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书笔记

2021-03-02 08:27:21  本文已影响人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书笔记


断断续续看,终于翻看完了。

先说阅读体验有点差,语言不够精炼,兜兜转转只是在反复在说依恋地重要性,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也没有高深的理论。几度看不下去,看了很久,两三个月吧。最后逼着看完。

一本书讲一件事——依恋的重要性。但辩证看待的话,依恋或许并不是万能的。

耐心和洞察力,看见孩子的需要,在教养中,有效,作为教师,深有体会。

作者简介: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加拿大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拥有40余年儿童与青少年发展研究经验,国际儿童发展领域权威。他擅长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透过现象看本质,致力于借助应用科学发展方式帮助更多孩子。

加博尔·马泰,畅销书作家,撰写的畅销书被翻译成25种语言。

以下是本书的读书摘抄:

目录

总序 一本好书 一个灯塔

马丁·布伯 《我与你》,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我特别喜欢现代舞创始人玛莎・格雷厄姆的一段话: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由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你,这份表达独一无二。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会失掉它。它有多好或与他人比起来如何,与你无关。保持通道开放才是你的事。

推荐序 有回应,就有了光;无回应,即绝境 武志红

看见,就是回应;回应就意味着自己被看见了。幼童获得回应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他未来的沟通能力。

如果你活到现在,虽然心中种种痛苦,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基本还是一个所谓正常人,拥有正常的心智和人际能力,那么你就需要对父母表达一点感激。

在关系中,孩子才能被看见。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一个稳定而高质量的依恋关系,对一个人是极大的祝福。回应是一件需要技术含量的事,不仅要回应,而且还要及时回应。

当孩子被看见时,父母也看见了自己

如果父母与孩子总能有精准而及时、甚至是同时是回应,那就成了最迷人的事情。

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如何做父母——先跟孩子搞好关系,在关系中准确而及时地回应孩子。

第一部分

在关系中,孩子才能被看见

第1章 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 002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

“你们什么也不懂”,另一层含义:你们没有看到我在想什么,没有理解我内心的感受。

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004

想让孩子愿意接受自己的抚育,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孩子能感受跟父母存在某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自己认可的。

孩子的依恋表现在:相信抚育者,相信他有能力照顾自己,可以与他亲近,建立某种联结。

教养的秘诀不是去做什么,而是在孩子心中担当了什么角色。这是为人父母者需要时刻谨记的。

角色缺位,导向错位 006

父母及任何扮演父母角色的成年人,都是大自然为孩子专门打造的定向的“磁极”。

在关系中,被看见是人类很深的一个心理需求,很多人只有在被看见的时候,才感受到存在感。

身为父母,只有和孩子构建了原生依恋关系,才能承担起引导孩子定向的责任。

有利的关系一旦建立,不利的关系就不会再产生了 008

在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管教的时候,如果亲子关系的主导地位被其他关系替代了,孩子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父母才是最重要的。

有利的关系必须具备: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一方对另一方有着养育的欲望,有为对方拼尽全力的能力,有为对方的成长牺牲一切的意愿。

孩子不说,不代表不需要 010

放手与独立,并不是矛盾的。孩子当然需要独立,但独立需要有两个前提:要在父母的教养任务完成之后;而且,独立的目标是让孩子做自己。

孩子想要什么需要睿智的成年人主动发现,主动满足。

对孩子的教养,父母必须充当主导,必须负责满足孩子的依恋需求。

我们无法改变整个环境,无法左右文化和经济的趋势,但我们却可以在家庭或学校中承担自己的责任,避免父母的责任过早被替代。要将孩子引向真正的独立和成熟,父母和其他抚育者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

培养关系。父母只要知道了怎样和孩子相处,知道自己该在孩子心中扮演什么角色,理解力和同理心就会引导父母做出正确的行为。

我们要做一个灵敏的捕捉者,不仅要看到孩子说出来的需求,还要学会去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

第2章 依恋关系,一切社交关系的基础 013

你要处理的不是一个行为问题,而是一段关系问题。

当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产生竞争时,孩子就陷入了某种“情感外遇”。

依恋:关系中的地心引力 015

依恋是种引力,它吸引着两个个体互相靠近,并彼此吸附。

人与人的依恋,是指一个人在身体、行为、情感和心理方面,相与某特定的人保持长久的亲近和联系。依恋关系是一切社交关系运转的基础。即使家庭,一旦缺少依恋关系,也不能称为家。

