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

2021-04-07 08:54:16  本文已影响人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

徐弋惠:

l 答案就是李录不是常人,他是中国的沃伦·巴菲特。他非常有天分。当然,我也喜欢批评他,但这是我们之间相处的乐趣所在。我今年已经95岁了。95年里,我把芒格家族的财产交给外人管理仅此一例。结果如何呢?不用猜也知道,这就是李录,他已经本垒打直接得分了。这太了不起了,也是极其罕见的。从此以后,有了李录的先例,我还会挑选别人吗?顺便说一句,这是一种很好的决策方式,我们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找到一样东·西,能让我们大有所为,那我们对那些比不上它的东西就不必再看了。这样可以大大简化生活,因为比李录更出色的人寥寥无几。所以我只需要静坐着等待。花些时间安静地坐着等待——这看似无为的做法却充满了智慧。相比之下,很多人都太过于活跃了。
l 说李录君是我的老师,并没有恭维的意思。李录君热爱读书,知识渊博。他想问题特别深,问起问题来就像针锥一样尖锐,任何想法和说法如果有漏洞,到了他这里都无法蒙混过关,都会被赤裸裸地暴露出来。而且他说话特别直率,不讲人情,不管你是至亲好友,还是专家权威,都一针见血,直接扎在你的痛处,所以也常常惹人反感。开始与他接触的时候,这一点让我很不舒服,觉得他太“圪”,太锋芒毕露、不留情面。后来慢慢了解他的个性如此,对个人并没有任何成见,只是看到有问题的地方,就会忍不住要讲出来。和他在一起交流,只要放开胸怀,畅所欲言,即便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争论完就过去了,他绝不会放在心上。
l 而且我慢慢发现,往往最后证明他总是看得更全面,他的观点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特别是在和他一起工作后,由于我们工作的性质更由不得半点不懂装懂的空间,于是我的想法和工作有了更多被他批评的机会。从开始的抗拒,到反思和适应,慢慢到敞开心胸向他学习,渐渐懂得他的这种“对知识的诚实”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而且是一种价值观,驱动着他在投资上不断精进,在思想上探索求真。今天回头来看,他教我的不仅是价值投资的真谛、学习和研究的真谛,而且是做人的真谛。
l 李录君还有另外一个品格,对知识的诚实(Intellectual Honesty),不仅是他常常讲到的,而且在他身上体现的标准之高也是我一生极少见的。学习和思维的惰性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知道了什么,就不再去想自己不知道什么,对不知道的东西往往装出知道的样子,更不会去测试自己知道的东西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很难深入下去的一个重要的障碍。而李录君对于知识诚实的要求,用常人的标准来看,是非常苛刻的,他绝不允许不懂装懂,对于不懂装懂甚至有一种天然的本能的反感。我因为过去的职业经验和自己思维习惯上的缺陷,常常会想当然,不懂装懂,每次都被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开始我以为他是故意找茬,后来慢慢对自己的缺陷和盲点有了比较客观和深入的认识,对知识诚实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他的帮助下,也逐渐建立起良好的思维习惯,更深刻体会到知识诚实在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l 我过去一直在想,虽然在投资界具有他这样的思想力和洞察力的人不多,但比他聪明和条件好的人却不计其数,为什么他能脱颖而出,达到如此成功的境界,能在市场对人性的残酷考验中屡战不败?后来我逐渐明白了这是术与道的区别。大部分人学到的是术,而求道的人凤毛麟角。李录君便是得道之人,因为得道,所以他能获得多助。在市场波动的惊涛骇浪里,不仅要艺高,还要有一批真正信任和支持你的投资人。他们长期信任你,不仅仅是因为你的业绩好,你的做法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你的职业信用没有瑕疵,你所做的一切和投资人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在李录君的职业生涯里,最早一批投资人大部分今天还是他的投资人,过去21年里,没有取出过一分钱。这种信任,我只在巴菲特和芒格的故事里听说过,这正是芒格先生所讲的“一张你值得被人信赖的无缝网络”(a seamless webof deserved trust)。
l 李录是最好的老师。他让我知道世界之缤纷多彩,宇宙之浩瀚深远,和善知识是多么有趣的东西,学习是为了知识本身,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发自内心对真理的追求。因为他的指引和鼓励,我25岁以后的人生开了外挂,读了很多经典,还拿了两个不相关的硕士文凭,不为考证升职,纯粹是喜欢和好奇。
l 他20年前跟我说过的预言,今天大部分都已实现;他现在出的书,再过20年,大多数人才能真正理解。我不用明白,我是盲从。我的另一位老师吕世浩说,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学历?工作?预测未来?都不是,是跟对人!这句话,我肯定是听进去了。想赖上李录,不容易。因为李录的老师查理·芒格说过一句名言:“你要想找到好太太,首先你自己得优秀,你想啊,好女孩也不傻,她凭什么选你呀!”所以,为成为李录的学生和朋友,我一路走来,跟得很辛苦,时时自省,事事躬亲。先让他给我在远方画个大饼,然后按照他指的方向一步一步前进,走得坚实,且不失眠。既不会因资本疯狂追赶而轻飘,也不会因泡沫破裂而仓惶潜逃。我至今还在往“本世纪最伟大的女作家”那个饼上靠拢——被老师引导着发上等愿,哪怕成不了上等人,至少也是中流砥柱。
l 一个在哲学科学和真理里遨游的人,因为老婆孩子和亲友的要求就会忽然被打回尘世。他对亲人的关爱是发自骨血的。有一年他邀请家人参加巴菲特年会,当天到场的有很多名流政要,甚至他非常重要的客户和生意伙伴也在现场。我以为他会去应酬,没成想他只过去打了个招呼,就回到家人晚餐桌边,听我们说各家侄儿孙女的家长里短,全程兴高采烈地听我们聊天。我其实好奇,像他这样喜欢深思长考的人,有多少兴趣听这些与文史哲科不相干的话题,他和他的老师查理·芒格一样,其实不爱听这些闲谈寒暄,但很享受与家人相处的美好时光。
