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信威(1907-1967)教授的这部皇皇巨著《中国货币史》无疑是中国货币史研究中的一部里程碑著作,如果从第一版由上海群联出版社于1954年算起,都已经六十多年了。这部著作经受了历史的考验,现在还是中国货币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的必读著作。
这本书能成为中国货币史研究中的一部里程碑著作不是偶然的,它是作者几十年孜孜以求的学术研究的成果。从1943年作者开始着手,到1954年第一版出版,花了十年,1958年经过修订补充,出了第二版,1965年经过修改补充,出了第三版。而就在第三版出版不久,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彭教授成了“反动学术权威”,惨遭迫害,不幸于1967年去世。如果假以时日,我们必能读到更完善的中国货币史研究著作。不过现在的这个成果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已经可以让后来者研究者汗颜不已了,尽管他们可能拥有更多的实物资料和参考文献。
中国货币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研究中国货币史,目的是帮助理解中国历史。我们看懂了中国货币的历史,也就真正懂得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历史。中国的货币有悠久的历史,发展成了一种独立的货币文化,很有研究的必要。
彭教授认为,单是从古籍中找资料还不够,一定要研究钱币的实物。这当然是很对的。现在一些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也值得借鉴,考古出土材料是很有说服力的。彭教授在书的绪论中就提出,研究钱币学,要将实物材料和文献资料结合起来,要将货币史和钱币学相结合,要懂中国钱币学和外国钱币学,要了解中外文化特征。这个想法很有远见,跟很多学术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民国学术大家王国维就是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起来,提出“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结合的著名的“二重证据法”,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学术成果。
这部《中国货币史》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水准的著作,读者可以从中获取理论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营养,学习作者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学术精神,获得前行的动力。
《中国货币史》读后感(二):货币不简单
《中国货币史》货币不简单
喜欢收藏钱币很多年了,钱币中尤其喜欢金属制作的硬币,所以钱币史和货币史的书也买过不少。不过都是当做工具书,参考参考,查查资料,要说读,还真不好读。不过这一套《中国货币史》上下两册,虽然没有通读,但是也读了很久,里面多数内容很吸引人读下去。
这套货币史开篇就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古埃及的考古,没发现货币。看过不少埃及的故事,但是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收集了世界各国的硬币,还第一次知道原来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古中国有货币。这问题听有意思,是古埃及的货币没发现吗?基本不可能,硬币都是选择不容易消失的材质做成的,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所以中国从春秋战国的贝币开始,历朝历代都留下大量的货币,以至于今天想要收集古代的东西,最容易买到的实物就是当时的货币。所以古埃及这么多年来没发现货币,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们真没有货币。那他们是如何进行交易的呢?这也许也是一个还没有解决的迷吧。
中国最早的钱币是贝币,所以现在关于财富的字都带贝字旁,可是为什么中国很多地区都是用贝来作为货币呢?而且不仅仅中国世界各地用贝来做货币都很普遍,这是为什么呢?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贝都会用来做货币,做货币的一般是指货贝,或者叫“宝贝”,别的贝壳为什么不能做货币呢?虽然书中冰没有回答这些问题,但是仅仅是提出这些问题就很有趣了。而且书中进行了很多分析了数据的调查,学术功夫没少下。