孩子天生会想和父母亲近,主要靠的就是依恋。只要依恋能正常发挥作用,父母就能凭本能完成教养子女的使命。但当依恋出现了问题,父母的本能就会失灵。幸运的是,通过有意识地去理解依恋,人类是可以修复本能的。

孩子在能够独立行走、独立思考、独立决断之前,都必须在情感上依附父母。

孩子需要在关系中找到方向 017

依恋的首要作用就是让孩子从依恋对象的身上找到类似航标的标志。依恋会让孩子放心地将方向盘交给父母,在孩子看来,成年人更懂得确定方向,更能找准前进的路。

表面是背叛,内心是冲突 021

依恋对孩子的心理成熟,能起到核心影响作用。所以孩子最依恋谁,谁对他的影响也最大。

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个性,也要去融入同伴群体、让自己合群,只是源自他们内心的冲突,跟他们是否健康成熟

是不是青春期没有任何关系。

亲近和疏远: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022

孩子的不同依恋对象——父母和同伴,就像情敌一样相互竞争着。看见疏远的内在原因,才能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在教养中,多一份看见,少一份武断,教养便会变得简单起来。

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动机。

依恋两极性的负面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拒绝和父母有相同点。

成年人眼中孩子的“个性”,其实是孩子的一种伪装,伪装背后,是他们求同是强烈内驱力。“效仿”可能是最好的赞美方式,而“嘲笑”则是最侮辱人的贬低行为。

从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才能真正看见,否则看到的只是问题的表象。

第3章 原生关系、派生关系和替代关系 028

因为空缺而被强行替代。

父母应该看见,孩子会接受父母的教导,存在着一个前提:认可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他们亲近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依恋关系。

基地外的安全保护圈:派生关系 029

大多数婴儿子6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对陌生人表示抗拒,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让孩子信赖的父母和“陌生人”进行某种互动,让婴儿在一旁观察即可,这是一个类似“友好介绍”或“打招呼”。

情感出“外遇”,关系被替代 030

孩子是无法忍受依恋空缺的,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了确定方向的航标。如果父母能发现孩子的情感空缺,及时填补,就抓住了教养的时机。在依恋空缺时就近选择一个人做航标,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

只有当同伴关系是从原生关系派生出来的时候,它才是最安全的。

建立原生依恋关系的6种形式 032

如果你不懂孩子,你就没办法忍耐他。

1⃣️感官上的亲近(嗅觉、视觉、听觉或触觉)他们之间的聊天,不是为了交流,而是出于依恋的惯性,他们需要保持声音上的接触。

2⃣️追求共性(学步期:孩子想变成自己最亲近的人的样子,模仿,认同)

3⃣️占有和保持忠诚(据为己有:对很多青少年来讲,“谁跟谁做朋友”堪称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4⃣️寻求重要性(努力让自己在对方心中变得重要。父母毕竟有无私的爱,所以通常父母是不会利用孩子对重要位置的渴望,而去伤害孩子)

5⃣️付出情感(付出温暖、爱和关切。对于感情强烈但又容易受伤的学龄前儿童而言,他们对情感的亲密程度有着很强烈的渴求。父母对爱是孩子依恋对终极法宝,能给他们对心灵带来最强对力量和安慰。)

6⃣️渴望被理解(是让对方理解自己,实现最深层的亲密感,通常在孩子入学后。心理层面关注自己,了解自己,会主动和父母诉说自己的心事。这种方式是一种最罕见,但也是最珍贵的依恋方式。世界上最亲密的感情就是相知,这是一种经过了解之后依然喜欢、接纳、张开双臂拥抱彼此的感觉。)

心理越成熟的孩子,维护亲密关系的方式越多,他们即使和依恋对象分开了,亲密关系也不会受到影响。

同伴导向:感情强烈,不顾一切!

这个航标只能由父母来提供,这点必须被看到!

