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2020-08-21 09:01:52  本文已影响人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一、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英国作家,1969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代表作包括小说《爱情笔记》、《爱上浪漫》、《亲吻与诉说》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身份的焦虑》等作品。

          德波顿18岁时考入剑桥大学,攻读历史系课程。然而他对学校的课程一点也不感兴趣,好在学业比较宽松,让德波顿有足够的时间随心所欲地博览群书,自学成才。整个大学期间他主要依靠大学图书馆和附近一家书店,在那里他父母给他开了一个账户,随他自由买书。1992年,发表处女作小说《爱情笔记》,1994年,其作品获得法国费米娜奖。1996年,发表第二部作品《拥抱似水年华》;2000年,出版《哲学的慰藉》;2002年,出版《旅行的艺术》;2006年,出版《幸福的建筑》。

         德波顿求学期间,阅读了大量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尼采、黑格尔、洪堡、福楼拜等哲学著作,这些著作为他日后成为哲学讲师以及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源。阿兰·德波顿在封闭式结构中进行开放式结构的创作,并最终形成一种论文式的小说结构模式,将小说的故事叙述和议论部分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小说的整体表达而服务。

       《身份的焦虑》正是作者德波顿借助于哲学、艺术、宗教的力量审视了对于身份焦虑的根源,告诉人民何为焦虑,以及人们怎样才可以巧妙地去克服这种焦虑感。自2004年出版以来,立刻风靡全球,迄今为止已被翻译为二十多种文字,是德波顿融哲学智慧于日常生活的又一部力作。

二、内容概述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么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每个人的内心,潜藏着对自身份的一种难言的“焦虑”。可有谁曾真正的审视过这种身份的焦虑呢?书中德波顿通过援引艺术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观点与作品,抽丝剥茧地剖析身份焦点的根源,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这种焦虑的途径,首次引领我们探寻内心深处的焦虑“情绪”。

           每人对于自己身份都有一种不同程度的回馈、认同,那么究竟何为“身份”?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作者告诉读者,所谓“身份”并不是专指某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社会地位,换句话说是每个人自我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及重要性的一种体现。

         《身份的焦虑》主要包括焦虑起因及解决方法两个部分。在“焦虑起因”部分中,德波顿通过援引艺术家、思想家、作家的观点以及他们关于身份焦虑的探寻,作者告诉读者,其实身份的焦虑本质上是一种“我们对自己在世界地位的担忧”。我们每个人都惟恐失去身份地位,如果察觉到别人并不怎么喜爱或尊敬我们时,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信心。身份的焦虑,也极易让我们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担忧我们因失去身份与地位而被夺去尊严与尊重。针对这种隐忧,作者指出引发身份焦虑的四个原因,即渴求身份、势利倾向、过度期望和精英崇拜。

           我们每人都渴求成功,渴望幸福,渴望利用自己的“身份”在社会中得到财富,获得爱和尊重。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成功、幸福的定义也不断变化。这种不断变化的反馈,便是身份焦虑产生的一种原因,即“渴求身份”。所谓“势利倾向”指社会中的处事哲学往往因我们不同的身份焦虑而产生不同的焦虑,如一些势力者关注的都是别人的声望和成就,对有声望和成就的人表现出尊重和爱戴,而对毫无声望和成就的人则表现出蔑视和鄙夷。

          “过度期望”是指人们处于某一种生活,通过与别人的对比,进而希望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比如一个原本工作顺利、家庭美满幸福的人,仅仅因为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发现他同学的薪水、住房等物质条件,都比他强,尽管他自己也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赶上他的同学,然而永远挥之不去的焦虑,却成为他必须要付出的巨大代价。最后一个原因——“精英崇拜”,即在现代的社会中,主流精英文化逐渐被人们接受和崇拜,我们要想成为精英,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焦虑。