接着中国出现了金属货币,战国时代,蚁鼻钱、刀币、布币、环钱,货币时代开始了,从燕国开始最早出现了圆形方孔钱,中国几千年就基本没改变过。书中经常将中国的货币史和西方进行对比,西方的钱币上多数是帝王图案,还有动物植物,还有神,而中国的钱币上基本上只有文字。这也是很有趣的问题。
王莽时期的钱币制作精美,种类复杂,以前并不真正了解,这次看书算是又梳理了一下,原来常见的布泉,并不是王莽六泉十布中的,甚至不见于历史记载,但是一看就知道是王莽时期的,这也挺有趣的。
以前看钱币的书,多数都是图鉴,很少看到有讲述钱币文化的书,翻开这两大本的《中国货币史》,当看到自己收藏的钱币,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故事,这么多的内涵,真的觉得对货币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层。
《中国货币史》读后感(三):信用的发生 ——《中国货币史》,穿越必备财政指南
信用的发生
——《中国货币史》,穿越必备财政指南
疫情期间到现在,已经看这本比较专业的大部头《中国货币史》两个月了,终于啃完了。相较于其他历史专业的书籍,细分到金融类的历史的,《中国货币史》是一本非常细致的文,从有宋一代之前的货币,都详细讲述了,这也是中国古代信用行为的一部历史。
从贝壳到交子,从金属货币到非足值的替代,货币的历史代表了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通过对生产力的不断超越,让生活条件变得更加好的过程,也正式因为如此,我们也在货币的历史当中,能够更加细致和精巧的发现人们在货币本身上的期许,它们是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生产资料的交割手段。
和其他书籍不同的是,《中国货币史》当中的历史资料是更为基础和直接的,对于朝代断代史的爱好者和历史虚构小说或者穿越小说的爱好者来说,参看《中国货币史》貌似是非常优秀的财政指南,能够让我们了解不通货币在当时社会的功能、流通的区域,具体的生产情况,也间接地为我们构筑了基层经济生活的一种背景面貌。
这中间,因为经济发展的面貌和史料记录更加全面,唐代和宋代的资料更加详细,所以也是非常好的时代生活的参考,以其中唐贞元元和间的通货紧缩的叙述为例,作者不但比照了流通货币的数量,详尽寻找了钱币流通范围,还讲述了税务政策,通过各个方位的角度去解释古代生活当中的经济现象,并且以当时流通货物当中的食物、原材料中的固定生产必需品作为比价参考,让人能够直观了解古代的类CPI,让我们在各种繁杂的史料当中也能一窥劳动生活的真实现象。
除了以年代片段的截取,在史料的分析上,还以货币本身的样貌入手。比如瘦金体写就的宋代钱币字体样貌,又比如轻重得当的五铢钱的形制,并且还有大量钱币的附图,对于钱币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也是不用走遍各大博物馆也能体会钱币好方法。
从下册的金元时期开始,中国历史也走入了后半段,币值的增贬无常,到白银大量流失的屈辱旧事,也是从货币的走向当中,我们能够见到关于家国兴亡、人民苦难的各色故事。
本书最后的货币大事年表,总结了本书当中的那些特殊的节点,也让我们能够快速串联起前面看过的篇章,体味信用的发生,也让我们能够更好理解其他角度看到的历史,见证百姓生活。
《中国货币史》读后感(四):钱啊钱,真的只是用来买东西的那些个“家伙”吗
若干年前,朋友出去旅游,回来后留下了两张纸币,是面额分别为1000和500的两张越南盾纸币。看起来似乎不少,实则加起来,换成人民币还不够5角,实在是微不足道。看起来,越南盾和韩元、日元有得一拼,都是面额巨大却不经花,动辄出手就得几万几十万地来!似乎像极了解放战争打到了1948年时的法币,就连小偷强盗都不想多看一眼!不过,这大概还不是反差最大的,津巴布韦元估计才是第一名——2019年12月9日这一天,1元人民币和8693940286元津巴布韦币是等价的。不必试图去数它究竟有多少位,只需要知道它确实不值钱就足够了。
这就是如今的货币,简单地来说就是钱。那么,货币或者钱究竟是什么呢?政治经济学上的定义是,货币是度量价格的工具,是购买货物的媒介,也是保存财富的手段。可以充当货币的有很多种,甚至于贝壳、丝帛都曾经担任过货币的角色;金属里的金、银、铜、铁,在中国货币史上都曾经是“热门选手”,特别是前两者,至今都是。不过,现实生活里倒很少或者没有人会拿着金币、银币来买东西,就是现在,身上带着纸币的人都很少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微信或者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手段——假以时日,等到央行的“DC/EP”全面落地,微信、支付宝都要不禁叹一口气了!到那个时候,铸币厂的职责恐怕就只是满足人们收藏之用了!
