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范文

目送读后感范文10篇

2018-01-28 10:06:35  本文已影响人 
目送读后感范文10篇

  读《目送》有感:送别,放下(1)

  预备1班凌一

  世上最令人觉得悲哀的事,若要排个名次,那么送别肯定能位居前三名。无论是送亲人还是送朋友;送得远还是送得近;暂时送走还是永远再见,多少都是令人悲哀、叹息甚至掉泪的。我们送走一个人后,回来的可能是希望、可能是失望;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败;可能是任何东西,也可能什么都没回来。

  我也经历过送别。送别我的爷爷、太爷爷(他们再也没有回来),送别我的幼儿园、小学(我还可以进去,但再也不能回去了)。我也被送别过:上学、出门(几乎天天都在进行)。反正,不论是送别还是被送,滋味都不好受。

  记得我第一天来到这儿时,背着书包、提着大包小包迈进校门的那一刻,心中突然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害怕、有向往、有不舍。但我没有回头,也强忍住没去想像站在门口的妈妈此刻是什么心情,我不敢。在长一百多米的大道上,我独自一个人匆匆走着,沉重的包裹使我停下好几次,但我一直没回头,是的,我至今也不敢。夜,静悄悄的,只听见我的脚步声,平坦的砖路上只见由两侧昏黄的路灯照出的投影,随着我的步伐慢慢地移动、拉长、消失……

  每周,这样的一幕都会上演,我还是忍不住想到:为什么以往妈妈天天送我去上学、上课,我也常常送她上班、出差,从来没有这么强烈的不舍和难过的感觉呢?她想必也很不舍吧,看着那个以前天天被自己牵着、护着的人儿的背景越来越小,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拐弯处,心里怎么踏实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只要是经历过目送或被目送的人,心里都有底——现在我们能感知到这种情绪。送别会令我们难过,但这是成熟的路上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儿——放下。

  其实,目送别人渐行渐远,就是一种放下。他会用默默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无论是谁都会有不舍的时候,但是放下一个人,让他走,自己只是目送他离去,也必须学会。只要我们领悟了目送的真谛,就会发现:送别,真的很美。

  读《目送》有感:与背影渐行渐远(2)

  龙应台,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笔,但自从她第一次当上母亲,便开始了她的“人生课”,并以书的形式体现的“人生三书”更令一代代人震撼。

  其中,《目送》这本的收尾尤其令我感受深切。

  本书的73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写尽了人间的生死离别。书的第一章更是令我感慨万千。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一个人,读小学到中学、到高中再到大学,父母不可能永远在你身边,最痛苦的离别,也是每个人必须承受的,一次又一次的离别更是折磨着所有人。正如书中,人的父母终将远去,而唯一慰藉的下一代也总有一天会朝着自己的路走,人生便是如此。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句话实在是太贴切不过了。如今,我来到了中学,也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而住校的生活更是让我难以适应。星期天也是我最百感交集的时刻,每次到了校门口,下了车,拖着沉重的箱子,一步一步向学校走去,有时我简直不愿回头看。这也是一种目送,我仿佛走在一条从家通往未来的路上,是那么的犹豫不决;门外,父母还是那样的熟悉,他们的心里是不是也有着一份不舍呢?时而暮然回首,只见他们依旧在默默地挥着手,坚定的目光从未改变,我看着父母一点一点消失,父母看着我的背影朝着未来的路上一点一点走远……这便是人间所谓的离别。子女与父母之间仿佛永远会有一扇门,那扇门会越来越牢固,越来越巨大,越来越难以打开,这就是那扇人生的大门。住宿的我已经渐渐感受到了这扇无形的大门。

  合上这本书,上完这堂“人生课”,我知道了许多,父母与子女其实的确在不断地离别中一点一点渐行渐远。文化的差异,时代的差异,世界观的差异……

  这是痛苦的,而是不得不经受的痛苦,读了龙应台的“人生三书”,让我为未来做好了准备,而对于人生,这也许会是一种极好的阐释。

  读目送有感:渐行渐远(3)

  这几天我看了《目送》。这篇文章让我感触很深,它一次又一次触碰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这篇文章写了作者与她儿子和父亲的一次次目送,一次次渐行渐远。这似乎在告诉作者:该放手了,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可放手又何尝是简单的呢?作者每当望着亲人慢慢走远,心里一定不好受吧。这总让我不禁想到了自己,难道我不是这样渐渐的离父母越来越远吗?