第4章 教养,是一种权利关系 039

父母真正缺乏的,是教养的“动力”,这种动力是教养的权利。父母行使教养权利而在于孩子是否渴望父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教养发挥作用,需要三个要素:有需求的依赖者,愿意承担责任的成年人和孩子对成年人的正常依恋。

教养的权利是孩子赋予父母自然的权利。教养就像汽车,需要动力才能操作。

天生教养权威的丧失 041

教养的权利是指“天生的教养权威”,来自父母和孩子恰到好处的同盟关系。父母拥有的权利越多,需要借助武力的情况就会越少。

了居然:父母的格局:格局越大,越不容易生气。

为什么父母需要权利?因为父母负有责任。教养,本来就是父母通过权利在履行相应的责任。

关系赋予教养权利 043

不管父母的本意多好,都应该看到:能赋予父母教养权威的不是教养技巧,而是亲子间的依恋关系。

支持和认可就是一种被看见,会让孩子有归属感和满足感。如果孩子不需要我们了,我们也就不需要什么权利了。责任和权利是一种互助的关系。

心理上不依赖父母的孩子,父母是无法给予他们任何情感上的支持的。

一边忽视孩子,一边给孩子贴标签 045

教养首先是一种关系,依恋是是一种需要建立的关系。

归因错误常常是孩子的内心需求没被看见的开始!人类从出生到死亡,大脑都是受周围环境影响的,而关系是孩子成长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5章 依恋,让关系得以归位 049

有的人没学过半点教养技巧,但他们依靠本能,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成为成功并称职的父母。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050

依恋起到第一个作用,对成年人和孩子进行排序。在人与人建立关系时,依恋脑会根据对方主导作用的强弱,自动进行排序。

依恋最本质的特点:当一方具备依恋意识时,就会自动服从另一方的管理。

同伴导向的主要危害是打破了亲子之间的等级关系。一旦孩子心中没有了排序意识,就不会认为父母比其他人重要,对父母也就没有了敬畏。角色的颠倒,会扭曲孩子与世界的各种关系,成为孩子未来各种压力的最大来源。

支撑父母心甘情愿的原动力 053

教养的一部分就是接受“孩子不把父母的付出当回事”。我们之所以觉得付出是值得的,是因为孩子对我们表现出了喜爱,愿意和我们保持联系,想和我们更亲近,而不是因为期盼他能感恩我们的付出。

让孩子愿意听父母说话 057

依恋父母的孩子,更看重父母所看重的一切。教养的基础,是孩子愿意关注我们,愿意听我们说话。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在父母身上时,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父母必须不断提高嗓门或者反复重复自己的话。

让孩子跟父母更亲近 058

依恋父母的孩子,总是想和父母在一起,想和父母多说话。依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亲近我们。

让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 060

我们的身份,我们对孩子的责任感,我们在孩子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都不足以让孩子模仿我们。孩子之所以想变成另外一个人,想崇拜一个人,依靠的是依恋。

让父母成为孩子的引导者 061

教养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孩子提供方向和指导。“怎样做”“做什么”。孩子在自己的依恋程序中,设定的榜样是谁。

教养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孩子是以成年人为导向的,孩子是从父母或者老师那里寻求指导的。孩子不依恋父母,当然不会听从父母的引导。为孩子提供方向和引导孩子,可以是也应该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父母必须看见,自己才是孩子真正的引导者。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予他们指导。

让孩子愿意为了父母努力 063

依恋意识可谓是孩子天生的警钟,会时刻提醒孩子不要做让父母厌恶的事。具备这种依恋意识的孩子,会很自觉地不去碰触父母的底线。依恋意识的核心是分离焦虑。依恋意识的最基本作用,是让孩子和依恋对象保持联系。但不能为了让孩子变得听话懂事,而故意让他难过、内疚或羞愧。

孩子的上进心,需要父母悉心培养和充分信任。为我们的信任赋予价值的,正是孩子的上进心,而不是孩子的能力。

第二部分

不被看见的孩子,自我难以健全

第6章 逆反心理 068

一个人觉得自己受到控制或者压制时,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尤其是孩子。

亲子关系减弱,逆反心理增强 070

我们不能苛责那些还没长大的孩子。反抗和自己不亲近的人,这是人的本能。

如果说世界上有个人能看穿我们的想法,随时知道我们想让他做什么,这个人一定是我们的孩子。

逆反心理的双重作用 072

幼儿是很脆弱的,需要人百般照顾,逆反心理是大自然为孩子设置的一道防护栏,这道防护栏会一直保护他们,知道他们足够成熟,可以抵抗住外力的作用。到了青春期,逆反心理会帮助孩子减少对家庭的心理依赖。一个人想知道自己需要深恶,首先要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反应。