这个关于货币的发展趋势或者前景,在几千年的中国货币史上,恐怕是想都不敢去想的。我国著名的货币史学家和钱币学家彭信威在他的厚厚上下两册《中国货币史》中,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货币产生并发展至清朝的整个历程。透过这一历史,不难了解到不同时期的货币制度、货币理论、货币购买力、信用和信用机关等相关知识。如果足够留心,大致翻一下这套书,肯定会对电视剧上那些似是而非的“大手大脚”嗤之以鼻:太没有“技术含量”了,编剧根本就不走心,简直就是在胡说八道。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货币种类和“明星”,其中以战国刀币、“秦半两”、汉五铢钱、北宋的交子最为知名,至于金银,确实值钱和保值,却不常用——直到明中期以后,银才越来越多地进入了社会经济生活。不管是交子,还是大元、大明宝钞,甚至包括现在,倘若没有国家信用作为背书,纸币都是不好用的。总之不难想象,一部《中国货币史》,折射出的是几千年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变迁、曲折。钱之所以为钱,就在于它能够换来东西,是一般等价物;换不来东西,那就连废纸都不如了。
有一首歌曲中对钞票有这样的描述:“是谁制造了钞票?你在世上称霸道。”看似是这样,实则并没有这么简单。钞票,或者说钱要想“在世上称霸道”,显然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这其中的很多知识,翻一翻《中国货币史》,大概就可以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了!
而且还必须明白,如果是乱世,钱不值钱了,受损的只有普通人。就像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所写的那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吧,这才是最好的时代。
《中国货币史》读后感(五):货币,一种贪婪或恐惧的算法
当我们提到钱时,大多是捉襟见肘的悲剧。可事实上,我们稍稍不那么悲剧的生活中,不屑于提到钱。
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业活动往往是个人隐蔽生活的分泌物。利来利往是中年人大部分行为的动机,年少提及此或是鄙夷,只有中年觉得唯此真实。
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是一部金钱观念的演变史,也是一部颠覆金钱观念的著作。当它谈论经济、货币时,它在谈论文物、政治和历史。或许我们不关心书中介绍了那些货币知识、历史考证,也不关心各个朝代的货币理论货币购买力,为什么要读《中国货币史学》呢?
第一,人总要对自己使用的东西保持一点警觉和溯源的兴趣。读一本厚书是一种冒险,读一个人穷尽一生完成的书,让这种冒险更有这一种孤注一掷的色彩。也许作为单向度的人,最应该思考的不是房车数码产品,而是它们的一般等价物。通过货币,可以换一个角度,物化地理解人类历史,把人类美学、政权更替、意识形态都变成种种算法,让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不再是中心,也让一座边陲小镇流放之地听到统治者的洪亮的声音。让强汉盛唐和王莽政权一起思考,随之而去的还有月氏、乌孙政权。
这磨损人们裤兜和衣袖的铸币,也磨损着人们的意志,让富人胆大妄为又让穷人气短,透过古人口袋,摸摸他们的腰杆,揭开古人的木箱或者包袱,看看他们睡梦中的良田豪宅或地狱拔舌,口角流涎或四肢抽搐。
第二,这本书是中国货币研究绕不开的读本。彭信威以一己之力提出并基本完成了中国货币研究。货币天然是死寂的工具,只有它们流通才是活的,它们搅起的涡旋才是我们居于其中的生活悲欢。“古钱的形制只是古代货币的躯壳,它的生命或灵魂是它的流通情形,尤其是它的购买力。它的遗体之值得我们研究,正如化石之值得生物学家研究一样,那是不可否认的”。
我们看到的不是恢宏的白垩纪时代,而是博物馆的梁龙化石。你可以想象这一颈椎骨在哪个部位,如何用力支撑与磨损,又如何支撑着个体走向结束。彭信威笔下的货币就像一个时代的骨骼,见证了兴衰,它既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既是社会的,又是个体的,从宏观上说它是回答,从微观上说它只是个人问题的开始。