  刚上小学时,奶奶每天都会接我上下学;慢慢的,都就是我自己一个人回家了;现在我步入了初中,一个星期才回一次家。这不就是最好的渐行渐远的例子吗?我已经习惯了这些改变,可爸爸妈妈却不行。因为在他们眼中,我是世上最重要的,我走了家就空了。可不是吗,从前家里有我这个“活宝",爸爸妈妈整天围着我转,我走了这个家就空了,妈妈就没事干了。爸爸告诉我,妈妈每天掐着手指算日子,到了周四,妈妈就会说;"开开明天就回来了,给她做什么好吃的呢?我慢慢发现,我回家的那天,成了一个重要的日子。

  就这样,我也开始渐行渐远......

  读目送有感:回望是目送最好的回答(4)

  这个星期,老师让我们看了著名作家龙应台写的《目送》,这本书中写尽了作为女儿、母亲、姐妹的她与自己的父亲,儿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离合。

  小时候,我总觉得父母很唠叨,每天在我耳边不停地说,可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就彻底改变了我曾经的这些幼稚的想法……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那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猛然一震,继而又涌出一股莫名的伤感——华安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可是,他没有再像小时候那样不断的回头,而是选择了将背影送给他的妈妈。因为,他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早已不是那个依赖母亲的小华安了,是这样吗?他没有看到,妈妈的眼神一直都随着他的行进而移动;他没有注意到,妈妈的眼神一点点的燃起希望然后又一点点的暗淡下来。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开学第一天,我和妈妈一同来到学校,当时老师不让家长进去,妈妈只好站在校门口注视着我的背影,直到我消失在校园的尽头。每次返校时,总要出现送别的情景,妈妈那不厌其烦的嘱咐声总要跟到我的脚步。每次都是这样,已经和她说再见了,她的话还是会铺天盖地地过来。"记得每天都要吃咳嗽药!"这是我每次进校车后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我有时甚至盲目地认为她的话像‘机关枪’,‘咻咻’地向我扫来。

  这是,我才想起,我就仅仅回过两三次头,看着她说:“好的,我知道了,妈妈再见。”我的妈妈肯定和华安的妈妈一样注视着我。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也丝毫不敢想象妈妈当时心中是怎样的落寞和失望。原来不单单离别是需要回望的,父母的心思同样也需要你的回望。

  我要感谢这本书,因为它教会我什么是目送,什么是回望。回望永远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远是亲情的回报。

  读目送有感:目送那个背影渐行渐远(5)

  预备1班付辰玥

  弟弟,长大了。每次回家,他都自顾自地玩着玩具。或者是画画,亦是看书,看也不看我一眼。我心中好象缺了一块。莫名的痛楚从内心深处涌出,渐渐地荡漾开来。

  我一直不知道,那痛楚,是什么。在读了龙应台的《目送》后,我有些心酸,也有些无奈。

  看着熟睡的弟弟,我猛然发现,龙应台与安德烈之间,隔了个中洋文化。而我和弟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在美国出生,最多算美籍华人。而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我和他,相隔了九岁。

  而那份痛楚,大概我也有了眉目。

  弟弟在我9岁那年出生,我是看着他长大的。我看着他从刚出生起那个“小怪兽”,长成现在3岁的“小帅哥”。我陪他玩、陪他闹,陪着他长大,却在不知不觉中,与他渐行渐远。

  还记得,他让我和他一起比“爬”,一起比谁吃得慢,把他扛在头上到处跑……曾几何时,他已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妈妈告诉我,弟弟上幼儿园时和我小时候一样,不哭不闹。他就仿佛一颗闪光的星,照亮了我们全家。

  我仿佛又想起了他出生前,我们全家就在美国NewYork当地的图书馆里,坐在地板上,身边放了好几本英文名大全,一人一本的翻。那天,我们在图书馆呆了有至少2个小时,只为给他取个好的名字—“Sparky”。

  但他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伙伴,有了自己的小世界,我却只能这样与他渐行渐远。

  改编一段话吧: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亲人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读《目送》有感(6)

  看着它,抚摸着它,静静的思考着,再把这本《目送》放回书架上的某个角落。

  龙应台的《目送》讲的是儿子华安从懵懵懂懂到一个成人,勉强忍受着父母的深情的过程,目送着儿子远去的背影和父亲在火葬场,目送着他离我们远去。文中写到华安上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手来到学校,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而华安十六岁出国时,“我”送“他”到机场,期待着他回头看我一眼,但并没实现,“我”知道华安长大了,希望“你”不必追。