在教养过程中,这类情形不可避免睿智敏感的父母会把这类情形出现的次数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尽量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意志指的是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继而克服重重阻碍直至其实现的能力,小孩子根本没什么意志可言。

逆反心理以有意识选择的形式表达时,逆反心理就会给孩子的自我发展带来诸多好处。有意识的逆反和真正独立之间的转变,必须具备一个前提,那就是孩子要能从与父母的关系中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

因为成熟的人更能忍受复杂的情感,而且能让这些情感共存:比如独立与依恋就可以同时存在,辩证地看待问题。

虚假的独立 076

过早的放弃意味着父母无意间抛弃了一个特别需要父母,但并不自知的孩子。

示威和屈服 078

父母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误解,就是把孩子的逆反看作孩子对权利的渴望,认为是孩子在示威。只要父母产生了跟孩子争夺权利的想法,必然同时看不见孩子真正的需求。

孩子的屈服是有代价的。

助力还是压力 080

当人们感到力不从心时,会本能地向外寻找助力。在管教孩子上,父母也会寻找助力,其方式一般分为两种:贿赂或威胁。只有缺乏内力(依恋的力量)的父母,才会不断地求助外力。

把孩子的逆反看成“示威”,看不到逆反背后的心理因素,父母可能永远无法理解孩子。

如果孩子拒绝或表示出傲慢,尽量不要用生气、绝望和压力来回应他们。我们必须明白:在孩子受到强迫或者吸引时,他们的任何表现,都只是本能反应。

看到表面,见到心里,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孩子。培养更牢固的关系,而不是依赖施压手段。

第7章 逃避感受 084

作为父母,依然应该努力为孩子提供同伴无法提供的东西:一种无须通过取悦的,让自己舒服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同等回应的关系。

人类是最脆弱的生物,这种脆弱不仅是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灵层面。

感知不到脆弱,也是一种心理创伤 086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失去了天生的抗压保护 087

依恋父母的孩子,更在乎的是父母发出的信息和指示,所以在遭遇打击或伤害后,他们会先从父母那里寻求帮助或指导,然后再决定自己要不要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关系内脆弱,关系外坚强。

作为父母,首要任务是保护孩子不受身体上的伤害,而更重要的,则是看见其内心,从而有力地保护孩子。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容易被同伴伤害 089

保护孩子的最好方法,是培养他对成年人的依恋,即使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如此。保护孩子的最重要因素,是“他们的生命中有一个有魅力的成年人,一个他们认同并能给予他们力量的人”。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无法表达脆弱 092

同伴关系,本身就是不安全的 094

任何关系都存在失去的风险。

对于父母而言,当父母明白自己是孩子的主要依恋对象时,会用爱和责任感来确保孩子不会如此绝望。想让孩子不那么容易受伤,必须先要有稳定的亲子关系。

只有成年人才能给予孩子爱、关注和安全感,让孩子解放自我,不用把自己伪装起来,同时,也让他们重新感受生活中的无限可能性。

逃避情感就是逃离自我。

第8章 超龄儿童的“学龄前综合征” 099

父母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帮助孩子真正的成熟。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唯一有权表现得像学龄前孩子的,只有真正的学龄前孩子。

“人们都懒得长大,就像在一个都是半成年人的池塘里游泳的鱼。”

外表成熟得像大人,内心幼稚得像小童 102

人越成熟,大脑整合信息的能力也会越强,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的看法、观念、感受和冲动,并且不会出现思维混乱或行为迟缓的现象。大脑这种综合能力必须靠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培养。成年人一般可以在不喜欢的情形下完成不愿做的事。

为人父母,耐心是教养好孩子的第一步。

成熟:分裂与凝聚的协奏曲 103

遇到问题,观察,反思,理解。必须知道事情的运作原理,才能理解可能是哪个环节出了错,这是预防问题和补救错误的前提。

成熟首先要从分裂开始。先把所有事物都分离开,直到它们变成各自不同的独立个体。成熟包含了各个意识要素的分化——想法、感受

冲动、价值观、喜好、意图和渴望。孩子越独立,也就越能和他人愉快相处,而且不会丧失自我。

内心体验分离,就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开端。

成熟是个自有规律的过程,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经历这个过程。

人格上要独立,情感上要先依赖 107

父母应该明白,我们无法教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也无法训练孩子做真正的自己,这些事情都得靠孩子自己。我们可以呵护孩子的成熟过程,为他们提供合适的环境,为他们扫清障碍,但我们却不能强行让孩子长大,否则就是拔苗助长。