研究货币需要复原当时的情景,给以消亡的肌肉组织,覆以皮肤毛发,配上同时代的其他动植物,再加上当时的空气日照和雨水。让它恐惧或暴怒,这就是商业流通中的货币,你钱包或微信支付宝中的数额。
第三,阅读货币史可以更多地理解当下的生活。明白我们正在过着的生活,或者奔向的生活,我们在何处开始,何处交易,何处停留。大多数人不会注视货币,就像不会注视一个清晨,但所有人都可以感知货币的流逝和个人手头的匮乏。这件事让我们觉得孤独,掺杂着饥渴和焦虑挥之不去,笼罩我们头上,也笼罩在书中自贝币出现到书的最后一页,货币的出现或是因为交易、或是因为政权,本书作者属于门格尔流派。
该书英译本译者卡普兰写道,“彭的研究方法受卡尔·门格尔及其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门徒的影响。卡尔·门格尔的假定理论认为,即使统治者没有这个概念,货币最初也是自然进化而来的具有普遍价值的商品。卡尔·门格尔的门徒将货币理论纳入一般经济理论中,正如彭将中国货币的历史纳入中国古代的普通知识和政治史中一样”。
或许没有诚实的书评,但有诚实的文字,没有诚实的商人,但总有诚实的货币,书中夹页的货币样图震撼我们也震撼着幼年的彭信威,“父母和祖父母讲述的一个个关于铜钱的故事使他对铜钱产生了强烈兴趣,开始收集铜钱。”关于这位为中国货币史和中国钱币学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工作的学者的生平资料,目前能够找到的非常之少。这是关于作者为数不多的细节记载,当然这也可能是后人杜撰。
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一个货币研究者从小就会爱好收集铸币,他的一生清晰可辨,正如他想让货币史脉络清晰。只是这清晰耗尽一个人终生,1965年出版时,《中国货币史》全书已经接近77万字。“不仅大量补充了新资料,尽力核对了原有的素材,而且对问题的认识,再三推敲,力求准确完备。”如果不是在1967年不幸去世,彭信威还会继续修订,想必还会有四版、五版。
《中国货币史》读后感(六):波澜壮阔货币史
钱币应称得上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说到人类历史离不开货币的历史。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其中的演变也是多样而繁复的,研究中国货币的人不胜枚举,而要说到集大成者,则非彭信威先生的《中国货币史》莫属。
德国汉学家傅汉斯评价《中国货币史》是“一部研究中国货币史和钱币学的必读参考书,堪称相关史学著作的里程碑”,读完这本经典著作,心中满是敬佩,作者的文字平实自然,娓娓道来,可是这文字背后的是人类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轻微的社会改革与变化都体现在货币上,所以货币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的历史,社会发展的历史。
彭信威是我国著名的货币史学家和钱币学家,他对于中国货币历史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他首次提出了“中国钱币学”这一概念,作者提到,中国货币制度具有铸造和流通的地方性,各地各州分别铸造,所以讲述中国货币的历史是件繁重的工作,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书中不仅仅是钱币学,《中国货币史》与1943年开始撰写,初稿有十几万字,1948和1949年扩充内容,完全重写,前后花了十年时间,于1954年由群联出版社出版,字数增至45万余。后又陆续增订,于195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重排第一版,增至49万字。我手头就有这本1958年版《中国货币史》,修改增订了数百余处,而这本新版字数达到98万字,增补之处就更多了,内容更加详尽,注释全面,每一章节后附有各个朝代的钱币图片,诚如作者在1958年再版时探讨照相与拓片孰优孰劣,照片上的阴影,可以反映出钱币的厚薄,这种探讨在今时今日看来,非常具有时代感。
书中是按照惯常的朝代顺序划分阶段讲述,作者这样安排自有其理由,货币的铸造发行是由统治者决定的,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的朝代,往往更换币制,这样划分有助于对于各个朝代货币制度的比较,而每个阶段的货币研究,则主要讲述四个方面:货币制度、货币的购买力、货币研究以及信用和信用机关。
