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克里希那穆提:死亡每天都在发生读后感

2020-04-09 09:03:53  本文已影响人 

克里希那穆提:死亡每天都在发生读后感

克里希那穆提与弟弟尼亚南达格外亲近,感情深厚。两人相伴生活了多年。一次旅途中,尼亚因患上流感最终不幸身亡。这个消息当时彻底击溃了克里希那穆提。不仅如此,他当时全部的生命哲学,对于未来尼亚将担当重要角色的绝对信念,也似乎在那一刻全部被摧毁了。弟弟尼亚的死带给克里希那穆提极大的冲击,却也带来「重生」。此后,他的生命哲学形成了新的视野,新的意识展开了。他说,「现在,我比以往更加确信,生命中存在真正的美。真正的幸福,无法被物质世界的任何变故所毁灭。强大的力量,无法被逝去的任何事情所削弱。伟大的爱,永恒,不朽,不可战胜。」——编者注
(读这一段,让我一直以来对圣者教导的无上尊崇之心,有了深入反思!就是说,圣者.佛也不是一日修炼成的。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试错,一些认知.观念上的错误。他们也是在不断的试错.失败中成长的!)

当我们没有完整地、充分地、以完满的头脑和内心面对生活时,我们就会害怕死亡。因此,问题不是我们为什么害怕死亡,而是什么妨碍我们充分地面对生活。
一切都必然会死去,必然会消逝。但是如果我们拥有了能让我们充分面对生活的领悟,那么其中就有永恒的生命和不朽,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也不存在对死亡的恐惧。同样,问题不是如何将头脑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而是如何充分面对生活,如何面对生活才能完满。
如果我们知道如何结束,就不会再害怕;如果我们知道死亡每天都会发生,也就不再害怕。你能理解吗?这或许超出了界限。
我们不知道怎样死,因为我们一直在积累,积累,积累。我们总是思考明天:“现在我是这样,但我将会成为那样。”我们从未在一天当中完成一切,我们没有像只剩下了一天那样生活。
你是否理解我在说什么?我们总是活在明天或是昨天。如果有人告诉你在某一天结束之前你将会死去,你会有什么打算?难道你不会把那一天过得充实些吗?我们从未活在丰富的一天当中。我们不敬重今天;我们总是想我们明天将会如何,想着明天要去玩板球,6月份要完成考试,想着将要如何享用美食,要去买什么衣服,等等,总是想着明天或昨天。因此我们从未活着,我们一直处在错误的观念之中,慢慢死去。
如果我们过完一天,完成一切,然后又过另一天,就像这一天是新鲜的一样,那么就不再有死亡的恐惧。让我们的全部所得、全部知识、全部记忆、全部的争取逐日死去,而不是把这些带给第二天,因为第二天有美的存在。那样的话,尽管有结束,也有重生。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年5月12日-1986年2月17日),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灵性导师。他一生走访过全球超过七十个国家演讲,其演讲被辑录成超过八十本书,更被翻译成超过五十种语言。克里希那穆提是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人。在二十世纪一度对西方哲学、宗教产生重大的影响。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被印度的佛教徒肯定为“中观”与“禅”的导师,而印度教徒则承认他是彻悟的觉者。全球多国均设有克里希那穆提基金会和学校,包括美国、欧洲、印度和澳洲,并致力推广克氏的慈悲与当世解脱的理念。
(感悟:昨晚读克里希那穆提这篇关于死亡的文章,我又陷入思考之中。回想自己,可以说从小在家中就经历死亡的威胁。小时候,我爸几乎每晚喝醉酒回来,就开始一系列的折腾。最后,就是到厨房拿刀.剪子要往炕上撇。每到这时,充满恐惧的还是一个3岁左右小孩的我就会站起来使劲哭喊,想要惊醒被酒精控制失去理智的父亲和在炕上躺着或睡觉的妈妈.弟弟,以让他们保护好自己。所以,从小我就面临死亡的威胁…
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家庭战争,让我的心理问题重重。一个心理疾病从得到治好大约用了22年。还有一种强迫型人格等着我去疗愈。这两年因故重回原生家庭,父母的种种又让我常陷入痛苦之境,身心真的是“满目疮痍”。昨晚看到克氏谈死亡的文章,其实在佛法中“病”为何为八苦之一,就是因为它指向死亡。也即人身.心的不健康.损伤,可能会影响到人生存.生活的能力,其实最终指向的都是死亡!
昨晚看到死亡的这个问题,我在想,我为什么从小到现在很艰难的活着,要不断去学习.疗愈自己。我为什么不让自己死去?其实,我真的应该随顺我个人.家族的生命之流,就是--不畏惧死亡!从小,它就伴随着我。而我,一直以自己的能力趋吉避凶。我真得应该好好正视死亡这个很多人都恐惧的东西了。我觉得,我应该学会不再害怕它。我应该接纳某个未来,让死亡之手带领我,带我平静的离开这个世界。即使穿越黑暗,我希望你赐予我力量而无恐惧之心!
也许,就是人类的这个根本恐惧一直在内心最深处影响着我。今天,我不再畏惧于你,释放对你的恐惧。于是,我想,我承受痛苦的能力可能会大一些了吧。现实能力的一些缺失,经常感知外界而身心产生的不良感受,以及身.心所有的不舒服.痛苦。所有真.善.美与光明对立的另一面,从今天开始,我都希望自己能够去承受与消融它们……)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我的阅读观》读后感
  • 下一篇: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