对不成熟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告诉他们怎样做事,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还可以表达我们对于他们的期望。在我们的教育下,孩子做错事会知道道歉,但真正促使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只有独立。

只有先满足依恋需求,亲密需求以及无条件依赖需求,孩子才有机会成长为独立的个体。成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真正的独立和分离,恰好始于依赖和依恋。秘诀就是要让孩子不用费心思也能拥有对父母的依恋。

一种温暖、关爱的态度,他称之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这种态度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父母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情感健康成长的必要养分。无条件的爱在那里,和孩子的表现是“好”还是“坏”无关。孩子可以发脾气、任性、抱怨、不听话或者举止粗鲁,但父母却要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一直被爱着的。

孩子看不到父母,父母看不到孩子 112

孩子的依恋需求如果真的得到了满足,他们反而会需要自己独处的时间,而不是一味地和别人腻在一起。

还要接受一点——自己一直渴望的事情,可能根本无法实现。

无力感是一种脆弱的情感,让人们可以面对力不能及的情况,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当孩子觉得无能为力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哭泣流泪。感觉无力时的泪水会让我们有一种释然的感觉,因为大脑开始真正明白某件事 行不通,必须要放下了。

成为独立的个体,意味着拥有自己的想法和底线,重视自己的喜好、原则、意愿、观点和目标,也意味着拥有了一个无人能够占据的位置。

接受、看见、回应孩子的不成熟,让孩子在爱和认同中自由地做自己。只有看见,孩子才能真正变得成熟和独立。这是成年人才能做到的,而且是必须做到的。

第9章 沮丧感与攻击性 123

攻击性强的孩子,爱挑衅、说话冲、不顾及别人,总像一个角斗士。

任何问题的解决,如果从问题层面入手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

与父母关系越疏离,越容易产生攻击性 126

沮丧带来的挫败感,挫败感是攻击的助燃剂。

沮丧,是人觉得事情不如意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不如意的事情,我们越是在意它,就越容易因为它的不合心意而被激怒。

稳固的家庭基础,抵御压力的屏障,宽容大度的爱,依靠的承诺,被对方理解的喜悦感。

亲子关系缺失,激发了孩子的攻击性 130

人在感到沮丧时,第一反应就是去改变让自己不顺心的事。在所有这些不可避免的沮丧中,孩子最怕的,就是心理和情绪方面得不到满足。

适应能力强的孩子,是不会选择去攻击别人的。只有无力感,才能让人放弃行不通的事情,同时消解心中的挫败感。

适应是一种深度的情感过程,并且是无意识的,不由大脑皮层的意识区域控制,而是由情感器官控制。我们必须去感受,一遍一遍地忍受无能为力的侵袭,只有领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从深层的情感层面感受到“自己有生之年,再也无法和爱人进行身心接触了”,心里便会感到痛苦,然后流泪难过,最后,才能开始适应这个残酷的现实。这一过程,可能会持续很多年。无力感包含了脆弱,感知到无力感,就意味着承认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

耐心与洞察力是最基本的教养方法。

焦虑是一种情感警报,它会警告我们要注意危险。

感受到无力感带来的悲伤,我们才可能改变自己,才更有可能教育好孩子。

压制是父母对孩子求救信号的忽视,是对孩子的痛苦视而不见,结果往往是越压制越绝望。

第10章 欺凌问题 138

欺凌实质上是依恋缺失的恶果。孩子离开父母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出现欺凌的行为。

依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保证自然的等级关系。

与父母关系越疏离,越容易面临欺凌问题 141

得不到安全感的孩子,很容易变成欺凌者 144

欺凌,是为了满足依恋的饥渴 146

记住,和孩子讲道理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道理在他们看来,并没有任何道理。

父母的角色越缺位,孩子越容易被伤害 148

欺凌,让孩子更不被看见 151

坚硬外壳下的脆弱生物 153

看不到行为背后的问题,就无法解决问题,父母也常常会面临无助感的问题。

当孩子产生吐露心声的时候,父母要看到,并且鼓励孩子勇敢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第11章 扭曲的性意识 158