而在这四个方面,作者又着重研究了货币购买力在各个朝代的变动,这在中国货币史上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需要花费最多精力去做的一项研究,因为这并不是仅仅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一个连续性长期的指标,要花极大精力去搜集查阅资料,也不仅仅是货币的知识,而是要与社会、经济、政治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前人多是在研究钱币的形状、字体、名字方面下功夫,或者偏重于货币制度,这种研究当然是必要的。但是通过对货币购买力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那个时代的经济密码,对于人民生活产生了何种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可以反映国力与民生,也可以看出各个朝代不同阶级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富裕程度,而对于货币购买力明确之后,可以做物价的研究,粮价的统计,研究各朝代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货币史不再是远离我们时代的学说,仿佛那个时代的市井生活扑面而来。比如作者在经过对于实物与货币支付的研究之后,得出中国历代官吏的真实收入为:高级官吏以北宋为最高,低级官吏以盛唐为最高,都远超汉朝。并得出“中国士大夫阶级收入构成一条抛物线,秦汉以后,有上升趋势,以唐宋为顶点,后逐渐下降”的观点。这种观点使人对于中国货币有了更宏观也更直观的认识。
看完这本皇皇巨著,不禁感叹老一代学人的执着与钻研,就像作者自己所说,这本书的资料,是长年间在不安定而且是在奔波的生活条件下进行的。彭信威先生的大半生时间,都用来研究货币史并完成这部著作,而今,这部书安静置于案头,可是在阅读的时候,仿佛总能感受到文字背后, 作者对于货币的热爱,与货币历史的波澜壮阔。
《中国货币史》读后感(七):读《中国货币史》,聊一聊唐朝人的米袋子、钱袋子
母亲节的时候,我给妈妈包了800块钱的红包。妈妈收到红包很高兴,然后感慨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别说800块钱了,80块钱都没有。
这样的对话平日里时常能听到。老人总爱说,这要是搁过去,800块钱都能买栋大房子了。
自有货币以来,货币购买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时代百姓生活水平的标准。我们时常在想,同样是一百块人民币,现在能买三四斤猪肉,退回50年能买多少猪肉?退回100年呢?1000年呢?
货币史学家彭信威先生说,货币是价值尺度,各种财富的价值都是通过货币表示出来的。同时,货币又是购买手段,各种商品和劳动,都要通过它才能取得。研究各时代各国家人民的收入前,首先要弄清楚历代货币的购买力,这样才能计算出人民的真实收入。
彭信威先生以公石【dàn】米为标准来说明各朝各代官员的收入情况。比如,盛唐时一品大员可以拿到一百六十公石,清朝时一品大员的收入最多时也不足四十公石。
“石”是古代重量单位,因古时1石约等于1担(即10斗),故“石”读作dàn。一公石等于一百公斤。
中国士大夫阶级的收入构成一条抛物线,秦汉以后,有上升的趋势,以唐宋为顶点,以后逐渐下降。
这条收入抛物线也多少反映了中国国力的消长。
古人买猪肉远不及我们现在方便,但是买米这件解决温饱的基本需要还是比较容易得到满足的。虽然米价会随着政局的波动而有所变化,但却能够从侧面反应当时百姓的生活水平。本文就以唐朝为背景,看一看唐朝人的米袋子。
流通货币
唐代承袭两晋南北朝的传统,流通以钱帛为主,白银到了唐开五代才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大唐自618年至907年,有289年的历史。
书中说唐朝有正史记载的钱只有三种,但实际上有七八种。
第一种是最先铸也最重要的开元通宝(开元钱应当直读,即先上下,后左右)。
这里需要备注一下,唐朝人所谓的左右,是以事物本身为标准,也可以说是以钱范为标准,在看的人说来,实是右左
关于这个开元通宝还有一个趣闻。
说是民国有一男子,在家里私造模具铸了数千枚“开元通宝”的古币。不过该男子造的古币有一个特点,就是和真的开元通宝相比,“元”字少了一个钩。
