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与政治》有感
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共同奠定了儒家思想大厦的基础。《孟子》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以及崇尚名节、气象博大、光明俊伟的人文精神,已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成为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夏海先生新作《孟子与政治》以不同于注释体的研究范式,重在探知义理,兼具辞章,系统地构建了孟子思想体系和逻辑框架,是研究孟子及其思想的又一学术力作,也是一本面向大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佳品,为孟子及其思想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孟子与政治》之新在于研究方法的创新。《孟子与政治》一书的最大特点在于突破了以往重考据、多依其文本作注解/译-述评式的研究方法,更加圆融、成熟地运用了作者一以贯之的解构建构、整体勾勒与系统阐释经典义理的研究方法解读经典。首先是分析解构,作者在熟读《孟子》文本的基础上,打破原有文本的框架结构,对孟子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地梳理和分门别类地归纳。同时是综合建构,作者依据自己的理论功底、学术结构、思维方式,对解构后的孟子思想进行排列组合,从性善、仁政、人格三个方面重构了孟子的思想体系。作者已多次运用这一方法研究儒道经典,在中国古代思想史领域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范式,对推动经典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及中国古代思想研究有着积极作用。
《孟子与政治》之新在于创造性地重构了孟子思想体系。作者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坚持义理为主,重在把握和诠释经典的义理,创造性地从性善论、仁政论、人格论三方面建构起孟子思想体系,不仅在繁杂零散的文本中抓住了孟子思想的主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为孟子思想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在性善部分,着重阐述了孟子的尽心知性、存心养性和知天事天的思想;在仁政部分,着重阐述了孟子的保民而王、民贵君轻和以德服人的思想;在人格部分,着重阐述了孟子的大丈夫、浩然之气和育天下英才的思想。作者认为,政治思想是孟子思想的核心,是孟子一生的奋斗目标,也是孟子行为的原生动力。孟子一生关注治乱问题,其思想主体是政治,孟子所有的思维都围绕政治展开,无论是形而上思辨,还是形而下思考,都是服务于其政治理念的需要。纵观作者笔下的孟子政治思想,既有时代性又有超越性,是一座储量大、品位高的富矿,其中闪闪发光的民本思想、充满爱心的仁政学说、以德服人的王道理念,虽穿越千年时空,仍闪烁着政治智慧的光芒。
《孟子与政治》之新在于思路视野的融会贯通。孟子活跃在轴心时代的先秦时期,他的思想源于儒家,是儒家思想发展关键人物。孟子身处百家争鸣的时代,他善辩的个性特点,使其思想又难免与各家碰撞争论。作者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不仅在《孟子》文本的基础上重构孟子思想体系,而且在比较的视野中,将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荀子思想、墨法道家思想进行深刻的对比分析,实际上勾画出了整个先秦思想的基本轮廓,彰显了作者在中国古代思想史领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理论素养。比如,孟子与孔子思想的对比贯穿全书各章,从天命观、孝道思想、义利观、君臣观、君子人格、修身、教育思想等全方位、多领域论述了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并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为研究儒家思想发展提供了借鉴。又如,通过对儒墨法道四家义利观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儒家重义轻利、墨家义利兼重、法家崇利简义、道家义利双弃的观点。
《孟子与政治》之新在于典雅的文风与严谨的学风完美结合。走进该书的文字世界,不禁惊叹文字的优美、流畅、干净,有哲理、有情感、有温度。既有学理的深度又尽力避免学术语言的晦涩,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孟子思想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专家学者能够品出感觉,普通读者能够读出味道,做到了雅俗共赏,体现了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修养、深邃的思想思辨、高超的行文技巧,彰显了作者在辞章方面的深厚造诣。对读者而言,典雅的文风亲切而清新,在尽情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能够体会经典的魅力。在建构过程中,大到谋篇布局,小到每个标题的拟定、每个观点的提炼,作者都反复斟酌推敲,虽融入了自己的阅历、知识、思想,但始终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严守学术规范,坚持以经注经,以人注人,绝不自由发挥,绝不随意附会,把尊重原典作为解读的灵魂,丝毫感受不到任性议论以及戏谑影射的流俗。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郝英明 系党建读物出版社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