光之后只能无奈放弃。陈想无奈放弃,回国后,被林云的男友带出去散心勉励,却无意间意识到球状闪电可能是本来就存在自然界之中,只是由于某种条件而激发。

陈回去之后告诉林云他的想法,同于遇见了林云的父亲,技术出身的林峰将军。林峰将军在给出他们相关实验建议后,私下里希望陈帮忙监控下林云的思想动态。

球状闪电成功激发,同时这也意味着具体的理论研究需要理论物理学家的帮助。这时天才丁仪成功用宏电子理论进行解释,几代人的愿望终于解决。球状闪电开始实用化研究。为了对付挟持孩子要炸毁核电厂的极端组织,林云使用球状闪电武器,陈因为内心的谴责而退出,转而基于为寻找宏电子而制造的系统进行民用研究避免极端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该研究成功走出国门并被外国研究者成功用于摧毁龙卷风。

不久战争爆发,陈曾经开发的系统被美国用于制造飓风摧毁航空母舰,林云男友丧生。林云用球状闪电对付美国航空母舰,却因对方采取反制措施而失败。在这期间张彬过世,按遗愿被球状闪电火化。在张彬墓碑之上,张彬恋人以量子态文字讲述了相关理论,丁仪因为也差不多思考到这里而坚定提出了宏原子,宏聚变相关理论。林云建议进行宏聚变而化为量子态。

林云因为母亲死于越战中的杀人蜂而病态的迷恋武器。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林云认识了前苏联的武器专家。两人结成友谊。无意中林云发现该专家正是致林母死亡的杀人蜂研究者。武器专家后面对林云讲述她的人生,同时告诫林云:为了国家安全,就得比敌人先一步研发出先进武器。这几乎成了林云一生行动的指南。

因为宏巨变的巨大后果结束了战争。陈的生活步入正轨。在某一天,在他的窗口的花瓶里突然出现一株量子玫瑰,散发着幽深的花香。

书评

《球状闪电》带给我的思考量和认知更迭其实并不如《三体》来得多,但在情感上却更让我感到更加亲切,就像是一个人眺望恢弘的建筑奇迹和游览别致的园林景观带给人的体验有所区别一般,两者虽说在其内核上一脉相承,但是在最终的呈现上却大相径庭。如果说《三体》目的在于构建一个庞大恢弘的世界观,《球闪》则是在侧重描述一个为目标前行的人生观,读者跟随书中人物进行更多的不是哲学上探讨,而是对人性的思考,比如陈博士对他人生和事业追求的几次转折、比如核电站事件首长的态度、也比如林云最后的选择,这些其实完全是与科幻背景解耦的,甚至将它们糅合进其他的都市言情小说里也不会显得特别突兀,所以说球状闪电更加让人亲近,这里没有死神般的夺命水滴,没有超越常识的曲率驱动飞船,有的只是一个个普通军人、科研工作者、物理学家痛苦但坚定地追求目标和探寻真理的形象。但这并不代表着《球闪》的科幻不够「硬核」、构思不够亮眼,而恰恰相反,《球闪》的科幻部分主要围绕球状闪电展开,而不用试图全面地去诠释这个宇宙,因此它在一些情节细节上甚至比《三体》更能逻辑自圆(特别是在观察者导致宏观现象发生坍缩这一设定,还一度让我进行了很漫长的哲科思考),以至于让我感到在作品的想象力层面它已经趋近完美了。于是我也只能很刻意地从文学层面挑一挑刺,当然这方面其实一向是大刘作品的短板,特别是对女性角色的人物塑造,更是刺中刺,林云本身的经历导致她最终的行为原本是可以很有说服力的,但在塑造她时,大刘仿佛只是在简单的堆砌特质,为了让她的那些特质更有说服力还为她强加上了一些荒诞的行为,比如车上的竹节炸弹,佩戴胸前的剑章,以及在军队中的越级行权。至于白衬衫白牛仔裤的雷雨「女神」形象,本就是老套的文学套路了。最后还是要赞美下书中的理科式浪漫与诗意,比如宏原子核的优雅弦舞、宏聚变后的光滑镜面以及郑教授的量子公式。当丁仪轻描淡写地解释球状闪电的本质和释能原理时,真给了我一种求学者朝闻道的震撼,如同一道看似让人毫无头绪的难题,最后发现答案十分简单而又巧妙合理一样,让人醍醐灌顶,如沐春风。

其实,儿子,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听爸爸教你: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只铅笔的数学难题,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大定理什么的,或连纸笔都不要的纯自然哲学难题,比如宇宙的本源之类,投入全部身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专注中,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 

——《球状闪电》

“……有时你飞到了头,却发现还不如中间掉下来……”

——《球状闪电》

我像一个没经验的登山者,筋疲力尽地攀上了一个自以为无人到过的高度,但环顾四周时却看到了前人留下来的帐篷和他们继续向上延伸的脚印

——《球状闪电》

在《球闪》中,球状闪电仿佛每一个人的心魔般存在于每一个主角的心中,充满危险,却又诱惑着他们向它前行,直到完全发现它的力量与影响。就好像我们一般人的遥不可及的梦想一般,可望不可及,却又时时刻刻吸引着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又何尝不是存在着这么一个“球状闪电”呢?

是向着它追逐,还是逃避,或许两条路的结局相同,但你自己总会知道,一路走来,自己得到了什么,自己改变了多少。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宋朝简史》读书笔记
  • 下一篇:《南唐世家》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