           针对如何解决身份焦虑的问题,德波顿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方面探究舒缓释放身份焦虑的途径, 更以特殊的“波希米亚人”作为“标本”,介绍这个外表看来出格、怪异的群体, 如何追求独立、持久的“亚文化”价值,由此探讨在与主流文化相抵触的独立生活方式中维持信心的能力,有多少来自小环境中起作用的价值体系,多少来自阅读的书籍、听到的话和所交往的人。作者解决焦虑的方法,简单来说即用哲学的方法审视当下,培养自己兴趣转嫁焦虑,借助宗教力量。狭隘的政治争斗会令人们焦虑与暴躁,通过政治斗争,不同的群体都试图摆脱在既有体系中利益既得者的统治, 为自己获得尊严。

            正如作者告诉读者那样:“一旦对身份的焦虑有所了解,当我们再次面对对手的漠视和挚友的成功之时,我们的反应就不仅仅是痛苦和内疚了。”通过这样的认识与分析,可以避免让自己活在别人的眼神当中, 轻易被他人的敌意或者忽视所伤害,终结“自虐的过程”。而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里也可以帮助人们纠正一些势利的观念,避免随波逐流,建构自身独立的价值观念。德波顿在书中,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务最终都将会变得非常糟糕,然后通过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微不足道,逾越自身能力与庞大抱负共同构筑的心灵苦痛,告诉我们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才能证明生活的成功与幸福,战胜身份焦虑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从自我内心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

三、读后感悟
        《身份的焦虑》是以阿兰. 德波顿于2004年在BBC主持的同名纪录片的文字版为蓝本,进行编写并出版。书中德波顿用更文艺的哲学视角,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深入浅出,将枯燥的哲学思想与文艺理论变成一股智慧的涓涓细流,注入人们内心深处最需要的地方,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关于所谓的“身份”,绝大多数人以为这是一种职位的体现,如经理、投资人、合伙人等等。但还有一种身份,却是我们每天无时无刻都会与之打交道,如我们会经常在各种社交平台,看看谁发布又跳槽了,工资翻倍,福利提升的信息;又如每遇节假日你苦逼加班时,经常又会在各种社交平台,看到谁去高档旅游度假圣地,谁去参加某个名流云集的酒会,谁又晒出了与某位知名人士的合影;再比如,去参加同学聚会,从工作、休闲聊到配偶、孩子,每人都要被问及近期状况如何,每一项都在暗中较劲,仿佛所有人过得都比自己滋润。

         其实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演变,身份已然不仅仅是一种单一职位的体现,更多人每人在他人眼中、口中、心中价值及重要性的一种体现。换句话说,现代人种种压力的来源,看似是对物质财富的担忧,本质上却是对一种更抽象东西的隐忧,即身份的焦虑。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一个人问“你长大以后想要成为怎么样的人”,另外一人回答“我为什么不能成为我自己”。当然我们每人年幼求学时,每当成绩不理想时,家长都说“看看那谁的成绩,你怎么不成为那谁”。于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仅成为了父母口中优秀的代名词,更成为了我们成长路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随着成长,慢慢的,“别人家的孩子”也逐渐成为了自我对身份焦虑的一种担忧。

             对自我身份焦虑的一种担忧,担忧自己在他人眼中没有价值,或者不够重要,无法成为社会认同的成功典范,其实这正是著名的“马斯洛需求模型”的一种真实反馈。马斯洛需求模型,根据人的需求提出了著名的五个层级,满足吃饱穿暖的生存需要、满足稳定工作生活的安全需要、满足情感需求的归属与爱需要、满足自我着重的尊重需要,以及追求实现自己潜能的自我实现需要。随着时代发展,我们每人在满足最初始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后,都希望可以获得更高层级的需要。对于我们追求的高层级需要,正是我们所处现代社会的一套判断成功的全新标准。类似“别人家的孩子”的高峰,我们只有达标了,才能获得身份,进而获得他人的尊重。如果获得了尊重却没有继续努力,我们还可能丧失身份,失去他人的尊重。而且,我们自己内心也会对自己有所期待,可出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我们很可能让期待落空。

