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本单元教材特点,同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认识“撼”等8个生字。理解“骚扰、震撼、糟蹋”等重点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机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句子理解、自主合作、扩展延伸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走近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读懂生字,理解“骚扰、震撼、糟蹋”等词语的意思。
2、 如何让学生走进生命、感受生命,从而懂得珍惜生命。
难点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生命也许只意味着活着,如何让学生走进生命、感受生命,从而懂得珍惜生命,是这篇课文要解决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指导学生收集生命是什么的资料,教师书写课题,以课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
(师范写,学生读。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二、作者介绍
师:不要着急,读课文之前,你们先认识一个人,一个极其特别的人。(音乐起)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杏林子。他有一脸的微笑,这一脸的阳光,谁又会想到,在他的生命中……都会步步煎熬过,致使全身80%以上的关节会都坏死。……(略)惊人的毅力,写下了四十多本著作,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杏林子的一双手,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生命生命》就是这样一双手,趴在膝盖上写出来的。想读吗?
师:很多同学都已经投入了,那就最快地读一读课文,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对课文的感受。开始读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了一遍课文,有感受想说吗?谁有话说?请你来。
(引导学生说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师:课文才读了一遍,很多同学有了感受,有了思考,不过,有些感受是在一次一次读书的过程中越来越真切,越来越深刻的。你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还会让你的感受更丰富。所以,我们还得继续读书。我们也一定也急着去了解课文内容了。所以,我们还得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生字新词上。请同学们一边大声地读课文,一边划出那些生字新词。然后自己想办法把它们读准了,读懂了,把每句话读通顺。放声读。
师:同学们划出生字新词来了吗?
(检查一下字词的学习情况。能正确的读出三组词语,另外能正确的理解另外三组词语) 能正确独处的三组词语:动弹、即使、短暂
能正确理解的三组词语:骚扰、震撼、糟蹋
(引导学生找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1、理解骚扰的意思
生:骚扰的意思就是扰乱。文中就是作者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就是扰乱作者写稿。
师:抓住了一个关键字,组了个词就大概理解了骚扰的意思,那么“扰”还能组成什么词啊?请你——
生:“扰”还可以组词为打扰。
师:抓住关键字组词,我们就能理解这个字的意思。那么在课文中,作者用骚扰要表达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里的句子。自由读读。
师:课文里是表达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课文里的骚扰是那只飞蛾不停地在作者的头上飞来飞去,打扰作者来写稿。
师:如果你是作者,在写作业呢。有这样的飞蛾,在你头上飞来飞去,你会怎么样?
生:把它捏死。
师:噢,你看,已经烦到想把它捏死。想结束它的生命了。你是从哪儿感受到骚扰表达的意思的呢?大家看看上文。来,请你说。
生:我从飞来飞去这个词语上面。
师:一个飞来飞去,让她感受到了骚扰表达的意思。还有吗?飞来飞去,你说——
生:不停的。
师:不停的飞来飞去。而且作者当时正在写稿。也请你读一读这一句,读出骚扰所表达的意思。
(学生读)
师:刚才我们联系了上文,体会到了骚扰表达的情感,再看看下文。从哪儿感觉到的?看谁有一双最锐利的眼睛。能捕捉到文中那敏感的语言文字。你说——
生:捉住。
师:捉住你感受到什么了?
生:捉住感受到了作者已经很烦这一只飞蛾在她头顶上飞了。
师:你看,她通过一个动作,也感受到骚扰表达的意思了。来,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读出骚扰所表达的那种情感。夜晚,我在灯下写稿,读——
师:刚才,我们用关键字组词的方法,读懂了骚扰的本义。又联系了上下文,体会到骚扰所表达的情感,这些都是学习词语的好方法。
2、理解糟蹋的意思
糟蹋换了个近义词——浪费,就理解了糟蹋的意思。用浪费解释糟蹋说得过去吗?我们换到书中读一读。来,请你把浪费换到句子中读一读。
师:你看,在这里用浪费解释糟蹋,是非常准确的。同学们再看看这个句子,这里面还有一种和白白糟蹋完全相反的态度,是什么啊?
