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榕树天堂》读后感2200字

2021-09-21 07:28:58  本文已影响人 

最好的遇见——《榕树天堂》读后感

没想到还会写读后感。起源是坤哥将师生比作“榕树”和“群鸟”,对我有了一些启发。

其实,在学校的时候,没有上过坤哥的课,也没太见过坤哥怎么“收拾”学生。一切的认知,来源于在学校中的几次碰面,还有在微信上和办公室里的几次聊天。如果问我会怎么形容他,我选择了这么几个词。风趣、睿智、笃定还有帅。当然,这本书,让我对他有了更全面和立体的认知。

先谈谈“榕树”“群鸟”这对形容和我们一贯将师生比作“园丁”和“花朵”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园丁的工作是什么?浇水、施肥,期望花朵茁壮成长。并且修剪花朵的枝丫,让它们更加“规整”,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至于花朵是怎么“对待”园丁的呢?虽然乐于接受园丁的水和肥料,但依然不愿被修剪,依然会不断抱怨,想要肆意生长,想要冲破花坛这个“牢笼”。短短的花期过去,花落无声,来年会有花再长出,但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朵花。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向学生们传授知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向更多人认可的“正确”道路前进,而不一定是学生想去的方向。

那么榕树和群鸟之间呢?榕树给群鸟提供栖息的地方,为群鸟遮风避雨,也是群鸟倾诉的树洞,让群鸟有一个更广阔的视野,让群鸟有更高的平台去振翅高飞。那群鸟呢?向榕树诉说,在榕树上成千上万次练习振翅,直到有一天飞离榕树。但是啊,榕树始终是群鸟的家,就算是候鸟,来年春天还会重新回来。群鸟排出的废物,却是滋润榕树的最好养料。老师给学生避风的港湾,让他们在更高的平台去学习、展示,接纳他们的坏脾气,期待他们远航的那一天。同时,学生也会时时念着老师的好,有朝一日会重新回到培养他的母校。

突然之间想到了,我们班主任李老师在毕业典礼上的一句话:“中考这阵风,终将我和我的二班这支蒲公英吹散了。”一阵风,将蒲公英吹散,吹向了无尽的远方。然后啊,蒲公英就在那里扎了根,再也回不去了。蒲公英这个形容,似乎是这个令人伤感的时节才会有的东西,因为毕业意味着分离,甚至一定程度上,是一些人的再也不见。即使我们经过了一段快乐的旅程,但是总要说再见。就像老杨说的:"Hello everybody ! Welcome back home! We have come through a long, sweet, wonderful journey for five years. Right now, it's very hard to say goodbye. But we have a lot of, a number of great memory that we can share and remember."再见很难说出口,但是不得不说。对于我而言,除了在一个高中,在一个大学的同学,还会时常联系,剩下的只是偶尔在朋友圈看到他们的欢声笑语。

去了无尽的远方,意味着无限的未来,也可能意味着和过去的告别。

如果让我想一对名词,去形容李老师和全世界最棒的16届2班,我会选择用“风”和“帆船”。风会给船无尽的动力,也会指引船前进的方向。但是啊,船上还有舵手,真正决定自己的方向。当然,这要求很棒的遇见,舵手不会选择真正意义上“错误”的道路,或许只是更难走,更少有人走,但也真正需要有人走的路;也要求风,能给予帆船远航无尽的力量,并在途中,规避误入歧途的风险。因为啊,我们有着肆意生长的需求,很多人有着各自的人生方向,一旦如园丁般修剪,或许就剪掉了我们成功的翅膀。

