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学会独处》读后感
在我人生迷茫的时候正赶上疫情爆发,在家蜗居的我有天来到家对面的书城,机缘巧合之下购买了这本周国平老师的《当你学会独处》。这是我结束校园生活后真正能静下心来读的第一本书,确实给我带来了许多启发,读这本书好像结交了一个朋友,一个能真正和你谈心的朋友,你不在焦虑和惶恐,你能静下心来审视自己。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本任何人生时间段都能读的书,不同的境界有着不同的感悟,我想在未来我回首往事的时候还会再次拜读此书的。
本书一共六章,前三章主要讲个人到生命的关系,层层递进。第四章讲读书的意义,怎么样读书。第五章讲灵魂和个人素质。第六章上升到社会问题,确实开阔了我的视野。下面我详细说明一下书中让本人赞同的观点。
(注:第一章第一小节简称:1.1,以此类推)
1.1、我更愿意做我自己
这里讲的是要做真正的自己,不要活在别人的想法里,要注重自己的内心生活,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人生中最重要的朋友是自己,问题在于你能不能和自己做朋友,“更高的自我”是破题关键,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自我缺失,如文中所说:“恰如其分的自爱便是一种素质”。其次痛苦是无法分担的,别人的关爱至多只会转移你的注意力而无法改变痛苦本质。要和自己做朋友首先要做自己的旁观者和批评者。
1.2独处的充实
这里讲的是能否独处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拥有自我的条件,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当一个人能享受独处的时候便是回到了自我,便能神游于天地间。
1.3心灵的空间
这里讲的是心灵拥有广阔的空间才会有思想的自由,例举生活中的“忙人”被贫穷所困被名利所扰,而没有心灵空间来体验快乐。我所理解的心灵空间是关于兴趣爱好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1.5比成功更重要的
这里另辟蹊径诠释了“成功”的概念: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做好。相对于外在的成功要更看重内在的成功,就是所谓的一个人要有丰富的内在,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和真正喜欢的事情。
1.6交往的质量
这里详细解释了“友谊”这一伟大词汇,对于少友的我着实开悟。友谊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欣赏和尊重,高质量友谊会发生在两个独立人格之间,而交往价值不是交往本身,反而是交往者。同时也阐明了交友态度:尊重他人,亲疏随缘。
1.8人生的三个觉醒
这里说明人生有三个基本觉醒:生命觉醒、自我觉醒、灵魂觉醒。
生命觉醒:透过社会堆积物来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对生命保持敏感,学会倾听生命的声音,满足生命需要,不要本末倒置。而生命需要由“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自然情感的满足”来体现。
自我觉醒:你不止是一条生命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担负起你之为你的责任,实现你之为你的价值。当你人生中有真信念,事业中有真兴趣才能证明你有一个真自我。
灵魂觉醒:超越小我沟通大我,透过肉身自我去发现精神性自我才是灵魂觉醒。信仰和智慧是灵魂觉醒的两个途径。
2.1和命运结伴而行
这里说环境和性格是决定命运的主要因素,环境决定一个人可能的遭遇范围,性格决定他对遭遇的反应方式,而反应方式的不同导致命运的不同,性格无所谓好坏,好坏在于人对性格的使用,而人并不能支配命运,只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这让讨厌自己性格的我逐渐释然。
2.2从零开始与未完成
这里主要讲了两个人生态度,也就是两个人生觉悟:勇于从零开始和坦然于未完成。因为这两样本就是人生常态,意外和事故总会发生,你只能调整心态。
2.6灵魂教育
这里讲灵魂教育区分为美育和德育,美育造就丰富的灵魂,通过欣赏艺术,欣赏大自然,情感的经历和体验;德育造就高贵的灵魂,实现的是灵魂的价值。
2.7神圣的好奇心
这里解释了“好奇心”,如书中所述:好奇心是理性的觉醒和活跃的征兆。人类进步离不开好奇心,而好奇心随着人类年龄增长而衰减。此段痛批当下的应试教育,认为智育的第一要素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2.8爱与孤独
这里讲孤独分两种:一种是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是哲学性质的孤独;另一种是灵魂寻找另一灵魂而不可得,是社会性质的孤独。孤独本是人生常态,而且不可消除,所以爱是永无止境的。
3.2尊重生命
这里说生命是珍贵的、是神圣的、神秘的。许多人习惯于拥有生命而不懂得珍惜,我们在享受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3.6失去的岁月
这里讲时间的流逝,我们把已经失去的叫过去,尚未得到的叫未来,停留在手中的叫现在。岁月的流逝是无法阻挡的,所以回忆是忧伤的,期待是迷惘的,当下的激情是惊喜和绝望的。
4.1读永恒的书
这里讲书分三种:第一种是完全不可读的书;第二种是可读可不读的书;第三种是必读的书。而第三种直指经典名著,呼吁人们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碎片新闻上。
4.3读书的收获
这里讲了读书要培养兴趣,形成好的读书基础,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读书的收获就是提升精神素质,可以养心、养生、救生、优生。并且收获知识和觉醒智慧。
5.7内在生活
这里讲相对于一个人的外在方面更应该注重自己的内在方面,内在方面是一个人的心理历程,它是无形的。我们应该自得其乐,使自己心灵丰富。
5.10快乐工作的能力
这里赋予了快乐工作的定义,主要讲快乐是一种满足状态并且分三个层次:一是生物性,即生理需求;二是社会性,即情感快乐;三是精神性,即头脑和灵魂得到满足。而获得精神性快乐有两种途径:一是接受类,二是给予类。给予类就是指工作,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领悟生命含义。此段痛批当下教育。
6.3中国人缺什么?
这里解析中国文化,如本文所述:“中国文化具有实用品格,不重视精神价值”。中国文化传统缺少两样东西:形而上学和个人主义。而转型期的中国缺少信仰和法制,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
以上只是例举一些书中令我感悟的观点,当然,读再多的书评也比不上自己去认真读一本书,过程是快乐并且充实的,我希望每一个爱读书的人都能享受此番快乐,我是贫僧,谢谢您花时间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