古币造好之后,男子将它们与真钱混到一起购买物品,很快这些古币就在市面上流通起来,谁也没有注意到它的不同。过了些日子,男子将自己装扮一新,西装革履地住进豪华酒店的顶级套房,自称是上海某洋行的代表。(看到这里,有没有点奥斯卡·辛德勒的感觉)
男子住进酒店之后,每天包茶馆、租豪车,招摇过市,很快就吸引了一些权贵的注意。
眼看着造势造的差不多了,男子去报社花重金在头版发告示。告示上写:本人欲高价收购开元通宝,家里存有此钱的无论多少悉数收购。告示中还特别指出,欲收购的开元通宝不是普通币,是错币。
于是,一时之间,百姓纷纷回家里翻找。有翻到错币的百姓兴高采烈去找男子,还真换了不少钱回来。
男子的举动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不断有人去找男子套话,想要打听出这错币是何宝贝。
一开始,男子还左右搪塞不肯直言相告。后来借着酒劲,假装不经意地把错币的秘密说了出来。男子说,外国有一个科学家发现这一批错币中有一种金属,是制造火炮的不可或缺的,而且啊,这种金属现在已经无处挖采,于是外国科学家就委托在华办事处的人员帮忙收购这种错币。
男子看似说漏嘴的一句话引发了一场收购风波,错币水涨船高,一时之间成为紧俏“物资”。
后面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男子借着这场收购潮,将自己手里的“错币”全部出售,大赚了一笔。等到人们反应过来,四处寻找男子下落之时,男子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然,趣闻不过是个故事,但也说明开元通宝在唐朝之后非常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都是人们比较熟悉的货币种类之一。
开元通宝自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开始使用。“开元”意为朝代创建人希望能够开辟一个新纪元,一个全新的开始;“通宝”则是通行宝货的意思。
除去开元通宝,唐朝的流通货币还有乾封泉宝、乾元钱、壹元宝、顺天元宝等等。
购买力
不谈专业术语,购买力其实就是指百姓一年的收入究竟能够买多少米,够不够填饱肚子。
按照彭信威先生在《中国货币史》中的结论来看,唐朝安史之乱前米价最高,七世纪三四十年代,米价最便宜。
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的安史之乱可以算作唐代的一个分水岭。8世纪后半,平均米价达到一千六百九十二文每公石,而贞观年间7世纪后半,米价基本是二百五十二文每公石。
这主是因为贞观年间连年粮食丰收,百姓安成乐业,也就是后世常说的贞观盛世。安史之乱打破了太平盛世,唐朝处于混乱之中,战争让百姓流离失所,私铸猖獗,时局动荡。
上面这些数字是什么概念呢?按照今天的计量单位来看就是——贞观年间米价在一斤1.26文钱,安史之乱后,米价达到一斤8.46文钱。
月俸几何
上面聊的是货币和米价,但是只看米价手里没钱也是没用的啊。接下来就再看一看唐代官吏的收入情况。
唐代官俸前后变动过七八次,最高是开元制,最低是大历制。
以天宝年间的杨国忠和大历年间的郭子仪来看,天宝年(公元742年—756年)间杨国忠单官俸每月只能拿到几十贯钱,而大历年间(766年-779年)的郭子仪太尉月俸每月是120贯。但是,这只是面上的收入,杨国忠身兼数职,以米价为标准来计算的话,杨国忠每月有160公石,郭子仪还不足40公石。
劳动者的收入,以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公元741年)看,工人的工钱是每天三尺绢,换算下来相当于一个月的工钱是1237文钱,合大米三公石六斗六升,相当于一个九品官收入的三分之一。
如此仅以米价来衡量,按照现在平均5元钱一斤的米价来计算的话,杨国忠的月收入近16万元,郭子仪的月收入可以达到4万元左右,工人的月收入是3000余元,而一个九品官的收入接近1万元。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得出来,盛唐时期百姓生活水平与当今百姓相比尚存有一定差距,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百姓生活就更加无富足可言了。换句话来说,当今的我们正身处最好的时代,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