最好的遇见。那时的我们,或许都不是最好的,但是遇见,让我们都成为了最好的。

还有,关于语文学习的一点启发(疑问)?可以看出,语文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是一项大工程。以一个语文差生的角度来看,最大的难点就是,老师并不知道,我究竟是哪里没转过来,似乎我的答案也不能直接体现出我的疑问(问题?欠缺?)。翻来覆去重复,让我体察生活,但我总也长不出发现美的眼睛。那个文章,我翻来覆去读,也读不出作者的意思,甚至南辕北辙。(当然也避免不了,那问题问的就有问题,把文章肢解了)这不像数学,步骤一写,就知道是哪个知识的问题,不管好不好解决,至少问题摆在那儿了。这次貌似读懂了,下次又不会了。这是一个有些感性的认知方法,不是可以量化解决的问题,有些类似于和作者共情。那就问题大了,他不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他好像总是在变化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宗”我咋就觉得一直在变呢?虽然练到最后,那题我是会做了,因为我还是把它规律化了。读懂?还是读不懂的。还有写作,到了高中的议论文,好多了,终于不用观察自己的生活了,名人的生活,都被其他人写的那么清楚了,套用议论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初中那个写出真情实感,是真的让我苦不堪言。尤其是,给我一个,我似乎觉得自己没有感受到过的情绪或者情景,让我写作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初中写过一篇,具体题目忘了,但是老师讲作文时给的写作思路,记得非常清楚。写一个自己遇到的困难,然后怎么解决的。我苦思冥想了好多天,困难遇到了不少;要么是有一天突然顿悟(根本没有过程,比如像我写议论文,从高二从来没有过40分,到高三一直40+),要么是还没解决。我似乎写不出什么解决的过程。或者像我涨球,就是躺了一个暑假,开学就是涨球了。(我也真觉得莫名其妙)或者说,不是没有过程,是过程被我忽略了,我不觉得是这点引起了最后结果的变化。总之,那篇作文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困扰。这也是我初中写作一直以来的痛点,老师讲的道理我都懂,厨具是有了,一点儿余粮都没有诶。或许日记是个好方法吧,但是近些时日,虽把朋友圈当做日记本,但是依旧没觉得有什么作文素材。我所有的作文,没有提纲,不知道会写到那里。深思熟虑一个开头,笔就会自己往下写,写成什么样,就完全不受自己控制了。(就像这篇文章现在一样,我也不知道写的算是个什么)

啊,启发的话,就是多写,多交流,多倾听?(其实还是不懂)但是我似乎有一些感觉,觉得其他人的话,很难被我吸收进去,认真听了,也会被免疫细胞清除?

读完坤哥关于语文教学的探索,虽不明但觉厉。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但看到了其中的不易。不断地探索、求证、修正,耗时耗力还经常有挫败感。或许我现在无比庆幸,在那个金秋九月,我坐在了数科院的大楼里。虽说,很多人和我抱怨数学难(确实鲜有人说语文难,虽然我就是那少数之一),但我从来只认可它知识的难度以及不好学,但它的本质是“简”而“单”的。他就在那儿,几千年了,就在那儿,无论谁来了,它都是自己。“之”在这里是代词,在那里是“的”,有规律,但一定也有例外。在这个作家笔下,表达了作者一个什么含义;在那个作家笔下,不完全异也不完全同。似乎也不会“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i放在那里,就是虚数单位,谁也不能把它理解成其他的。他是黑白的,非对即错,却不似语文,似乎有那么多“灰色地带”。似乎,老师的这个思路,没有问题,我也能理解,但我总也不是这么想的。而且好似,殊途也没有同归。

很难,真的很难。当然,也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人是立体的,又怎能用一个二维坐标去限定呢?

关于教学相长,我似乎还有想说的。我一直以来觉得,景山的老师们一直在这点做的很强。我觉得这还是源于尊重和平等,是一个完完全全相互学习,相互倾听的过程,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是引导,而不是教导。由内而外的激发,而不是填进去。

坤哥在这本书的扉页赠言:“等君归来”。我深知,归期无限。既不知路在何方,更不知的是自己是否合适,是否能做好。或许,相较于和学生打交道,我可能更想(或者是更适合)和满纸的数字打交道。会汲取,不代表会输出。也更加忐忑,自己能不能做好。满纸荒诞的公式,也只会葬送自己;但是作为老师,一句错话,可能葬送一个学生的一生。

写在最后,在今年教师节的时候,意外收获“小王老师”这个称呼,是老师们的一种期许,更是一种肯定。或许,如愿就在某个秋天。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我和地坛》读后感3000字
  • 下一篇:《随机漫步的傻瓜》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