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范文

《乡土中国》优秀读后感选登

2023-08-12 07:49:43  本文已影响人 

《乡土中国》优秀读后感选登

乡土中国

阅读 成长

      进入高中,同学们就会在教材的“整本书阅读”中读到《乡土中国》。全书由14篇论文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等各方面,语言严谨、逻辑紧密,信息丰富。对同学们来说,读懂《乡土中国》类型的文章是一道绕不开的门槛。

     今年7月份,“西溪阅读”和《中学生天地》编辑部特别策划的"暑假公益领读"活动中就有《乡土中国》读后感征稿。我们一起欣赏下已经入选《中学生天地》的我校学子的文章吧!

乡土的温情与现代的纠葛

苍南县灵溪中学(三禾高中)

杨慧珍

“奶奶,肚子痛。”“奶奶,腿抽筋了。”“奶奶,牙疼!”……

我的很多病痛,都是被奶奶的土方法治好的。她会拿出一小罐“神秘物体”,挖出一指甲盖的量放在碗里,再用开水冲开,让我慢慢喝下,有咸咸的味道,又带着茶叶的沁香。就这样,在我的疑惑中,“病魔”被消灭了。这些很难不让我联想起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里的记载——初次出国时,奶妈让他带上装有灶上的泥土的红纸裹着的东西,专治水土不服。

三年来,疫情风波席卷全球,“足不出户,出门戴口罩”是防护的日常操作,可放在农村便成了灰尘,轻飘飘的。村里的人往往是不理会,习惯于自顾自的生活。当被要求去打疫苗时,也总是置之不理,仿佛这些防护并没有什么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诚然,农村的问题真实存在于中国社会,也对发展产生了种种影响。但是农村又有属于自己的智慧,似乎违反科学,却总能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天气预报。明天是否能出去玩?今天是否可以洗床单?明天能不能上体育课……科技飞速发展,但是依旧避免不了天气预测错误。我们许多原本打算好的攻略,在这样的情形下就泡汤了。可在乡村,在夏日里的晚饭时光,搬一张小凳子坐在家门口,吹着带有余热的风,吃着冰镇过的西瓜,与家人们围在一起吃饭。或许是那阵风吹过,爷爷就判断了明天的天气;或许是太阳拖着长长的袈裟,温热的夕阳里爷爷能够看透云层,探知未来,不经意间就把天气状况准确预测了。尽管爷爷没有学习专业知识,但是他的经验总能带来意外的收获。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是‘愚’的。”这句话出现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里,果真如此吗?走在乡下很容易看见一群衣服脏兮兮小孩,很是调皮可爱。他们的爷爷奶奶也许就在边上的田地干活,他们在一旁看着玩闹着。与城里的孩子不同,他们时不时会跑到爷爷奶奶边上问,“爷爷,你渴不渴,要不要喝水呀?”“奶奶,你累不累,要不要我帮忙呀?”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稚嫩,在小小的身躯里装不下他们对亲人关心。往往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会时时牵挂的家里人。

浓厚的烟火气是农村里鲜妍的一抹红。5G速度再快,也总是乘最晚最慢的一班车,迟迟来到乡下。三年不见的城市,也许会焕然一新,但离别十年的农村,还是异常的亲切熟悉。“慢”是他们生活的常态,就是在这样的生活里,我能感受到与城市里最不一样的新年。农村的新年是最有年味的——家家飘来腾腾的菜香,门前红如火的大灯笼,还有彻夜不绝的爆竹声雨与色彩斑斓的烟花……家家过年家家乐。尽管有走访亲戚的尴尬,依旧会被扑面而来的归属感包裹。

在《乡土中国》里我很能找到那些让我无比熟悉的场面。现在看来,新与旧的思想文化擦出了耀眼的火花,它们交织着,“土方法”和高科技,“城里人”和烟火气……无不在演绎一场视觉盛宴,经久不衰。

(指导老师:朱伟)

深沉的土地  盘根错节的人情

苍南县灵溪中学(三禾高中)

陈然

泥土是中国的根本,这是我从《乡土中国》读出来的道理。

我是一个乡下农村的孩子,父辈更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乡土中国》提到的很多农村生活的细节,总能让我产生共鸣。泥土就是中国乡村的根本。父亲时常提起他儿时在水田间插秧收水稻的日子,那是父亲小时候的痛苦记忆——频繁的弯腰总令他苦不堪言。同时,那片纯真的土地也给他珍贵的童年:现在逐渐消失的公放电影。那是他童年最期待的玩意儿,约上三两小伙伴,穿梭在痴迷于电影的大人之间,快乐爆棚。在家门口混着泥土的小河里畅快地游泳,从自家直达三叔家,在河里洗菜洗衣,在河边的树上躲避父母的追击。