             正因此,我们一边努力实现马斯洛需求模型的更高层级,一边又要不断克服自我身份焦虑带来的隐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与自我需求出现严重偏差,如一些高官,想升职却因诸多主客观原因,而失之交臂,自我向上实现不得,只能向下实现鱼肉百姓的夙愿。在书中,作者给出一个关于自尊水平判定标准,即自尊=实际成就/对自己的期待。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们物质生活水平取得质的飞跃,在逐渐满足低层级需要,且高层级需要经常郁郁不得志之时,我们应该清醒知晓,我们想要的不是物质,而是背后的情感反馈。情感反馈越多,我们的身份和存在感就越高,我们都渴望积极的存在感,很难忍受别人鄙夷的目光。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影响着我们的社会价值,而我们判断自己价值的参照物也是其他人。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所有人的节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国家,均不约而同走到了重新反思的阶段。居家隔离期间,有人深感自我身体出现问题,有人深感自我意识思维跟不上节奏,有人深感自我经济出现偏差。针对这些状况,有人怨天尤人,有人自怨自艾,有人杞人忧天,有人反思反省,有跃迁突变。其实所有这些不同状况的反馈,均是我们自我身份焦虑的一种真实佐证。应对疫情不同的情感反馈,也正是“二八现象”带来的真实体现。

           所谓“二八现象”,由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指出,解除“边缘人”的精力与不满情绪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在这80%人的嘴中每人都塞一个“奶嘴”,这就是著名的“奶头乐理论”。奶头乐理论描述这样一个设想——由于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分人口将会不用也无法积极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而为了抚慰这些“被遗弃”的公众,他们的生活应该被大量的娱乐活动,比如互联网、电视、游戏等娱乐媒介填满。

            当我们的生活被互联网、电视、游戏等娱乐媒介充斥之时,慢慢的,我们会不自觉陷入一种缺少自我判断的感性思维模式中。不读书,不交流,不思考,在一种自我喜欢的舒适区中不可自拔,越陷越深。时间久了,我们会不自觉发现,马斯洛需求模型的高层级不但出现偏离,反而自我对身份焦虑愈发强烈。不断焦虑,不断担忧,让我们对所处生活缺少了些许的情感幸福认同。

        《身份的焦虑》是继《旅行的艺术》后,阅读阿兰. 德波顿的第二本著作。多人的推荐,数次阅读后,我简单总结出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探寻属于自己的幸福密码。德波顿通过分析何为身份,何为焦虑,如何破解焦虑,告诉我们每人真实需要的,并不是刻意追求无休止的物质财富,而是探寻属于我们自己的情感幸福的密码,这才是破解焦虑的根源所在。

         第二,多去发现事物背后的底层道理逻辑,跳出画面看画,不拘于现实,懂得思考。我们每人面对自身身份焦虑,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反馈,倘若只知一味地从简单感性思维入手,身份焦虑也会越陷越深,跳出现有模式去思考,定可以发现不一样的逻辑。

          第三,增加延缓满足感,提高自己的核心优势。专注于在自己的优势上面,做到专而精,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不能被别人所取代,并且不断给自己增加延缓满足能力,让自己始终沉浸于一种愉悦的环境之中。

           第四,不断学习重要学科的重要道理,让学习成为思维方式的一种习惯。现实生活的我们,对于任何人、事、物都要保留一种敬畏之心,尝试去接触新思想、新思维、新理念,不断去学习、去交流、去分享,让学习贯穿于我们人生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第五,树立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适当取舍,适当放空冥想,保持内心宁静。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摆脱掉身份的焦虑,是让我们学会做自己,而我每个人不应该成为别人,而是成为我们自己。

            最后奉上一句《身份的焦虑》的金句,作为全书核心的写照:假如我们不能停止忧虑,我们将会用最珍贵的光阴为不值得的错误而担心,这才是最痛心疾首的事情。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读温秀花长篇自传《苦难成就人生》有感
  • 下一篇:《一生的旅程》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