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查理的心中一直有着“变聪明”的执念,尤其是有了与妹妹的对比之后。妹妹诺尔玛大约在查理7-8岁时出生,诺尔玛聪明伶俐,是父母的慰藉甚至骄傲,而查理却是父母的“耻辱”。查理坚信,自己“变聪明”了就可以和诺尔玛一样,被父母宠爱,被世界善待。
在这种执念之下,32岁的查理勇敢地接受了一场尚不成熟的“大脑改造术”(此为小说的虚构,事实上直到今天,人类医学技术还未发展至此),尽管在此之前,这项技术仅仅用在了一只名叫“阿尔吉侬”的小老鼠身上。虽然小老鼠术后的智能明显提升,但其实观察期尚短,是否有远期并发症仍然存疑,但是查理不在乎,查理只想要变聪明。
查理的选择有些像命运的赌徒,即使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最终结果如何,但自己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
和阿尔吉侬一样,术后的查理智力大幅度提升,甚至用“天才”来形容也不为过。这里不禁感叹一下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作者很巧妙地通过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凸显了查理的巨变:从前写日记错别字连篇,不会使用标点符号的查理,术后却轻松地掌握了多门外语(精通的程度);过去他从来听不懂别人高谈阔论的“上帝、政治、经济”,术后他的知识修养与思想深度,却达到了专家都难以企及的水平:大学经济学系的教授仅仅与查理浅聊数句,也很快自惭形秽,自觉不如...从书中查理日记的原句也可见一斑:“当我试着与美国文学专家讨论乔叟、向东方学家请教特罗布里恩岛人的生活,或是与专精青少年行为调查的社会学家探讨自动化引起的失业问题时,也都得到相同的结果。他们总是找到借口开溜,害怕暴露他们知识范围的狭窄。”
变聪明的代价之一,是查理从过去的傻白甜慢慢“黑化”。术后的查理开始发现面包店的同事的粗俗市侩、贪小便宜(社会底层的典型画像),甚至发现过去同事们对自己的“友好”,其实夹杂了很多嘲弄与俯视。查理开始意识到,过去的自己,似乎是他们的心灵寄托,只要有笨查理的存在,这群实际上身处社会底层的“屌丝”朋友们就能找到安慰和优越感;但如今自己成了天才,反而刺痛了曾经的朋友。而且如今的查理虽然智识过人,但为人处世仍十分稚嫩,甚至沾染上了聪明人的常见缺点:偏执和傲慢。在各种摩擦中,同事们开始疏远、排挤查理。书中有一句话“智慧离间了我和我的朋友”,可谓十分深刻了。不仅如此,查理还意识了到了很多世界的“灰度空间”:为他主刀的两位教授并非无所不能,且难免争名夺利的俗气,并非神圣纯粹的圣人,他意识到了科学的局限,科学家的普通....总之,术后的查理对世界进行了审视,重塑了自己的认知。这就像普通人从童年期到成年之后的觉醒,从满心欢喜、充满信任地去爱这个世界,到意识到世界的真面目,而这种觉醒往往伴随着孤独和痛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查理的爱情线。查理过去所在特殊学校有一位老师—纪尼安小姐,她人美心善,从不嘲笑歧视查理。纪尼安小姐之于查理,是纯洁的天使,是引导自己成长的师长,也是美丽的倾慕对象。笨查理时期的他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些情感,术后的查理却开窍了,开始邀请纪尼安小姐约会、看电影等。然而,也许是由于情感发育的迟滞,也许是手术的缺陷,每当查理欲推进与纪尼安小姐的关系时,查理便会不受控制地在脑海里分裂出一个童年时期的笨查理,笨查理总在一旁看着自己,这种情形使他始终无法以一个成年男子的身份和心态去与纪尼安小姐亲密相处。更棘手的是,随着查理智识的快速提升,纪尼安小姐在查理心中的形象不再完美:她的知识储备与智力水平远不如现在的自己。查理这份始于崇拜和仰视的情感,慢慢开始动摇和消退。这很讽刺,却也很真实。别说小说中查理术前术后如此戏剧化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当亲密关系中某一方跟不上另一方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智慧认知、甚至是外表吸引力的提升速度时,落后的人被嫌弃甚至抛弃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是合乎人性的,对这样的情形,似乎很难去指责,但我难免觉得悲哀,人类的情感基础终究是如此世俗、势利而薄弱。
不久之后,小老鼠阿尔吉侬开始急剧衰老,智力退化,终于在不久后死去。此时的查理还没进入智力衰退期,甚至正处于智力顶峰,但他从阿尔吉侬身上敏锐地预测到了自己的未来:阿尔吉侬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于是,查理开始利用自己过人的学习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因为他不仅想弄清楚自己的宿命根源,更希望能解决手术的bug,优化这项手术,为日后千千万万和他类似的“笨查理”贡献微薄之力。同时,于查理而言,是时候去了却自己的心愿了:以聪明人的身份去见一见父母,并与父母和解。成年后的查理与父母早已失去联系,查理对父母的感情也十分复杂,可谓爱恨交织:有最原始的如孩童般的对父母的依赖,但也无法释怀那些父母对自己造成的伤害。经过一番努力,查理先后成功地见到了父亲和母亲。无奈的是,父母都已无法认出自己,查理所期待的父母的认可更无法实现了...那些爱恨交织的情感,只能继续深埋心底。
同时,查理在经历过如此众多的生活巨变之后,他的心性也逐渐成熟。很难去评判这是查理的幸运或是不幸:虽然他的智慧无法再傲视其他人,但他的心灵足够成熟,终于能够以成年男子的心性面对纪尼安小姐;也正是由于智力的下降,查理又回到了和纪尼安小姐同等的水平。在这短暂的彼此平视的阶段,查理与纪尼安小姐可以彼此相拥,真正相爱了。写到这里,我似乎理解了书中的金句之一:“如果没有人性情感的调和,智慧与教育根本毫无价值。”
好景不长,和阿尔吉侬一样,查理的智力开始急剧下降,他又开始在日记里写错别字,甚至读不懂文字了....一切都在滑向曾经身处过的谷底与黑暗,慢慢地查理的智力无法支撑他再与纪尼安小姐正常相处,甚至到最后已经忘记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最残忍的是,如今的查理只剩下“傻”,却无法“白甜”了:以前的笨查理至少单纯快乐,但后来因为查理因为智慧而认识到世界阴暗面后失去了那份天真快乐,而这智慧,查理也无法留住。这不禁让我联想到经典的哲学命题:在当一头快乐的猪或者一个痛苦的人之间,你会如何选择?
这到底是科学的诅咒,还是恩赐?“曾经沧海难为水”,拥有过再失去的痛苦,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残忍,注定陨灭的爱情,和查理昙花一现的过人天赋一样,令查理痛苦,也令读者唏嘘。但查理也是幸运的,短短的一生,他体会到了普通人无法企及的成长与进步,到达过人类智力的巅峰,还为科学进步做出了贡献,后人都会记得他所亲历的,也是他自己所总结发现的“查理戈登”现象,这又何尝不是充满荣光的一生呢?
另外,本书的写作方式也很新颖独特,全篇都以查理日记的形式展开,从头到尾带领读者以查理的视角看他的世界,代入感极强;同时笨查理时期的日记里的错别字也全然保留,故事张力十足。最后再一看,此书的短篇小说出版于1959年,距今已经60多年,让我不禁感慨优秀作品的隽永深刻。
总之,此书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