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品《如是我闻》有感
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最感到好奇的便是这个颇有文言气息的题目——如是我闻。辛先生到底听到了些什么?又是要表达些什么?上网搜查了一下才知道,“如是我闻”其实是佛家用语,出自《佛地经论》。原文是“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还没开始看这本书,我就已经被这一串如是我闻、我闻如是弄得是晕头转向,大叹不解。又查找了不少有关“如是我闻”的注释与见解,却还是没能理解它的意思。这使我不禁有一些气馁。然而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却觉得或许这个题目并没有我想的那么艰涩难懂。如是我闻,其实所写的就是作者辛丰年先生对音乐的欣赏,对音乐的“见道”。
犹记得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曾经说过,要看一本书、要了解一本书,首先要看这本书的前言部分。这本《如是我闻》总共收录了三篇前言,一篇是这本书的制作组所做的关于“为何读书”与“怎样读书”的讨论。由于这篇前言与本书无太大关系,故这里略去不讲。后面的一篇“序”是由我国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吴祖强先生所作。辛丰年先生并不是真正的音乐理论家。在这里,一个真正的音乐家的评价便使得这本“门外汉”的音乐评论作品集变的格外拥有价值。最后一篇前言是“作者的话”。辛丰年先生在这篇前言中道出了写这三十篇短文的动机。辛先生认为,无论是何种音乐都值得人们严肃地倾听、认真地欣赏。虽然我们也许无法真正做到品鉴音乐,对每一部作品指指点点,说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只要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严肃认真地去听,总是会有收获的。
《如是我闻》是一本辛丰年先生的作品集。除去开篇序言外,这本书一共收录了辛丰年先生整整三十篇“听乐实感”。辛先生一直强调,自己对于音乐“只是一知半解”,是个“门外汉”。但是就如序言中吴祖强先生所说,“归根结底音乐主要也还是为给‘门外’人听的”。真正对音乐有深切感受的往往还正是这些“门外汉”。辛丰年先生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门外汉”,他的那些琐碎感受反倒是可以让人如醍醐灌顶,直想道一声“好”。
首篇文章的题目是《一花一世界》。以这么一句佛家经典为题的文章讲述的却是对几首经典小品乐曲的评析与感受。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犹记得第一次记住这句话正是年少轻狂时。那时仅仅是被这句话的美丽与风靡所吸引。等到稍微年长一些的时候倒是品出了一种“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的味儿来。想必辛先生是觉得,在音乐的世界中,一首短短的小品乐曲与一首壮志激昂的交响乐从本质上来讲并没有什么不同。即使是一首小曲也是可以形成一个独有的小天地,拥有其巨大的的音乐价值。
在《如是我闻》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即是说音乐是“无形画,有声诗”。在辛先生的文章中,音乐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而是被具现化为生活中所有的可观可感。比如说那首《回想》(《Souvenir》)。辛先生将这首小品乐曲与欧·亨利先生的小说(《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结合在了一起。那沉沉幽暗的旋律就如同那残留在腐朽窄小房间中熟悉的木犀草香,就着哀思与绝望,透露着灵魂的芳香。在这里,音乐不再回荡在耳边,而是萦绕于鼻端,经久不散。
读这本书时,我总是会感到有些微微的紧张感。不是因为辛丰年先生的文笔犀利刻薄,相反,辛先生总是用一种淡淡的平静来表达他对于音乐的感受。这种平静就如同大海,表面平静无波,内里却是波涛汹涌。从辛先生的每一篇、每一句、每一词、每一字中都透露着对于音乐的认真追求。辛先生不像那些所谓“专家”,对音乐品头论足、夸夸其词;也不像那些娱乐者,对音乐听听就算,仅为消遣;更不像现在某些音乐人,对音乐百般算计,追求效应与利益。辛丰年先生仅仅是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用他自己严谨认真的做事风格对音乐细细欣赏。折服于这种认真之下的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不禁认真起来。一首首细细查找着书中所述的每一首曲目。正如辛丰年先生所说,“许多音乐作品”让人“仍想一听再听,再去受它的折磨”。辛先生的文章也如这般,让人仍想一阅再阅,再去受它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