l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离开中国,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又从本科开始念书。机缘巧合,哥大要求所有本科生完成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核心课程的要求之一是所有学生无论什么专业,都要把奠基西方几千年文明的100多本经典著作通读一遍,包括从《荷马史诗》、希腊哲学戏剧、中古哲学,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现代科学革命的所有经典著作。这是一段让当时的我无比激动、也无比渴求的知识旅程。这就好像让我将整个西方文明的历程在头脑想象中亲历了一遍,对其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论,和其中可靠、可传承的知识有了一次完整的认识。哥大当时还有一门延伸核心课程,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儒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这又让我有机会把中国文化历史中重要著作的选编通读了一遍(虽然是英语翻译版)。这段在哥大的学习经历对我的思想影响至关重大。
l 在这个过程中,运气当然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从另一方面再次佐证了知识改变个人命运的力量。命运让我何其幸运,本来就个人兴趣而言,只要有机会学习知识,已经让我心满意足,可是我却误打误撞闯进了投资行业。而遵守价值投资的理念和方法,通过长期努力,形成一些商业洞见,又恰好能够带来巨大的商业回报,通过这些商业活动又令我得以亲身经历过去几十年这场发生在全球范围内史诗级的知识大爆炸,并亲眼目睹了这场大爆炸对全世界起到的塑造性作用。这些都让我对思考和知识的兴趣愈发强烈。
l 这一过程中有几位学者的著作对我影响很大。比如贾雷德·戴蒙德(Jared M. Diamond)1997年出版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再比如2010年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出版了《西方将主宰多久》(Why theWest Rules——For Now),这本书追溯并比较了中国和西方在上万年历史中的文明进程,并试图描述未来可能发生的轨迹。还有2011年物理学家及哲学家戴维·多伊奇(David Duetsch)在《无穷的开始》(The Beginning ofInfinit)中提出了科学知识、科学革命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及宇宙的深远影响。2012年生物学家及人类学家爱德华·威尔逊(E. O. Wilson)出版了《社会性征服地球》(TheSocial Conquest of Earth),试图从生物和文化进化的角度来理解整个人类的文明进化。
l 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和求知思考的旅程都让我变得越来越乐观。我对乐观的定义和物理学家及哲学家戴维·多伊奇很相像。他曾经说过,所有邪恶都是因为缺乏知识(All evils are due to a lack of knowledge)。换句话说,如果有了足够的知识,人类社会就会战胜邪恶,不断向前进步。(人类是进化史上最后出现的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物种。我们通过生物(DNA)和文化两种方式进化,因此人类进化的速度相对于其他生物大大加快。文化进化是因为我们具有非凡的创造力,而创造性来源于人类之间的相互模仿。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如大猩猩)不同,在相互模仿时,我们不是简单地机械复制行为,而是复制行为的意义,从而给解读、发挥、再创造留下空间。而人的大脑构造恰好让我们可以理解复杂、抽象的物理学定律,并通过科学方法让真知得以不断积累发展。这让我们能洞察大到星际,小到微生物、原子,复杂如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获得有解释力的理论和有很强预测能力的真知。通过对真知的应用,人类开启了一场以小博大、利用自然又超越自然的创造之旅。物质的世界、人的世界都因真知而改变了发展轨迹。地球的历史尤其如此。自从生物开始出现,地球开始被生物改变。而人类出现后的几十万年间,尤其是过去一万年间,人类对地球的改变如同再造。将来人类改变整个星际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站在人类的视野
l 自年轻时开始,我一直在求索两件事:真知与意义。后来我明白这两者其实是统一的。真知即是意义!人生的意义就是获得真知,并以此让个人、社会、世界变得更加富足、公平、进步、美好。所谓真知,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真理。世界上也不存在百分之百的真理。但是真知一定要有足够的正确性使其能够有用(enough truth tobe useful),而且可以不断被证实、证否,不断被修正,不断进步、完善。一个成功的社会必然会有一种宽容、批判、容错的文化,让真知得以存在、发展和进步。我们看到,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当这种有解释力的知识转化成技术,并和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方式——贤能制(无论是政治贤能制还是经济贤能制)结合时,产生的力量会把人类的个人创造力和集体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我看到的意义。
l 人类的文明让熵减成为可能,由此宇宙不再只是熵增的,走向无序和沉寂的单向道路,人类也不再只是蜗居于茫茫宇宙偏僻一隅的化学浮渣(霍金语)。我们创造了超越自然的文明,通过真知的无限积累让文明的无限进步成为可能。文明的力量比反文明的力量积累真知的速度更快,因而有可能永远取得先机。如果文明的火炬得以传递延续,终有一天,我们既可以探索茫茫星际宇宙,又能够窥视微观原子世界,在空旷死寂的宇宙中创造出不灭的光芒。对此我深感幸运和快乐。通过这本文集,我希望能把这种快乐与同道分享!
l 我把文明定义为人类利用自身与环境中的资源在生存发展中所创造出来的全部成果,意在计量人类和其最接近的动物祖先之间拉开的距离。容易和文明混淆的另一个概念是文化,文化是指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在漫长的时间里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及信仰。文化用来区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区别,而文明则是用于描述人类发展的共性,并区别人类与动物祖先。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褚时健传》读后感
  • 下一篇:《搭车游戏》读后感:米兰·昆德拉叫你慎玩角色扮演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