父亲描述的乡土生活,似有若无地印证着《乡土中国》的叙述,从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农耕文明的深远影响,想象出农村生活的遥远的模样。

乡下孩子读书之路的举步维艰。我毫不怀疑这样的艰难——在父母的口中,他们的上学路是这样的艰辛,那样的遥不可及。农村里大多是文盲,但是乡下长大的孩子却对瓜果蔬菜极为了解。身边的长辈仅仅是看见未结果子的叶子就知道这是什么农作物,这样的能力让我震惊。可见土地对其影响之大。如今,农村的学习坏境生活改善许多,却离最亲切最深沉的土地远了许多。这不禁给我一种怀疑:如此发展正确吗?答案未可知。

《乡土中国》还谈到乡村之思想、传统、家族和情感。我将它们看作一个大主题,因为它们彼此之间紧密相连难以分割。乡下人思想很淳朴,多半围绕着亲人、土地这一类事物产生。或许,有人认为乡下人多半粗野、蛮横,但实际上正如《乡土中国》所讲,乡下人是极其依赖规矩,甚至是墨守成规的。比如日常生活的吃饭,孩子必须在父母动筷后才可以开始吃饭;否则就是一顿打。还有站姿,在门口必须站直身子,不能靠着门边;否则会被视为乞丐。乡下的思想可能僵化、落后,但规矩却要严守。在层层的规矩里塑造出乡村中国的家族,“年龄归组”的现象表现突出。比如年夜饭。每次回奶奶家吃年夜饭,老一辈只和老一辈一起聊天,妇女们都聚在厨房烧制年夜饭,男人们都一起吃着点心吹牛,大孩子们聊天,小孩子们只管自己玩耍。

《乡土中国》提出,“社会秩序范围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乡土社会的不可变性,是源于稳固的秩序。从辈辈相传而来的男女有别与家族情感淡薄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鸿沟”,小家庭的感情自然不可能亲近逼人,同时老祖宗传下来的矜持也强化了这一现象。我不否定矜持的情感,但过于保守的言语似乎并不能满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需要。对此,我深感困惑,难以给出有效的意见。

对比之下,当下的中国确实已经进步巨大,但是在很多方面上仍有着遗漏和欠缺。对于社会的发展,我认为乡土的根本——人与人之间、人与土地之间、人与社群之间,应当是奠基于乡土之上。这是乡土中国必不可少的东西。

我诚挚地希望,这片乡下的深沉的土地能够越来越好。

(指导老师:朱伟)


依恋“土”,重塑乡村精神

苍南县灵溪中学(三禾高中)

严盈盈

翻阅《乡土中国》的第一眼,我便被"土”所吸引。

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对此,我很是赞同。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血脉中便有恋土情结。从传说女娲造人到成语落叶归根,处处都围绕着土——乡土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底色。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包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的箱子里一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

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世世代代的农耕民族对土有嵌入骨髓,血肉相融为一体的情愫。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土,他就能种菜。这话不假,就像陈心想教授说的,“在城市里,你能看见阳台上有人种菜种辣椒”,人对泥土的珍重都被自觉带到了城市生活方式中。泥土在中国人眼中极其珍贵,可以说中国的土地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的恋土情结根深蒂固。中国人不仅把土地当作孕育生命的母亲,也把土地看作是生命结束后的归宿。土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份信仰。

熟人社会是乡土性的具体生活表现。人们习惯着群居生活,土地是根本。这种聚落型态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人交往观念,使之特别重视邻里关系,有这样一句话:远亲不如近邻。这种深刻的地缘情感深深烙印在中国人心中,就像温州人始终坚信,“一人带一人去,一家带一家去”。这种情感让他们把很多同乡和产业带到世界各地,将生意做到了全世界,成就了“温州人”的名号。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每逢春种秋收,都会互相协作帮忙,使生活变得便捷,富有温情,这是熟人社会独有的景象。与此同时,熟人社会也给人们制造了弊端。过于熟悉,有些话碍于情面无法直说。熟人社会带来了腐败和不公平的现象很是普遍。费孝通说:“熟人社会也存在着利益运输的问题,往往只有关系好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这就是因为熟悉而使利益只流通于少部分人中,不能实现集体共享利益。这给社会带来了弊端,阻碍了时代的发展,让国家进步缓慢。因此,熟人社会的现象需要改造。

费孝通先生借乡土社会的讲台研究乡土社会特点。《乡土中国》很好地展现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让我们对中国社会有了新的理解——土是中国人的魂魄,改善熟人社会,将会让中国精神达到一个高峰,进而实现国家全面的富强。

(指导老师 朱伟)

返回读后感范文列表
  • 上一篇:《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精选十篇
  • 下一篇:五年级暑假《西游记》读后感范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