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2021-02-12 09:16:38  本文已影响人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最近读完了这本《被讨厌的勇气》,非常受启发。这本书以哲人和青年对话的形式,阐述了心理学家阿德勒的思想。通过这些对话,我学会了如何思想独立,如何不受他人影响努力做自己,如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而最让我醍醐灌顶的,是如何认清懒惰,走出心理创伤并学会接纳自己。

*懒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就好像你一旦不懒了,就无所不能了一样。

很羡慕身边的那些“行动派”,好像他们有了想法,就能立刻付诸行动,即使中途困难重重,也能不断克服,最终达到目的。好像只要他们做好了决定,所有阻碍都能在为他们让路。而我,却总是不断拖延,处在“规划中”的状态,还总是以“磨刀不误砍柴工”来安慰自己,最终既没有磨刀也没有砍柴。

看完这本书后发现,这种自称“拖延症”、“懒”的行为,只是一种借口而已。因为只要有了它们,就可以一直停滞不前,享受目前短暂的安逸。并且,还会臆想出“只要我行动了,就一定能做好”这样的想法。会觉得,我没做到只是因为我没有行动而已。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拖延”是一种选择,为什么不去改变,是因为自己不想改变。这个借口多好啊,只要一直不变,就完全不用担心行动起来之后会遇到什么困难,会暴露自己多少缺点,会经历多少挣扎了。未来会有太多难以预测的事情,那还不如保持现状,躲在“拖延”、“懒”这样的壳子里吧。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我有时会困惑,同样是在童年被父母暴力对待过的孩子,为什么有的长大后性格怪异破罐破摔,而有的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或者提到伤害都能云淡风轻呢?

以前看过的心理学理论,大多都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可总结为,你的现在,来源于你的童年你的父母,以及其他你过去的经历。这个就是“原因论”。而有的心理咨询师,也只能在听完你的故事之后,帮你分析你的痛苦是如何形成的。可是如何排解,如何改变,这些都要靠自己。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也不能改变童年。那么在都成年那么久了的现在,发现问题,只是“追溯”又有何用呢?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阿德勒提出的是“目的论”。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而我们赋予过去什么样的意义,取决于我们的目的。

回到被父母暴力对待的孩子的问题,不排除父母其他的弥补行为,可以理解为那些破罐破摔的孩子,他们的行为是自己的选择。他们以心理创伤为借口,用破罐破摔的行为,毁掉自己,以此报复父母,达到让父母悔恨和难过的目的。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我家熊大。去年疫情,我们每天在家都穿着各自新买的家居服。我们经历过无数争吵和病痛,那两套衣服已经被我贴上不开心的标签,以至于我再也不愿看到它们。而今年过年,当我们再次拿出那两套家居服,老公的状态竟是开心到两眼放光,说“想起了去年我们宅在家的温馨时光”。我十分惊愕,但也不想提醒他我还记得那些事情,毕竟他都忘了。

明明经历了同样的事情,我们的记忆为什么如此不一样?所以呀,什么睹物思情,都是我们自己赋予某物的意义捣的鬼。想想为什么会赋予那些意义,是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看到家居服而难受的我,只是想让熊大记得我去年经历的伤害,想让他多关心我一点。可是,老是翻旧账又有什么意思呢,不如和他一样,过去的事情就翻篇吧。乐观点,多赋予过去快乐的情绪,心理创伤那是不存在的。

*接纳自己

每次开会的时候,我都极其紧张。疫情这一年来,和美国、欧洲同事的电话会也变多了。10人以上的会议,大老板说完之后,Teams上大家的头像此起彼伏地闪烁(都在unmute 和 mute)。我越紧张越插不上话,越插不上话越紧张。很羡慕其他同事可以随机应变又思路清晰,有的对话我都录了下来反复回味,堪称教科书式的答案。

为了有完整的发言,我提前准备了“讲稿”,我写得算是逻辑清晰又没有语法错误。可是在我读完讲稿,效果也不好。和以前一样,每次说完,空气都会突然安静。

而这本书提到,要接纳自己。一些无法改变的事情,就不要关注了。重点关注能改变的。比如我承认,我确实无法做到在思路清晰的同时,又能流利地没有语法错误地表达,毕竟母语不是英语,毕竟有时候组织正确的逻辑表达也需要时间,毕竟会议那头还有那么多大牛。于是我退而求其次,重点关注事情的本身,如何简明扼要地把事情说清楚,把对话建立起来,而不要纠结自己的口音和语法,面对老板和同事也不要紧张。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还比较有效,至少不会再出现空气突然安静的情况了。

    2020鼠年就要翻篇了。很感谢这本书,让我从最痛苦的情绪中走了出来。阿德勒的心理学,会直击要害地把问题讲清楚,而哲人和青年对话的形式,也能让这些不那么入流的思想娓娓道来,让我心服口服。我很推荐这本书。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读书心得分享
  • 下一篇:读《苏东坡传》有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