性,依恋饥渴的表现 161

性,逃避脆弱的方式 162

先关系,后性行为 166

在很多方面,成熟是性的先决条件。成熟的首要表现就是个体分离。适当分离是培养健康关系的必要条件。

第12章 成绩不佳 169

只有依恋关系安全稳固了,孩子才会有多余的精力去勇敢探索未知世界。

依恋是最强大的学习动力,即使没有好奇心或者吸取教训的能力,依恋也能完成任务。

歌德说:往脑子里装知识,不能像往口袋里塞硬币那样。

孩子愿意主动学习必须具备四种特质: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统一协调的思维、吸取教训的能力以及和老师的和谐关系。

依恋关系稳固,孩子才有勇气探索未知世界 171

综合能力,不成熟孩子欠缺的特质 172

既能处理复杂情感又能平衡矛盾心理。

逃避了脆弱,就失去了试错的机会 174

大部分学习,都是通过适应或者试错来实现的。失败是学习的一个必经环节,纠错则是教学的主要手段。

依恋,最后的学习动力 175

打开学习大门,先赢得孩子的心 177

依恋,能帮助家长和老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对父母的尊重,让孩子乐意接受父母的引导,而这些都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必经之路。

最好的老师,不仅要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更要学会赢得学生的心。

第13章 孩子的社交问题 179

真正的合群和社交能力,绝不只是附和,而是一种和他人发展成熟关系的能力。

孩子越依恋成年人,我们就越不需要去限制他们的社交。

害羞到底是不是缺陷 179

能帮助孩子调和害羞心理并拥有真正社交能力的,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感受复杂情感的心理成熟。而拥有自我意识和促进心理成熟,都需要孩子和父母培养亲近的关系。

多跟孩子玩并不能提高社交能力 180

依恋和个性化都是成熟的必要条件,而成熟是培养真正社交能力的要素。融入社会,不仅要融人,还要保留自己的特性或个性。孩子在和人交际的时候,首先必须守住自己,并且也能把别人看成独立的个体。如果孩子能清楚自己的想法,并珍视别人的想法才可以证明他能坚守自我,同时也懂得尊重别人。

教养问题的形成都是父母太着急导致的,他们没有耐心去观察孩子,看见孩子的需求,给孩子提供了很多孩子不需要的东西。这比什么都不给更糟糕。

孩子更需要依恋而不是朋友 184

一个成熟的人,是不会随便把一个人当成真心朋友的,除非他对我们很体贴,认可我们的界限,尊重我们的个性。真正的朋友,会支持我们的发展和成长,而不会想发展和成长对友谊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友谊的基础,是互相尊重、保留个性。

孩子唯一的依恋需求,就是和家人或者监护人在一起。明智父母的选择是把时间投入到培养孩子亲子关系上,而不是执着于处理孩子和同伴的关系。做父母是个很需要耐心的工作。每个人都必须要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

更好的选择,是让孩子花些时间和看护人交流,或自己玩一些有创意的游戏。孩子的很多需求,是有先后顺序的。做一个睿智的父母,是很需要洞察力的。所谓看见,其实是由表象看到内里,看到孩子此时的真正需求。

同伴无法消除孩子的无聊感 186

和同伴交流无法提升孩子的自尊 189

自尊的最大特点是能不受他人影响地进行自我评价。自尊的最大挑战是当别人不重视我们的时候,我们也重视自己;别人怀疑我们的时候,我们也相信自己;别人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能接纳自己。

健康的自尊,其关键就是自信和自我价值。

真正的自尊,不是因为我会做某件事,相反,真正的自尊应该是,不管我能不能做某件事,我都是有价值的。

同伴不能代替兄弟姐妹 191

安全感可以让孩子勇往直前,去探索一个充满想象和创造的世界。我们需要留出更多的空间,让孩子发展自我。

依恋竞争 193

我们就必须让孩子明白,亲近父母的一方,不等于疏远另一方,我们需要把一种关系联系到另一种关系中。

当然,要以友好的方式。

和孩子的朋友培养关系;和孩子朋友的父母建立联系。

在孩子貌似不太需要父母实则需要父母引导的时候,我们只有巧妙地以各种方式抓紧孩子的手,维系亲子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孩子的依恋需求。看见孩子的依恋需求,永不放手。

谁该负责养育我们的孩子?最响亮的答案、也是唯一顺应自然规律的答案,就是我们——父母和其他照顾孩子的成年人——我们必须做孩子的人生导师,做他们的向导,做他们的呵护者和他们的榜样。