(好好地使用。)
师:你看,好好地使用和糟蹋是相反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好好地使用前面加个不来解释糟蹋,那糟蹋的意思就是——
(可以不好好地使用它。)
师:对了,你看,一旦我们知道词语相反的意思,在前面加个不,也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震撼的意思
用近义词震惊并结合课文理解。最后相机出题考察学生理解学习情况。
四、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师:刚才,我们把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了,生词也读懂了。再读课文,我们就更容易把课文读好了。这一次,我们来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看看,能不能读出每一自然段的意思来。谁想读第一自然段?(听一听他能不能读出第一自然段的意思。)
师:是啊,生命是什么呢?是什么一次又一次地让作者对生命有这样的思考呢?我们接着来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谁先来读第二自然段。好,请这位男孩你来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在这一自然段中,是什么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请大家拿出一支笔,画一画相关的句子。
(读第二自然段,理解第二自然段)
1、你画出哪些句子来了?让你感受到,是这些句子引发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2、读了这个句子,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飞蛾啊?那飞蛾在干什么呢?
3、那你能将那只飞蛾带到我们的眼前吗?
4、她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飞蛾求生的力量。老师也想读读行吗?
5、你们不是用耳朵在听,而是用心在听。同学们,就这样读着、想着,想着、读着,课文里一个个静止的文字符号就会在我们脑子里复活。我们就能听到作者听到的,想到作者想到的,感受到作者感受到的。那么,在这一刻,作者心里在想些什么呢?(生命很强烈,还很鲜明。)
6、在这一段中,是什么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是飞蛾求生的欲望。)
(二)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中,又是什么引发作者对生命这样的思考呢?谁想接着来读第三自然段?好,这个女孩。其他同学认真听,继续画一画相关的句子。来,拿起笔来。
(读第三自然段,理解第三自然段)
1、你画出哪些句子来了?
2、你感受到当时作者什么心情啊?
3、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作者很惊讶的?
4、一个竟然让她感受到作者的惊讶。同学们,种子生长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吗?有什么可惊讶的啊。
5、读着上面的砖缝,就能想到下面的没有阳光,没有泥土。联系上下文,真会读书。同学们,那你们认为,这粒香瓜子应该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6、师:你看,温暖的阳光,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份,这些都是种子生长必须的条件。可是,这一粒香瓜子,在没有阳光的砖缝中,它——来,一起来。
(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7、师:刚才,我们读着上文,想着下文,读着下文,体会着上文。读书就要这样,上下关联着读,才能读明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才能越读越明白。现在,相信,这粒香瓜子,不仅写在了课文里,不仅打在了大屏幕上,也一定育在了同学们的心里。那么,老师把那些让大家有感受的词去掉了,你看看还能不能读好这句话。请大家试着背一背。
8、师:同学们背得真投入,来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如果你能背下来,就看着屏幕背,如果背不下来,还可以试着看书。只要用心背,就是好的。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
9、师:同学们,在上个自然段中,是飞蛾求生的欲望引发了作者的思考。而在这一自然段中,又是什么引发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呢?你还能用文中一个关键的语句来概括吗?这一段是什么引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
(四)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中,又是什么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呢?请同学们看屏幕,老师和大家合作来读这一段。老师先来读。
(配乐)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憾,同学们,你听。(播放心跳的声音)这心跳——
(沉稳而有规律。)
师:你静静地再听。(播放心跳的声音)这心跳——
(沉稳而有规律。)
师:尽管病情每时每刻都在静静地煎熬着,但她听到的心跳,依然——
(沉稳而有规律。)
师:就是这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让作者想到了,读——
生: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师:在这一段中,又是什么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呢?
(就是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五)师:同学们,请看黑板。作者了的三件事,一次一次引发他对生命的思考,尤其是当她静听心跳,感觉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时候,她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些思考,都写在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大家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师:刚才,我们通过一遍一遍的读书,和作者一起经历了引发她对生命思考的三件事。特别是她对生命的那些思考,简直就是一句句精典的人生格言啊。同学们,来,我们一起读一读,争取把它记在心里。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读——
1、我可以好好的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2、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这两句话,在表达上非常有特点。这样的句子,越读越觉得有滋味儿,越读越觉得有内涵。我们这节课的阅读,已经为理解这样的句子打下了基础,下节课,我们将利用学过的方法,深入地理解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读懂课文中的深意来。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五、板书设计
19 生命 生命
飞蛾求生 珍惜生命
瓜苗生长 生命有限
静听心跳 价值无限返回读后感范文列表
上一篇:科学发展读后感下一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