  记得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就意味着,你和他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我反复地朗读着它,我把它告诉妈妈。她沉默了片刻,失神了片刻。妈妈的失神让我回想到:幼儿园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妈妈不在了。我惊醒来,望着身旁的妈妈,一动不动地望着她,仿佛离开一刻,他就会从我的生命中消失一般。嘴里不停的嘀咕道:“不会的,妈妈不会死的。”念着念着我想到人总是要生老病死的,妈妈真的不在了该怎么办?那时的我极端地想:妈妈不在了,我也不活了!现在的我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就算妈妈不在我也要坚强地活下去。因为:未来的路要自己走。而现在,我正处于青春期,我也常会嫌父母烦,父母唠叨,我知道父母是为我们好,但一脸的严肃,也会不时让我们怀念起儿时那久违的微笑。我害怕失去,又不愿接受父母的嘘寒问暖。有时候,青春期的人们就一直生活在这样一个可笑的想法中。我曾幻想过接受,但在尝试中发现其实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并不能做到。

  或许最好的结局不需要人为的改动,是要静静地享受着,吵闹时的烦恼。或许作者在儿子与他渐渐疏远时,除了无奈,还有一些欣慰,欣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却又无奈于不需要他了。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为谁(7)

  在读完龙应台的《目送》后,我的心震撼了。翻开《目送》,我看到了《为谁》。这篇文章,我读过好几遍,自己深有感触。

  《为谁》讲述的是龙应台在成为母亲之后很能干,但孩子大了后,她又变回了以前那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而长大的孩子们却成了美食家。一次,安德烈突然教母亲做饭,龙应台说学会了做给她吃,而安德烈却说他是要龙应台学会后做给自己吃。

  放下了《目送》,我的心里还回荡着《为谁》中的一段对话。

  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

  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后做给自己吃”。

  母亲的心中装着儿子,儿子的心中装着母亲。

  每天在厨房里做饭,在阴台上洗衣服,在阳台上晾衣服,在电话的另一边关心我,每星期想着我宿舍里的被子有没有太薄,衣橱里装衣服的东西够不够放衣服,衣服会不会穿着太冷,每天无时无刻不牵挂我的是谁?——是妈妈。

  她做这些又是为谁?——为我。

  每星期花好几小时送我去学校,又把我接回家。每个周末坐在书桌边帮我辅导功课,不辞辛苦的在我不会做时教我题目,直到我懂,在我伤心时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又是谁?——是爸爸。

  他做这些又是为谁?——为我。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为我付出了那么多,从来也不求回报,他们处处都想着我。如果将我比喻成太阳,那父母就是绕着太阳的行星……

  想到这儿,我的眼里泛起点点泪花。

  读《目送》有感:请不要留给父母一个背影(8)

  预备一班陈溪菡

  拿到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带着好奇,我首先翻开了《目送》。这本书没有什么华丽的文字修饰,却让我对“亲情”有了新的认识。与这本书同名的文章《目送》,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读后感 www.zwjzw.com)看着他逐渐消失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这段文字虽不华丽,但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拨动了我内心深处的一根弦。

  这篇文章围绕着“背影”展开描写。其中,有几个片段,让我读着有些心酸:龙应台望着她儿子安德烈的背影远去,但是安德烈却从未回头再望一眼龙应台。同样,在龙应台到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她的父亲用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她到学校。她父亲只送到了学校侧门的窄巷旁。他很对不起龙应台,因为这车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龙应台却依然站在那里,目送着她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安德烈的一举一动,龙应台都默默地注视着,牵动着她的心。安德烈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不断的回头看妈妈,而是选择把背影留给龙应台。

  由这篇文章,我想到了我自己。

  以前的我和安德烈一样。在参加夏令营时,妈妈会目送着大巴士远去,而我只顾着和新朋友聊天,不曾跟妈妈挥挥手;出去旅游时,爸爸把我和妈妈送到机场,他会目送着我们的背影远去,还会牵挂我们,而我却沉浸在旅游的兴奋中,也没有回头看看爸爸。

  现在,我懂得了这个道理。每天早上,在上学的必经之路,我会透过车窗,跟妈妈招招手,因为妈妈在目送着我去上学;到校时,爸爸把我送到校门口,他会目送我的背影走进学校深处,我会跟他说声再见,挥挥手。

  请不要留给父母一个背影,给他们一个正脸,一个微笑,就能温暖他们的心。

  读《目送》有感:付出(9)