第三部分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第14章 让孩子归巢 200

用行为本身去建立关系。每一次分离,都需要用情感联结让孩子重新归巢。每天坚持。

爱本能——微笑、点头、睁大眼睛和轻声细语。

友好地与孩子拉近关系 202

父母要能吸引孩子的目光

父母在跳求爱舞时,要关注分离问题。每次分离之后,如何和孩子及时联络情感,是十分重要的。什么都可以缺失,亲子关系永远必不可少。这种情况下,父母必须用自己的热情,主动地去弥合分离给孩子造成的情感冷淡。

睡觉也是一种分离。睡醒后父母和孩子联络感情,非常重要。晨起热身的时间段。

父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习惯和孩子联络感情,每一次分离,都需要用情感联结让孩子重新归巢。

给孩子一些可以抓住的东西 206

为了唤起孩子的依恋本能,必须给他们一些可以依靠的东西。把手指放在婴儿的手心就是向他发出一种联系的邀请,依恋舞从一个邀请开始。

注意力和兴趣是亲子关系中很有用的联系纽带。温情、享受和愉悦,一直是能有效激活依恋本能的首要因素。对于眼神温暖、声音轻柔的邀请,大多数孩子都不会拒绝的。

跟孩子保持身体接触,也很关键。

父母只有付出无条件的爱,孩子才会在情感上抓牢父母,就像婴儿用小手紧紧握住父母的手指一样。

满足孩子的要求或者给他们礼物,并不会真的毁掉孩子,真正毁掉孩子的,是忽略他们的真正需求。看不见孩子,是教养失败的主要因素。

鼓励孩子依赖 211

让我抱着你,我就是你的腿,你可以依靠我,我会保证你的安全。

不要在孩子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逼迫他去应对分别。孩子迟早会独立,但真正的独立没有捷径可走。通往独立的唯一道路,就是依赖。人类本能地实现了从依赖到独立的转换,理解了这种观念,我们才能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扮演好自己的教养角色,鼓励孩子依赖我们。

做孩子的航标 214

为孩子确定方向。孩子会自然地亲近自己的航标,而航标所引导的方向,对孩子的人生意义非凡,因此,这件事必须牢牢掌握在父母手中,不能大权旁落。

不管怎样,我们要鼓起勇气重拾信心,重新担起孩子的航标角色。孩子需要向导,而我们就是最佳人选,自信地担当起人生向导和诠释者的角色。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主动充当孩子的向导,这是一种美好的责任,会重新激活孩子的亲近本能。

让孩子重新归巢 216

无论多大的孩子,只要他们和深爱自己的成年人建立了亲密联系,都能重新开启成熟的过程。

对父母来说,难点在于我们需要把注意力从孩子的行为转移到培养亲子关系上。

在和孩子的互动交流中,父母要避免使用任何带有惩罚性质的语气和情绪。

小到周末远足,大到全家旅游,还有一些强度居中的活动,都是不错的干预手段,都能有效地拉近亲子关系。

我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和女儿针锋相对。

第15章 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看见 221

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尤为珍贵的就是无条件接受孩子的需求。

比他做了什么更重要,我们更在意的事亲子关系,而不是他的行为或成绩。

无条件接纳孩子的需求 222

教养中无论遇到了什么问题,都要把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反复强调的,也是父母需要重视的。

最难的就是耐心,时刻要想着长远的影响。但很多时候遇到难题,我们只是想着怎么十分钟之内把这家伙带出家门,很少会记得自己是在处理某种关系。毕竟,我们有自己的行程安排。

我们要告诉孩子他很重要,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获得安全感。

父母只有有意识去关注依恋关系,我们才会领悟到为人父母最根本的承诺——关注孩子本身。

先修复关系,再纠正行为 224

的确,持续坐冷板凳让人心痛。父母需要一边无穷无尽、不求回报地付出爱,一边耐心地观察进展,期待明天会更好。

绝大多数最后通牒并不是真正的最后通牒,而只是父母逃避责任的一种方式。

判断一个人是否珍惜某件事,要看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对这件事的在乎程度。当我们超越情绪去包容孩子,想方设法回到他们身边时,孩子收到的信息就是——我们把彼此的关系视为自己的头等大事。具体怎么措辞,其实没有那么重要,真正能打动孩子的,是你说话的语气、动作和眼神。

