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后感

2021-09-05 06:58:26  本文已影响人 

《乡土中国》读后感
 

费孝通教授的《乡土中国》是一部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的著作,首次出版是1948年,距现在已经七十余年了。费孝通教授在建国之前于西南联大教学期间,做了一些社会学的调查,期间发表的论文收集起来就是这本《乡土中国》。这是我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本来是当历史书看的,因为我感觉这离我们现实生活太久远了,但是这次却发现了中国人观念中根深蒂固的一些东西从未改变。

乡土本色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徙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待在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的,只是因为在一起成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种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乡土中国   乡土本色》

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聚集地为村落,久而久之形成了农村。农业取资于土地,所以中国人对土地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安土重迁也是一种源自祖辈的传统思想。但是我感觉我家里这种思想就很淡,可能是因为我爷爷和外公都不是本地人,我会感觉离开家乡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我爷爷家乡在河北衡水,他年少的时候躲避饥荒到了山东青岛,之后又参军,后来分配工作到了河南定居。我小时候在爷爷家吃饭经常是馒头馅饼面条那类面食,还能听到爷爷奶奶带河北口音的交流,以及谈论一些老家我早已听成熟人的陌生亲戚。

我与所谓乡土之间微弱的联系是一次回老家的经历。高考结束那年我跟着爷爷奶奶回了一次河北,见到了很多陌生的长辈,大家团聚在一起包饺子,讲河北话,很浓的大家庭的生活气息,这是我在河南从未感受到的。

期间跟着爷爷去了他小时候生活的村子,还是砖房土路,很原始的感觉,我无意间看到爷爷的神情,茫然中有一些苦涩,没有我想象中的热泪盈眶,十几岁离乡,归来已年过古稀。那么多年,家与家乡的割裂早已习惯了吧,但是他执意要回去看一看,不管走到哪里,那始终是他的家乡。

我外公家乡在湖北武汉,他是那个年代为了支援基础建设到了河南,听家里人讲外公中年之后很思念家乡,但是也没能回去。我外公很早就去世了,我从来没见过他,听家人讲他很喜爱收藏,收藏了很多西洋钟表和民国钱币,还喜欢读书,家里很多旧书,后来搬家也“失散”了。虽然我没见过外公,但是我想我喜欢看书的习惯可能多少受益于他吧。

有句话说改变一个家庭需要至少三代到五代,虽然祖辈离开了家乡,依然会带着家乡的生活习惯,心灵深处也总是藏着深深的对故土的思念。


差序格局

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说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是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乡土中国   差序格局》

我小时候就听大人讲,说中国是关系社会,当时简单的理解就是人们办事都要托关系找熟人。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种现象在中国是有历史原因的。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发出一层层的波纹,会导致人与人之间总是有联系的,差别就是所谓的远近亲疏,儒家思想讲伦理道德,其中“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君臣父子那种,关系有分别就各自有一套处理规范和办法,以维持稳态。

六度分离理论讲到,“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我对该理论的准确性持保留意见,但是这和中国的差序格局有一定关联。

就像在池塘里投入几个石子,它们的波纹总会重合,人与人之间如果去深究,总能找到一些间接联系,只是远近的区别,这就印证了中国人总会有区别的对待人,因为以自己为中心,距离不同罢了。我想到的是我们在乡土社会通常以亲属关系为依据”画圈“,现在社会这个依据是否在变化。

我回忆小时候,我的家庭在河南的亲戚关系相当简单,全部亲属我一双手都数的过来,所以我无法体会大家族亲属关系的网络,再者工业时代在城市中生活,传统血缘的关系网开始淡化。

我印象中父母那辈的圈子大多数是同学朋友关系组成的,我爸爸有很多关系要好的同学,年轻时候经常在一处喝酒打牌,终日混在一起,关系比亲兄弟还要好,他那群朋友也是很义气,谁家里有需要帮忙的事情总会冲上前去。这就是我理解的那一代的”波纹“网。

时间到了现在,我不禁想到我的关系好的同学,他们分布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很难见一次面。第一次”洗牌“,高考,大学去往不同的城市,有些会毕业直接定居,第二次”洗牌“,工作,为了更好的工作机会迁徙到合适的城市定居,第三次”洗牌“,婚姻,跟着爱人去了对方生活的城市或者其他地方。

我感觉我们这代人的关系网更多是工作上建立的,在一个行业工作多年,同行之间的联系会比较密集。资源共享,信息互推,优势合作,这种模式更符合我身边的人的社会关系架构,突然发现这就比较接近当时书中讲到的西方社会所谓的”团体格局“了。

题外话

中国人对于家的观念很重,所以我看这本书会情不自禁想到很多家里祖辈的事情,可能意识中他们是离乡土社会最近的那一代人。我现在也算离开家乡了,开始感觉无所谓,毕竟时代是这样,偶尔还是会想念家乡。虽然我到过很多地方,但是我的根还是在北方。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 下一篇:《教育的意义》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