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读后感

2021-01-13 09:13:06  本文已影响人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读后感

这本书,我是火急火燎看完的,似乎是为了完成任务,完成自己定下的一年看XX本书的任务。因此,实际阅读过程中并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推敲,欣赏作者那广博的知识以及严谨的论证方式。
看完后,必须要写读后感,这也是之前定下的读书规矩,现在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规矩。虽然我来写这篇读后感,其实脑子里并没有装下什么内容,很空洞,写读后感,也像挤牙膏。可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阅读。然而,这又是一次成功的阅读,因为相比之前,我的心慢慢开始不为外物所动了,也坚持把这本长篇巨著看完了,于我而言,这是一次自我的超越。
看完这本书,我要更正之前定下的一年看XX本书的任务,定任务不应该以多少本来确定,这样很容易导致为了阅读任务而阅读,往往实际内容并没有看进去多少,一篇像样的读后感也写不出来。因此,我决定以后只规定每天阅读多少时间,例如1个小时,2个小时。这样,我想应该效果会好些。
好了,闲话不多说。虽然没有专心阅读,但也总是脑子里留下了点东西,现在就把它写下来,以证明我读过。
我高中学习历史,作答的时候,总有“分析某某事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这类题目,似乎这类问题都有标准的答案,大部分这类问题的标准答案都是经济原因,即某某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经济原因。
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根本原因是?毫无意外,教科书上的根本原因一定是英国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而其实,当时我对这个根本原因还是抱有大大的疑问的,因为很自然的我就会接着问下去,为啥英国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经济。你看,这就很容易证明经济原因不是根本原因。
而当时英国出现最早资本主义经济,其实就是一个偶然。或者说英国人瓦特发明蒸汽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为什么是英国人瓦特,而不是法国人某某,或者西欧美国的任何其他一国发明的,其实英国人瓦特率先发明蒸汽机就是个偶然。但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西欧而不是中国,确是必然。
发生在西欧而不是中国的根本原因,也不是教科书中写的西欧最早兴起资本主义经济,因为,你肯定会问,为啥是西欧而不是中国率先发展出资本主义经济?可见,这个问题的答案才是最终的根本原因。而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因为西欧相对分裂的地理环境导致西欧没有统一为像中国一样幅员辽阔的大一统国家,西欧各个分裂的国家彼此之前相互竞争,形成了相对公平自由的环境,而这正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乐土。
西欧的山脉,海洋,半岛,把西欧分割独立成了几个国家。例如隔着最窄才21英里的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以及同样隔着较窄海峡的北欧三国。还有南欧三大半岛上的西班牙,意大利,希腊三国,本身在半岛上,三面环地中海,并且北边又是高耸的山脉。而中欧大平原的法国,德国虽然地理阻碍较小,但两个国家确是有名的宿敌,历史的进程中应该是会统一的。
而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实在是太适合大一统了。西边的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北边的长城(长城本身就是建在山脊上),东边,南边的太平洋,在冷兵器时代,天然的就与西方文明隔绝开来,免受外敌的侵略(也就北方草原民族搞事情多点)。而在这些山脉海洋包围的大公鸡肚子里面却是大平原或者低地丘陵,在农耕时代,大一统肯定是时代的诉求。
因此,高中时,我就认为形成现代人类社会最终格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地的地理环境的不同。后来,我知道早就有人持这种观点,而这种观点有个名字叫“地理决定论”。本书的作者就被称为地理决定论的鼻祖,本书也是地理决定论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而我们的教科书为啥一定要说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基础呢。我想,这跟我们国家为社会主义国家,信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关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重要观点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地理决定论有种宿命论的色彩,即唯心主义。这显然,和意识形态不一致。当然,以上只是我目前有限知识所形成的猜测,仅代表本人目前的观点。
回到这本书来,上面我也讲了,这是一本地理决定论书籍,书的核心观点就是人类历史最广泛的模式,在于各地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植物动物被人类驯化成功的数量,时间不同,进而导致粮食生产出现早晚的不同;而粮食生产的出现即意味着人类的定居,人类群居规模的不断扩大,又容易形成国家,文字,发展出先进的科技;大规模的群居,与牲畜接触,对于传染病的抗体也不断增强。由此,导致近代西方人凭借枪炮,钢铁与病菌,无往不胜,不但征服了新大陆的土著,还征服了东方的中华帝国。
这本书,作者论证这一观点过程循循善诱,逻辑非常严谨。从第一部分,提出新几内亚人耶利之问:为啥近代是西方不断征服世界,而不是新几内亚岛上的土著征服世界?作者在这一部分就打了人种优劣论人的脸。并且,作者实际认为,耶利这一新几内亚岛上的土著人显然是要比我们现代人更聪明些,尽管他们很多人还是从事狩猎采集来维持生存。第二部分,主要就介绍了各地植物,动物被驯化的数量,时间;以及地理轴线的存在导致文明之间发生交流的多少。第三部分,则是拿具体的案例来论证这一观点,分别列举了澳大利亚,南太平洋上的各岛国,非洲大陆,中国,日本等例子。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植物,动物被驯化的数量时间不同,导致粮食生产出现的时间不同,文字发明的时间不同,统一国家是否出现,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否顺畅,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最终导致各自目前的社会格局。在这一部分,关于文字,语言,人种的研究,则是甚为有趣,让我对语言的分布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强烈推荐这一部分阅读。
总之,里面的内容真的是很有意思,由于看的不深,无法详细给你们介绍细节,当然,这也好,不剧透,里面精彩内容留待诸君去细品,以后,我肯定会再来阅读的。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读后感
  • 下一篇:《死亡如此多情》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