不给别人取代自己的机会 227

不管孩子的依恋形式是什么样的,父母的首要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和自己保持足够紧密的关系,不给别人取代自己的机会。

身体分离,心灵也要保持联系 228

一起为了亲密关系而努力。异地恋的恋爱技巧。

一定要让他知道你在哪里。让他熟悉你的工作地点,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培养别人无法取代的亲密感 230

培养亲密感的第一步,是让孩子开口对父母说出自己的想法。想打破僵局,敲门在于父母要有科学的规划——经常一起出门,一起做事。身为父母,我们需要抓住没一个维系关系的机会。

开始的时候,不要太过直接,最好先营造一些单独相处的时光,虽然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但是父母的主动和真诚,终归会有回报的。

不要强行亲近孩子 231

唤起孩子的依恋本能和直觉,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依恋等级。

父母可以用现有的权威,去制订正确的教养计划,一方面能够防止孩子远离自己,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归巢。

培养亲子关系的计划:家庭度假、家庭游戏和家庭活动。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是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联络感情通常和吃饭是共生的。在我看来,饭桌是个很有安全感的氛围,在这个氛围里,食物是打开心房的钥匙。

一起散步,一起玩游戏,一起做饭,一起读书。

第16章 唤醒父母的教养直觉 234

行为管教法其实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父母更需要“被管教” 235

教养首先是一种关系,关系的基础是直觉。父母需要的是关爱、原则和见解。

自我控制,还包括有组织地为了目标而努力。父母管教孩子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父母自我管控的衍生品。父母要通过换位思考去体谅孩子。问题的答案就在于,父母要承认自己也容易犯错,成人不良情绪确实有可能占上风。

父母要学会从这些互相冲突的因素中学到自控与平衡的智慧。

管教不应该、也不需要和孩子变成敌对关系。管教是孩子发展过程的一个固定环节。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一些过程,让他们自发地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而父母的一部分任务就是配合孩子而不是对抗。

自然管教的七条原则 239

1⃣️联系法,问题出现之前,亲子关系放在重要位置,这个顺序,父母要懂得。出现问题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拉近彼此的关系,而不是疏远。

关系先于引导:开始的步伐要小一点,要有耐心。

2⃣️出现问题的时候,处理关系

3⃣️鼓励孩子流泪倾诉

适应的过程,父母必须让孩子学会流泪、学会放手、学会在意识到要放手的时候,能心怀平静。

第一步无力之墙,要让孩子敢直面事情的真相,而不是妄图让事情顺应他的想法。必须要等孩子明白自己无力改变眼前的事实之后,再去解释。

第二步体谅孩子的挫败感,并安慰他们。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觉父母是和他在一起的。

只有放弃不可能的事情,才更有可能发现可能的事情,探索其他方式了。

4⃣️积极的意愿,比好的行为更宝贵。

学步期,让他感觉自己可以掌控方向盘。大一点,父母需要跟孩子分享一些自己的价值观或在孩子身上挖掘一些和自己共通的价值观。

引导的同时,父母一定要认可孩子积极的意愿。

5⃣️鼓励孩子感受复杂的情绪

教养不代表一定要和孩子对峙。

不要除掉某种冲动,而要学会用别的情感来调和这些冲动。

6⃣️要正面引导,不要错误示范

必须承认,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鼓励和引导。

7⃣️改变不了孩子,就尝试改变孩子所处的环境

耐心

第四部分

如何在数字时代守护我们的孩子

第17章 扭曲了的数字革命 260

我们追求的是联系,自己在世界中的关系状态。

我们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消息 261

孩子为什么会有空洞感 263

数字时代的依恋现象:游戏、网络欺凌和色情内容 269

第18章 拉回迷失在数字时代的孩子 272

处理潜在危害的诀窍,不在于禁止,而在于把握好时机。

父母最大的责任,是充当孩子和社会之间的缓冲器。

数字时代的社交时机 275

为孩子清除数字时代的诱惑 276

先玩满足依恋,再玩电子游戏 278

先做孩子,再认清世界 281

孩子感到无聊,证明孩子缺乏看清世界所需要的满足感:先输出,再输入。

父母是孩子和世界的缓冲器,而不是媒介 283

夺回“迷途的”孩子 285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第二性》读后感
  • 下一篇:《小鹿斑比》读后感2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