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点历史,不似其它,不仅有人物生命的张扬和毁灭、世事的无常和荒唐,还有人心的幽暗和沉沦——更主要的是生存方式和生命过程在承前继后的时间延续中人性毫不遮掩的暴露和宣泄。那不是一个遍地是宝俯身皆可拾的世界,但那是一个只要你沉浸进去详查细审就能拥有火眼金睛本领的天地。读文学未必能褪去人身上的燥气,但读历史肯定能。它能告诉你冠冕堂皇背后的虚假可笑、习以为常下面的自私冷酷,心胸由此变得阔大,连凝视都仿佛有了穿透千年的犀利力量。
初读历史,很不喜欢读宋史,尤其是不喜欢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那段历史,除了民族的屈辱,还是屈辱……
日转星移,人世沧桑,如今回头再来读这段历史,尤其是倾听陈旭麓先生的剖析与评判,顿觉“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那个星星”的今日,拂去积淀在久远往事的尘埃,看待那段历史的角度却大不一样了。
历史从不做假设,也没有假设。但我常常喜欢以文学爱好者的遐想对历史作这无用功的假设——假如鸦片战争清王朝胜利了,结局怎么样?后来的历史该如何演绎?假如西方人囿于文明的规范和制约,没有选择野蛮的侵略和掠夺,异域文化及其文明理念(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和法治精神),能否传播进来?
虽然已过去了一个半世纪,但我知道,那些因火与血而得到验证的普世价值至今并未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扎下根——虽然我们接受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可却始终未能接受最先进也是当代世界目前所拥有的最好的文明思想体系——政治制度、民主观念、自由思想、法治精神和平等意识。西方文明确实触动了封建传统文化的顽固堡垒,但并未改变了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旧观念。
鸦片战争(对西方而言)那就是一段侵略史;(对国人而言)那可就是一段屈辱史、受难史。它摧毁了数代人赖以生存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整个民族都被投入到痛苦煎熬的深渊中。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西方文明的冲击,现代人的生活只能是更糟!——也许,还禁锢在那漆黑一片的铁箱子里。正如书中所说“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所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以此视角来看待以往的那段历史,也许,既往的观念的确陈旧而片面了。
读历史,尤其是读到那些以往被人为遮掩的历史细节,常常是惊异不已而沉思、而感慨……
——如书中所记述的:当京城被洋人占领之后,“街市累见扶老携幼,背负袱被,仓皇逃难之群。而王公大臣汉官富户之未及迁徙者则多‘门首摘去科第匾额,官衙门封’以自晦匿。”
——当联军逼近天津的时候,他(淮军宿将聂士成)因忿恨义和团“四处焚掠”,“倡灭洋以酿祸启衅”而屠戮团民,“击杀千余人”。团民则“忿恨,乃乘其与洋兵苦战时,拥其家属眷口而去”。
——联军入京之时,京官朝贵中众多人“相率户前挂某某国顺民旗”,“鼓乐燃爆竹,具羊酒以迎师”。
还有很多我们所忽视的历史细节,在历史学家的锐利眼光下,发掘了我辈未曾思考到历史真相背后的意义:
——当北部中国陷入民族战争兵燹之中的时候,南部中国却在“中外互保”下依然一派旧景。
作者条分缕析,目光如炬:
——一方面,它压抑了南方地区的反帝运动,另一方面,它又阻止了八国联军的南下蹂躏;一方面,它免除了列强在扑杀北方义和团时的南顾之忧,另一方面,它又使战胜之后的列强在处置中国时不能不正视驻守东南的几十万军队。
结果,崩溃的是守旧的王公贵族,兴起的是洋务人物——而有二十世纪之初的“新政”。
有些历史细节,也许篇幅或者的缘故,书中并未提及:
当八国联军焚毁圆明园时,这仅仅是圆明园所遭受到的洗劫;而来自于周围民众进入之后的破坏和盗抢,是第二次也是更为彻底的摧毁。只是这些细节不具备留在史书上的资格而渐渐为人所忘却罢了!
为人所忘却的历史细节又何曾只是这些?
***期间的文人相互之间的揭发和批判,那种放弃道德底线和生存良知的相互残害,乃是中国知识精英的极大悲哀,也是民族精神的被玷污、被扭曲、被摧毁!
今天的我们,已经能够走进已被刻下的过去,在历史的小径上除去杂草拂去灰尘看到一些珍贵的历史真相,借用鲁迅先生的话“当我沉默时感到充实;当我开口时,同时感到空虚”而改之“当我面对历史的真相时感到充实;当我背对之时同时感到空虚”,愿我们能够在痛苦与反省中,正视我们所应该面对的一切,哪怕是曲曲折折的前行,都将有助于我们的民族精神的腾飞!