  高子涵

  这个星期我生病了,头又晕又痛,嗓子也难受得不得了。可就是这样的痛苦,让我明白父母对我的付出。

  也就是在前几天,星期一的时候,我早上起来感觉很难受,喉咙很痛,头也很晕,眼前的一切好像都糊成了一团。我咬紧牙关坚持上完了三节主课后就与班主任老师说明了情况回寝室休息了,基本上一天没有上课,心想:等明天身体稍微舒服一些了再补作业吧。没想到第二天,病情更加严重了,整个人软绵绵的,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一直瘫在床上,只是按时下来吃药、吃饭。当天晚上,爸爸一下班就立刻跑来给我送药。我家住在杨浦,学校却在青浦,别看这两个“浦”字都一样,中间却相隔了五十多公里啊!当时爸爸来的时候,已经七点多了,他也没有吃饭,急急忙忙地去医院开了药,就又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第三天下午的时候,我回家看病了,没有什么大碍,就是感冒,并且肚子那里肌肉拉伤了,其他也没有什么。看来我以后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我想。以后不能再让爸爸辛苦跑这么远的路来接我了……

  突然想起了龙应台的一本书——《目送》,里面讲述了许多龙应台自己和她的父母亲所发生的事。我们在一天天长大,父母却在一天天老去,生老病死,这是规律,我们将来不也有老去的一天吗?龙应台的老母亲记忆力不好,龙应台给她打电话时一句话说好几遍也不嫌烦,而我们现在呢,动不动就对父母发脾气,这该让他们多伤心啊!他们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难道就无法从我们这里得到半点安慰和回报吗?

  读《目送》有感(10)

  读了《目送》这本书,我认为我仿佛就是安德烈与母亲渐行渐远。

  过了国庆,我的学校生活便要多过上两天,这也意味着我得几天不见我愈来愈苍老的父母,几天都“查无音讯”。

  妈妈把我送到学校和我一起进到了寝室,帮我整理生活用品,不知怎么在我潜意识中,幼儿园的妈妈手脚迅速,三两下就收拾好了,可现在缓慢地爬上床铺,骨头不时发出“咔咔”的声音。过了大约十几分钟左右一步步下床,并长叹一口气,“真是岁月不饶人啊!”看着母亲满头大汗的样子我十分心疼。我想,谁说女子不如男?父母都在外打拼,可妈妈在生活方面想的更周到些。跟你说了好多次,衣服和校服都够的,不用洗了,多留点时看看书吧,不热的话两天洗一次澡,袜子天天换,听见了吗?妈妈语重心长地说,而我去毫不领情的答:“嗯,好的,明白了。”最后,妈妈临走意味深长地看了我再三叮嘱我多看看书,我看着她,仿佛要说,“不必追”。却没说出口。

  这让我想起了安德烈在机场的场景,头也不回,告诉他的母亲:“不必追。”

  当我过了短暂的七天后,感受到我与妈妈疏远的谈话,已不再有共同的语言。我和安德烈唯一不同就在于时间,也许目前的我也只是7天不见,而安德烈则是那么多年不见,幸运的是,在那几年中,36封家书伴随他长大对于他的妈妈龙应台来说,简直就是“家书抵万金”,但我一个电话也没打,或许妈妈就在手机旁天天呆若木鸡地盯着手机,等候一个无聊的“家书”。孔子说得好,“父母唯其疾之优,”在古代,孔子就提倡“孝”,正所谓“孝当先”。而我这个做儿子的缺少这份“孝”,这就是我的缺点之一吧。

  “人非圣贤,孰能无惑”?人都会有些过错,毛泽东同志不也在“文革”上毁了一些文物吗?天下的父母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吗?这点我还是懂的。我的翅膀提前硬了,渐渐远走高飞。脱离了小学,脱离了稚气的从前,我和安德烈渐渐地长大,妈妈和龙应台正在渐渐的苍老。皱纹爬上了她们的脸,我们却越来越成熟。我也意识到我的重要,我以后不仅要照顾我们父母,还有一个比我小8岁的弟弟,转念一想,安德烈也有一个弟弟,我和他好像啊!难道这是老天注定的?!姚老师来家访时也跟我谈过,因此我记忆犹新。伴着弟弟的成长,他也懂事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要好好珍惜也父母朝夕相处的时光,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
返回读后感范文列表
  • 上一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范文五篇
  • 下一篇:百万英镑英汉对照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